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漠块菌与其共生树种半日花的菌根合成和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2354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漠块菌(松露)与半日花的菌根合成技术和沙漠块菌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块菌是一种菌根真菌,其菌丝体与共生植物的根系一起形成菌根。沙漠块菌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很常见的。例如在突尼斯,沙漠块菌terfezia、tirmania和picao这三个属的真菌以其独有的香味广受当地人民喜爱,而且是当地较为重要的经济来源。这三个属的真菌广泛分布在干旱和沙漠地区,约占整个突尼斯地区的3/4。沙漠块菌子实体的产生会受环境因素例如土壤、气候等制约,因此每年的产量没有规律性,目前,现有技术中尚未见到沙漠块菌terfeziaclaveryi与荒漠化(干旱、沙漠化等)地区的常见植物半日花helianthemumspp.合成菌根苗的方法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沙漠块菌terfeziaclaveryi和半日花helianthemumspp.合成菌根的方法。本发明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荒漠化(干热、沙漠化等)地区植被恢复的问题,同时为当地居民创收提供了新的途径。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沙漠块菌与其共生树种半日花的菌根合成和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对半日花种子的处理,接种基质的准备、接种,菌根苗的培养和移栽、收获步骤,所述的对共生树种半日花种子的处理是:采集到的种子擦去表面沙土,在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条件下保存6个月,待接种前用砂纸轻轻擦拭;

所述的接种基质的准备包括如下步骤:选取砂质土壤,过2mm筛,180℃条件下干热灭菌30min,使用前调节水分到20%;育苗钵的选取和预处理:材质为塑料,容积为1l,底部直径为7.5cm,顶部直径为12cm,用10%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消毒10min,用去离子水洗净备用;接种基质:沙漠块菌子实体粉碎,镜检确认孢子已释放,每个育苗钵加入混有块菌孢子的蛭石基质2g,接种量为106个孢子/棵;

所述的接种是在育苗钵的底部加入一层碎石,防止多余的水分被蓄积,将接种基质的砂质土壤放入育苗钵底部,育苗钵中间位置放入含有子实体的蛭石基质,然后继续加入砂质土壤,距离杯口3cm时放入0.5g半日花种子/杯,种子上面盖一层薄土;

所述的菌根苗的培养和移栽是将接种后的育苗钵转移至培养室,条件设定为温度23±1℃,白天相对湿度为50%,夜间相对湿度为75%,日间光照强度为250umol/(m2×s),日照时间为16h,黑暗时间为8h,每周浇两次水,6个月后移栽至种植园;

所述的种植园管理是指:

1)通过控制栽培园灌溉系统维持土壤水势在-50mpa(出块菌期)和-120mpa(夏季),同时也要将当年的降雨量考虑进去;

2)适时清除杂草但是要避开块菌收获期;

3)不要施肥。

所述的收获是将移栽1-2年后,在移栽半日花周围收获沙漠块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由于块菌与共生树种之间的互惠关系,沙漠块菌通过其共生树种而对荒漠化(干旱、沙漠化等)地区植被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沙漠块菌与半日花的菌根合成技术和沙漠块菌的种植方法,不仅为当地居民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对于改善荒漠化(干旱、沙漠化等)地区生态环境有很大帮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四川攀枝花地区沙漠块菌(松露)terfeziaclaveryi与其共生树种半日花helianthemumspp.的菌根合成和沙漠块菌种植:

攀枝花市属南亚热带—北温带的多种气候类型,被称为“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具有夏季长,四季不分明,而旱、雨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降雨量集中,日照长,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小气候复杂多样等特点,适合沙漠块菌及其共生植物半日花的生长,具体操作步骤为:

1.半日花种子的处理:采集到的半日花种子擦去表面沙土,接种前用砂纸轻轻擦拭;接种基质的准备:

1)选取砂质土壤,过2mm筛,180℃条件下干热灭菌30min,使用前调节水分到20%;

2)育苗钵的选取和预处理:材质为塑料,容积为1l,底部直径为7.5cm,顶部直径为12cm,用10%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消毒10min,用去离子水洗净备用;

3)接种基质:沙漠块菌(松露)terfeziaclaveryi子实体粉碎,镜检观察孢子已释放。每个育苗钵加入混有块菌孢子的蛭石基质2g,确保接种量为106个孢子/棵。

2.接种:在育苗钵的底部加入一层碎石,以便多余的水分不会被蓄积,将前步准备好的砂质土壤放入接种杯底部,育苗钵的中间位置放入含有块菌子实体的蛭石基质,然后继续加入砂质土壤,距离杯口3cm时放入0.5g半日花种子/杯,种子上面盖一层薄土。

3.菌根苗的培养和转移:接种后育苗钵转移至培养室,条件设定为温度23±1℃,白天相对湿度为50%,夜间相对湿度为75%,日间光照强度为250umol/(m2×s),日照时间为16h,黑暗时间为8h,每周浇两次水,自来水即可,6个月后移栽至在栽培园。

4.移栽时行距为1m,密度为5株/m2,选择在春季进行。

5.种植园管理:

1)通过控制栽培园灌溉系统维持土壤水势在-50mpa(出块菌期)和-120mpa(夏季),同时也要将当年的降雨量考虑进去;

2)适时清除杂草但是要避开块菌收获期;

3)不要施肥。

6.收获:移栽1-2年后可在移栽半日花周围发现沙漠块菌,可收获。

下表以60m2的种植园为例,移栽后连续三年统计沙漠块菌的产量。

60m2种植园接种幼苗移栽后三年产量统计

按照目前市场上的价格,每公斤沙漠块菌约700元左右,按照第三年的出菌量,一亩种植园约能创收7000元。本发明的方法为当地居民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对于改善荒漠化(干旱、沙漠化等)地区生态环境提供了试验和数据支持。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沙漠块菌(松露)Terfeziaclaveryi和其共生树种半日花Helianthemumspp.的菌根合成和沙漠块菌的种植方法。主要包括半日花种子的处理,接种基质的准备、接种、菌根苗的培养和移栽、收获等步骤。本发明由于块菌与共生树种之间的互惠关系,沙漠块菌通过其共生树种而对荒漠化(干旱、沙漠化等)地区植被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不仅为当地居民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对于改善荒漠化(干旱、沙漠化等)地区生态环境有很大帮助。

技术研发人员:陈功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菌物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2
技术公布日:2017.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