塔形中蜂分群箱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71905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蜜蜂过群居生活,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群体中有一只蜂后,1万到15万只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蜜蜂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酿蜜,具有采花的本能。蜜蜂具有多食性,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从一定颜色的花上采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中蜂。

雌蜂和雄蜂生活在同一巢中,但在形态、生理和劳动分工方面均有区别。蜂王是雌性的,个体较大,专营产卵生殖;雄蜂专司交配,交配后即死亡;工蜂也是雌性的,个体较小,是生殖器发育不全的雌蜂,专司筑巢、采集食料、哺育幼虫、清理巢室和调节巢湿等。意蜂和中蜂都是社会性种类。此外还有熊蜂属、热带无刺蜂属、麦蜂属等。

在蜜蜂社会里,它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后经工蜂喂以花粉、蜂蜜21天后发育成雌蜂,即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未受精卵,24天后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

分群的过程是这样的: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小幼虫孵出后,工蜂用它们体内制造的高营养的蜂王浆饲喂,16天后这个小幼虫发育为成虫时,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老蜂王即率领一部分工蜂飞去另成立新群,事先派出部分工蜂去寻找新的蜂箱,我们称这种侦查蜂为向蜂。

蜜蜂是群居昆虫,具有社会行为。一个蜂窝里有一只蜂王,若干工蜂和公蜂。工蜂是负责采蜜,蜂王则是“产卵机器”,公蜂负责配合蜂王繁殖。蜂王在产下卵时并不知道卵粒里头是公是母,但是她会分泌一种物质来控制和改变,让卵全都变成工蜂和公蜂,所以不可能培育一只母蜂和来她争抢“王位”。其实,蜂王本来和普通的工蜂无分别,普通的工蜂孵化成幼虫后可以食三四日蜂王浆,但是如果一条好运气的幼虫(又称蜂王幼虫、蜂王胎、蜂皇胎)被安排住入王台,就终生有蜂王浆食,就会变成蜂王。但是王台通常有8~10个,最先破蛹而出的蜂王会下令杀死未破蛹的蜂王。如果有两只同时破蛹的话,就进行“王者之战”;这也是自然繁殖慢的原因,因此必须采取人工培育蜂王才能使饲养蜂群发展壮大。

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为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它具有采集力强、利用率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中华蜜蜂分泌蜂王浆的能力较弱,不能保证王胎所需的营养,因此自然繁殖慢,必须走人工育王的路子。然而,目前人工培育蜂王的成功率较低,中华蜜蜂育王技术更是鲜有报道。

蜜蜂饲养中为了提高产量增强群势,经常需要异地引进蜂王来达到各种目的和要求,现有的做法是将交尾成功的蜂王或已成熟的王台用专用运输王笼从甲地长途运往乙地,这种换王的方式需要特制的专用运输王笼,同时还要有部份少量的陪伴工蜂,还要准备一些炼稠糖液供陪伴蜂的食物及饲喂蜂王,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轻则成活率低,重则全部死亡,导致引王失败而重来,成功的部份在介绍给新的异地蜂群时也容易发生围王而失败,这样往往会导致育王推迟而影响蜂场的收入。针对上述现用方法的问题,特设计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经检索未见专业文献报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其特征在于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由王台贮存盒(1)、蜂盒(2)和底层蜂盒(3)组成,王台贮存盒(1)为扁平的四方体,王台贮存盒(1)内设有存放王台和工蜂房巢脾的支撑架,支撑架为顶部靠架(7)、中部靠架(8)和托架(9)三层;蜂盒(2)和底层蜂盒(3)为扁平的四方体,蜂盒(2)和底层蜂盒(3)内设有井字支撑架(6),蜂盒(2)和底层蜂盒(3)的侧壁上设有供蜂进出的蜂门(4),蜂盒(2)和底层蜂盒(3)的侧壁上设有便于观察内部情况的观察窗(5);蜂盒(2)的盒体比底层蜂盒(3)的盒体小,但比王台贮存盒(1)的盒体大。

本发明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字支撑架(6)、顶部靠架(7)、中部靠架(8)和托架(9)为铜丝或竹签制成。

本发明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王台贮存盒(1)的高度为15cm,内部空间为25*23cm,外部尺寸为27*29cm的四边形盒体:蜂盒(2)的高度为10cm,内部空间为27*29cm,外部尺寸为30*33cm的四边形盒体:底层蜂盒(3)的高度为10cm,内部空间为30*33cm,外部尺寸为33*37cm的四边形盒体。

本发明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王台贮存盒(1)内的支撑架三层之间的距离为5cm,顶部靠架(7)和中部靠架(8)的靠架相互之间的平行距离为3cm,托架(9)的井字形托架相互之间的距离为3cm。

本发明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其特征在于塔形中蜂分群箱使用方法为:

a.将需要分群的蜂箱内巢脾取三块,每块大小为10*10cm以上,其中一块必须带有一个王台,接取脾的相对应位置放入王台贮存盒(1)中,在王台贮存盒(1)下放置蜂盒(2)和底层蜂盒(3);

b.将塔形中蜂分群箱固定好,上加盖板,底加底座,或者放入空蜂箱中;

c.将取完巢脾的原蜂箱迅速移开17m以上的距离,将放入巢脾的塔形中蜂分群箱放置在原蜂箱的位置;

d.在2km外抓取5-10只工蜂放入塔形中蜂分群箱内;

