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园艺植物培育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园林绿化或观赏用的植物一般通过大批量统一培育,当其适合独立栽培时再根据需要将植物移植至不同环境中。
然而,在植物幼苗种植和生长过程中,由于其难以适应与其最初生长环境有差异的环境,易使植物幼苗的抗病能力差,不仅会降低其成活率,还会影响长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其解决了被移植的植物幼苗难以适应与其最初生长环境有差异的环境,易使植物幼苗的抗病能力差,降低其成活率并影响长势的问题,具有提高被移植的植物幼苗的成活率并使其长势良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经过水培长出根须的植物幼苗,在其根部表面涂覆生根液,置于洞穴中种植5-7天;
步骤二,将经过步骤一的植物幼苗挖出,根部带有土壤,在其根须外部包覆保护纸层;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获得的包覆有保护纸层的植物幼苗移植至均匀加有营养颗粒的树穴中,浇水;
所述步骤二中的保护纸层包括纸层以及粘附在纸层一表面上的复合菌剂、缓释肥,粘附有缓释肥、复合菌剂的所述纸层的一面与植物幼苗的根部接触;所述复合菌剂包括复合菌种和基质,所述复合菌种与基质的重量份数比为1∶55-70,所述复合菌种包括褐球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冻芽孢杆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浇水后,水从泥土中渗入,并逐渐将营养颗粒中的养分溶出,并且缓慢通过纸层进入被纸层包覆的土壤中,逐步被根部吸收,促进根须的成长。纸层具有降低高浓度养分与根须接触的速度,有助于减少烧根的现象出现。在带有养分的液体进入纸层时,会与复合菌剂配合作用,使根须吸收养分茁壮成长时,还可达到较好的抑制病原菌生长的目的,从而提高被移植植物的抗病能力,提高存活率并使其长势良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纸层、复合菌剂、缓释肥的重量份数比为50-59∶1∶15-2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研究发现,在该范围下,被移植植物的抗病能力最佳,存活率最高且长势最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复合菌种选取褐球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冻芽孢杆菌,所述褐球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冻芽孢杆菌的重量份数比为1∶1.03-1.06∶1.11-1.15∶1.32-1.38∶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复合菌种可定殖在被移植的植物幼苗的根部,有助于跟病原菌竞争植物周围的营养,分泌抗菌物质以抑制病原菌生长,同时诱导植物防御系统抵御病原菌入侵,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并且提高存活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基质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氨基酸13-18份;
葡萄糖55-62份;
羧甲基纤维素3-6份;
淀粉10-12份;
纳米微晶纤维素2-5份;
pda培养基32-39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氨基酸、葡萄糖、淀粉、羧甲基纤维素、纳米微晶纤维素、pda培养基均可为复合菌种提供较为充足的营养成分,使复合菌种可较为快速地成长,从而可更好地与病原菌竞争植物周围的养分,更为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被移植的植物的抗病能力,降低植物死亡的概率,从而使植物的长势更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二中的保护纸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s1,将浆板纸剪成20×50mm的规格,于去离子水浸泡24h后,经疏解后,挤干水分,分散获得小竹浆团;
s2,以绝干计,取重量份数为93-96份的步骤s1中获得的小竹浆团,经抄纸机抄造处理,在抄造过程中加入重量份数为2-3份的碳酸钙、2-3份的玉米淀粉,充分混合,压干,获得湿纸片;
s3,向步骤s2中获得的湿纸片一面均匀撒上重量份数为2-5份的缓释肥、1-2份的复合菌剂,烘干,获得保护纸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玉米淀粉与小竹浆团中的竹浆纤维相互配合,经抄纸过程后,可以使形成的纸片中的竹纤维之间、以及与缓释肥之间具有更好的粘合效果,且不易使水快速渗透,起到保护根部并且减少其烧根现象。碳酸钙则有助于调节纸片的透气和透水作用,使水与养分能受到控制地渗透纸片,不易使根须因难以接触养分而长势缓慢。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一中的生根液包括吲哚乙酸和赤霉素,所述吲哚乙酸和赤霉素的重量份数比为1.25-1.33∶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易对根部造成损伤,且有助于使根须快速成长,当带有从营养颗粒中释放出的养分的水从纸片中渗透通过时,根部可承受而不易出现烧根现象。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三中的营养颗粒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沙质土25-33份;
羊粪5-10份;
黏土5-10份;
玉米秸秆15-22份;
草灰11-15份;
鸡蛋壳粉6-10份;
牛骨粉5-7份;
微量元素0.02-0.06份;
磷酸钙3-6份;
磷酸钾2-5份;
所述微量元素包括fe、zn、mn、b、mo。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浇水后,水沿着表层泥土渗入,将部分肥料中的养分随着水渗透至根须处。沙质土可对根须表明形成一层保护层,使根须周围的土层结构较为松散,从而可使根须吸收养分的效果更好;玉米秸秆、羊粪、草灰、鸡蛋壳粉、牛骨粉、微量元素、磷酸钙、磷酸钾中具有大量植物所需的成分,可在植物幼苗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为其提供养分,使其吸收养分并促使根部向周围泥土中扎入并茁壮成长;且肥料中的各成分均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不会危害土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三中的营养颗粒经杀菌剂充分消毒处理,所述杀菌剂选取1200倍多菌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将树穴中的微生物杀灭,并且使被移植植物的根部具有较好的成长。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三中,在植物幼苗与树穴连接处覆保护纸层,浇水时直接向保护纸层方向进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水缓慢渗入保护纸层,并将其中的缓释肥中的营养成分缓慢释放出,从包覆在根部的保护纸层的包覆缝隙中渗入并为根部提供生长所需的充足养分,使其长势良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营养颗粒、复合菌种、基质相互配合作用,有助于提高被移植的植物幼苗的抗病能力,且提高小数苗的成活率,并使根部茁壮成长;
2、褐球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冻芽孢杆菌相互配合使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被移植的植物幼苗的抗病能力;
3、氨基酸、葡萄糖、羧甲基纤维素、淀粉、纳米微晶纤维素、pda培养基相互配合,有助于提高复合菌种的存活率,从而提高被移植的植物幼苗的抗病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经过水培长出根须的植物幼苗,在其根部表面涂覆由重量份数比为1.25-1.33∶1的吲哚乙酸和赤霉素组成的生根液,置于洞穴中种植5-7天;
步骤二,将经过步骤一的植物幼苗挖出,根部带有土壤,在其根须外部包覆保护纸层,该保护纸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50∶1∶18的纸层、复合菌剂、缓释肥;
步骤三,将营养颗粒和树穴经1200倍多菌灵充分消毒处理,该营养颗粒包括相应重量份数的沙质土、羊粪、黏土、玉米秸秆、草灰、鸡蛋壳粉、牛骨粉、微量元素(包括fe、zn、mn、b、mo)、磷酸钙、磷酸钾,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将步骤二中获得的包覆有保护纸层的植物幼苗移植至均匀加有营养颗粒的树穴中,在植物幼苗与树穴连接处覆保护纸层,覆土并将覆土稍加辅压,直接向保护纸层方向进行浇水;
其中,保护纸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s1,将浆板纸剪成20×50mm的规格,于去离子水浸泡24h后,经疏解后,挤干水分,分散获得小竹浆团;
s2,以绝干计,取重量份数为93-96份的步骤s1中获得的小竹浆团,经抄纸机抄造处理,在抄造过程中加入重量份数为2-3份的碳酸钙、2-3份的玉米淀粉,充分混合,压干,获得湿纸片;
s3,向步骤s2中获得的湿纸片一面均匀撒上重量份数为2-5份的缓释肥、1-2份的复合菌剂,该复合菌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55-70的复合菌种和基质,烘干,获得保护纸层。
复合菌剂中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1.03∶1.11∶1.32∶1的褐球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冻芽孢杆菌。
基质中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2所示。
表1实施例1-3中营养颗粒的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
表2实施例1-3基质中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
实施例2: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营养颗粒的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基质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2所示。
实施例3: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营养颗粒的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基质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2所示。
实施例4: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纸层、复合菌剂、缓释肥的重量份数比为59∶1∶15。
实施例5: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纸层、复合菌剂、缓释肥的重量份数比为55∶1∶20。
实施例6: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其中,复合菌种中,褐球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冻芽孢杆菌的重量份数比为1∶1.06∶1.15∶1.38∶1。
实施例7: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其中,复合菌种中,褐球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冻芽孢杆菌的重量份数比为1∶1.05∶1.13∶1.36∶1。其中,毛竹浆板,购自中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枯草芽孢杆菌,购自武汉宏信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葡萄糖:购自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对比例1: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复合菌种全部为褐球固氮菌。
对比例2: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复合菌种全部为胶质芽孢杆菌。
对比例3: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复合菌种全部为枯草芽孢杆菌。
对比例4: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复合菌种全部为地衣芽孢杆菌。
对比例5: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复合菌种全部为胶冻芽孢杆菌。
对比例6: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复合菌种中,褐球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冻芽孢杆菌的重量份数比为1∶1.5∶1.7∶1.8∶1.6。
对比例7: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复合菌种中,褐球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冻芽孢杆菌的重量份数比为1∶0.8∶0.5∶0.6∶0.1。
对比例8-9: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基质的组分和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3所示。
表3对比例8-9中基质的组分和相应的重量份数
对比例10: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采用保护纸。
对比例11: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保护纸层采用滤纸。
对比例12: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保护纸层制造过程中,不添加碳酸钙和玉米淀粉。
对比例13: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保护纸层制造过程中,不添加玉米淀粉。
对比例14: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保护纸层制造过程中,添加的碳酸钙和玉米淀粉的重量份数分别为0.5份和1份。
对比例15: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保护纸层制造过程中,添加的碳酸钙和玉米淀粉的重量份数分别为5份和10份。
对比例16: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生根液全为吲哚乙酸。
对比例17: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生根液全为赤霉素。
对比例18: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生根液中吲哚乙酸与赤霉素的重量份数比为0.8∶1。
对比例19: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生根液中吲哚乙酸与赤霉素的重量份数比为2.5∶1。
对比例20-21: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营养颗粒的组分和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4所示。
表4对比例20-21中营养颗粒的组分和相应的重量份数
对比例22:一种园艺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三中不采用杀菌剂。抗病和长势试验
试验样品:以实施例1-7种植获得的植物树苗作为试验样品1-7,以对比例1-6种植获得的植物树苗作为对照样品1-6。
试验方法:取同时、同块土地种植和生长3个月的试验样品1-7、对照样品1-6各100棵,分组编号分别为1-13,观察各组中样品的测试项目,包括存活率、抗病情况以及长势情况,并记录。
试验结果:试验样品1-7、对照样品1-6的存活率、抗病情况以及长势情况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试验样品1-7具有较高的存活率、优异的抗病性能和长势;而对照样品1-22的存活率偏低,且抗病性能以及长势不够理想。
表5组1-14中样品的存活率、抗病情况以及长势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