e.注意保温,保持内的温度为25-30℃之间。

本发明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中华蜜蜂育王方法,以快速繁殖饲养蜂群。本发明简便易行成活率高,育王质量好,克服了传统的异地购王成活率低,接受率低,死亡率高,运输不便而繁琐。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的蜂盒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的王台贮存盒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的王台贮存盒竖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的王台贮存盒横截面俯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的底层蜂盒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王台贮存盒;2-为蜂盒;3-为底层蜂盒;4-为蜂门;5-为观察窗;6-为井字支撑架;7-为顶部靠架;8-为中部靠架;9-为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塔形中蜂分群箱由王台贮存盒1、蜂盒2和底层蜂盒3组成,王台贮存盒1为扁平的四方体,王台贮存盒1内设有存放王台和工蜂房巢脾的支撑架,支撑架为顶部靠架7、中部靠架8和托架9三层;蜂盒2和底层蜂盒3为扁平的四方体,蜂盒2和底层蜂盒3内设有井字支撑架6,蜂盒2和底层蜂盒3的侧壁上设有供蜂进出的蜂门4,蜂盒2和底层蜂盒3的侧壁上设有便于观察内部情况的观察窗5;蜂盒2的盒体比底层蜂盒3的盒体小,但比王台贮存盒1的盒体大,井字支撑架6、顶部靠架7、中部靠架8和托架9为铜丝或竹签制成。

实施例2: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塔形中蜂分群箱由王台贮存盒1、蜂盒2和底层蜂盒3组成,王台贮存盒1为扁平的四方体,王台贮存盒1内设有存放王台和工蜂房巢脾的支撑架,支撑架为顶部靠架7、中部靠架8和托架9三层;蜂盒2和底层蜂盒3为扁平的四方体,蜂盒2和底层蜂盒3内设有井字支撑架6,蜂盒2和底层蜂盒3的侧壁上设有供蜂进出的蜂门4,蜂盒2和底层蜂盒3的侧壁上设有便于观察内部情况的观察窗5;蜂盒2的盒体比底层蜂盒3的盒体小,但比王台贮存盒1的盒体大,井字支撑架6、顶部靠架7、中部靠架8和托架9为铜丝或竹签制成。王台贮存盒1的高度为15cm,内部空间为25*23cm,外部尺寸为27*29cm的四边形盒体:蜂盒2的高度为10cm,内部空间为27*29cm,外部尺寸为30*33cm的四边形盒体:底层蜂盒3的高度为10cm,内部空间为30*33cm,外部尺寸为33*37cm的四边形盒体。箱盒过大过小,盒内的温度升不起来,只有合适的大小才能达到蜂巢生活的最佳温度。

实施例3: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塔形中蜂分群箱由王台贮存盒1、蜂盒2和底层蜂盒3组成,王台贮存盒1为扁平的四方体,王台贮存盒1内设有存放王台和工蜂房巢脾的支撑架,支撑架为顶部靠架7、中部靠架8和托架9三层;蜂盒2和底层蜂盒3为扁平的四方体,蜂盒2和底层蜂盒3内设有井字支撑架6,蜂盒2和底层蜂盒3的侧壁上设有供蜂进出的蜂门4,蜂盒2和底层蜂盒3的侧壁上设有便于观察内部情况的观察窗5;蜂盒2的盒体比底层蜂盒3的盒体小,但比王台贮存盒1的盒体大,井字支撑架6、顶部靠架7、中部靠架8和托架9为铜丝或竹签制成。王台贮存盒1的高度为15cm,内部空间为25*23cm,外部尺寸为27*29cm的四边形盒体:蜂盒2的高度为10cm,内部空间为27*29cm,外部尺寸为30*33cm的四边形盒体:底层蜂盒3的高度为10cm,内部空间为30*33cm,外部尺寸为33*37cm的四边形盒体。箱盒过大过小,盒内的温度升不起来,只有合适的大小才能达到蜂巢生活的最佳温度。王台贮存盒1内的支撑架三层之间的距离为5cm,顶部靠架7和中部靠架8的靠架相互之间的平行距离为3cm,托架9的井字形托架相互之间的距离为3cm。

实施例4: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使用方法为:

a.将需要分群的蜂箱内巢脾取三块,每块大小为10*10cm以上,其中一块必须带有一个王台,接取脾的相对应位置放入王台贮存盒1中,在王台贮存盒1下放置蜂盒2和底层蜂盒3;

b.将塔形中蜂分群箱固定好,上加盖板,底加底座,或者放入空蜂箱中;

c.将取完巢脾的原蜂箱迅速移开17m以上的距离,将放入巢脾的塔形中蜂分群箱放置在原蜂箱的位置;

d.在2km外抓取5只工蜂放入塔形中蜂分群箱内;

e.注意保温,保持内的温度为25℃。

实施例5: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使用方法为:

a.将需要分群的蜂箱内巢脾取三块,每块大小为10*10cm以上,其中一块必须带有一个王台,接取脾的相对应位置放入王台贮存盒1中,在王台贮存盒1下放置蜂盒2和底层蜂盒3;

b.将塔形中蜂分群箱固定好,上加盖板,底加底座,或者放入空蜂箱中;

c.将取完巢脾的原蜂箱迅速移开17m以上的距离,将放入巢脾的塔形中蜂分群箱放置在原蜂箱的位置;

d.在2km外抓取10只工蜂放入塔形中蜂分群箱内;

e.注意保温,保持内的温度为30℃。

实施例6:一种塔形中蜂分群箱使用方法为:

a.将需要分群的蜂箱内巢脾取三块,每块大小为10*10cm以上,其中一块必须带有一个王台,接取脾的相对应位置放入王台贮存盒1中,在王台贮存盒1下放置蜂盒2和底层蜂盒3;

b.将塔形中蜂分群箱固定好,上加盖板,底加底座,或者放入空蜂箱中;

c.将取完巢脾的原蜂箱迅速移开17m以上的距离,将放入巢脾的塔形中蜂分群箱放置在原蜂箱的位置;

d.在2km外抓取8只工蜂放入塔形中蜂分群箱内;

e.注意保温,保持内的温度为2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