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苗木培育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叶水杉+红叶石楠+麦冬的立体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水杉(metasequiaglyptostroboides)是我国特产、世界著名的珍稀孑遗物种,落叶乔木,高达40m,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不仅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而且是著名的观赏树种和重要的经济树种。金叶水杉(metasequiaglyptostroboides'goldrush')是从水杉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彩叶树种,不仅主干直立性强,树冠宝塔形,生长快,叶片金黄色,而且喜光、耐寒性强,园林景观中需求量大。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是由石楠(photiniaserrulata)和光叶石楠(photiniaglabra)双亲本杂交而成的常绿灌木,因其新叶颜色亮红色,具有姿态美、季相美和意境美特点,在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是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自然分布于我国海拔2000m以下的山坡阴湿处、林下或溪旁,目前园林绿地绿化需求量大。
由于我国耕地资源的限制,立体培育一直是我国提高苗木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传统栽培方式,一种金叶水杉+红叶石楠+麦冬的立体培育方法,将三种不同习性的植物立体培育,不仅为合理构建复合体提供理论依据,解决耕地利用率问题,减少了林地杂草,操作方便,极易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金叶水杉单一种植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以增加耕地收益,确保植物间共生共存、互相协调旺盛生长的金叶水杉、红叶石楠和麦冬的立体培育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金叶水杉+红叶石楠+麦冬立体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园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园地于秋冬季深耕细作,早春结合施基肥浅翻。
(2)定植:早春芽萌动前选用苗木粗壮、无病虫害3~4年生的金叶水杉扦插苗,按株行距3×5m定植,选用生长健壮的2~3年生的红叶石楠扦插苗按1×1m定植;在树木空间点栽麦冬,按10×10cm定植。
(3)整形修剪:红叶石楠于定植当年7月下旬、第二年5月上旬和7月下旬摘心,剪去不必要的徒长枝、萌芽枝和多余枝;第三年7月用园艺平剪修建成球型;金叶水杉和麦冬则自然生长。
(4)田间管理:进行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止。
(5)出圃:定植养护3年后金叶水杉、红叶石楠和麦冬可出圃。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园地的ph值为5.5~7.0,秋冬季园地深翻深度为25~35cm,早春浅翻深度为20~25cm。
作为另一种优选步骤(1)中,所述基肥是牛、猪、羊、鸡等畜禽粪便经半年至一年的发酵腐熟后混掺1倍的园土,施肥量为37500-75000kg/ha2。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步骤(2)中金叶水杉定植前进行适当修剪,剪去老枝、病枝及老根。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步骤(2)中空间点栽麦冬前要平整床面,可选用花叶麦冬、细叶麦冬、日本矮生沿阶草等麦冬。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步骤(3)中当年7月下旬红叶石楠枝条抽稍8~10片叶子后,留6~7片叶子,其余叶子摘心剪掉;第二年5月上旬红叶石楠枝条抽稍后新稍枝条留4~5片叶子再次摘心,7月下旬抽稍后,留5~6片叶子,其余叶子摘心剪掉。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红叶石楠定植后的修剪整形为:每年早春修除主干竞争侧枝或分枝,枝下高不低于2.2m。红叶石楠于定植当年7月下旬将每个新稍留6~7片叶子,其余摘心;第二年5月上旬将每个新稍留4~5片叶子,其余摘心,7月下旬将每个新枝留5~6片叶子,其余摘心,剪去不必要的徒长枝、萌芽枝和多余枝;第三年7月用园艺平剪修建成园球型。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栽植后应及时进行清沟理墒,防止积水。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每年5月、6月和8月各施一次复合肥,20-25kg/亩。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步骤(4)中,每年5-6月蚜虫危害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喷雾,每周喷1次。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步骤(5)中,定植养护3年后按麦冬、红叶石楠和金叶水杉顺序出圃。
本发明针对金叶水杉、红叶石楠和麦冬不同生态习性,通过合理密植,互为有利,保证三者之间有足够的光照和营养,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一种金叶水杉+红叶石楠+麦冬立体培育方法,不仅具有现有技术条件简便,操作容易,培育成本低等优点,而且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1)建立园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ph值为6.5的下蜀系黄土,秋季深耕30cm,早春浅翻25cm,并施用基肥,其中基肥是牛、猪、羊、鸡等畜禽粪便经半年至一年的发酵腐熟后混掺1倍的园土,施肥量为60000kg/ha2。
(2)定植密度:早春芽萌动前选用苗木粗壮、无病虫害3年生的金叶水杉扦插苗,剪去老根和病弱枝,按株行距4×4m定植;在金叶水杉两旁纵向栽植生长健壮的3年生红叶石楠扦插苗,株距1m,与金叶水杉间距1.5m,定植高度为1.2m,将枝条的主干摘心;在两树木空间点栽日本矮生沿阶草。
(3)整形修剪:红叶石楠于定植当年7月下旬将每个新稍留6~7片叶子,其余摘心;第二年5月上旬将每个新稍留4~5片叶子,其余摘心,7月下旬将每个新枝留5~6片叶子,其余摘心,剪去不必要的徒长枝、萌芽枝和多余枝;第三年7月用园艺平剪修建成园球型。
(4)田间管理:栽植后应及时进行清沟理墒,防止积水;每年5月、6月、8月各施一次复合肥,20kg/亩;每年5-6月蚜虫危害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喷雾,每周喷1次。
(5)出圃:定植养护3年后按麦冬、红叶石楠和金叶水杉顺序出圃。
实施例2
(1)建立园地: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光照充足、ph值为6.3的丘陵黄冈土,秋季深耕35cm,早春浅翻20cm,并施用基肥,其中基肥是牛、猪、羊、鸡等畜禽粪便经半年至一年的发酵腐熟后混掺1倍的园土,施肥量为75000kg/ha2。
(2)定植密度:早春芽萌动前选用苗木粗壮、无病虫害4年生的金叶水杉扦插苗,剪去老根和病弱枝,按株行距3×5m定植,在榉树两旁纵向栽植生长健壮的2年生红叶石楠扦插苗,株距1m,与榉树间距1.8m,定植高度为1m,将枝条的主干摘心;在两树木空间点栽花叶麦冬。
(3)整形修剪:红叶石楠于定植当年7月下旬将每个新稍留5~6片叶子,其余摘心;第二年5月上旬将每个新稍留4~5片叶子,其余摘心,7月下旬将每个新枝留5-6片叶子,其余摘心,剪去不必要的徒长枝、萌芽枝和多余枝;第三年7月用园艺平剪修建成园球型。
(4)田间管理:栽植后应及时进行清沟理墒,防止积水;每年5月、6月、8月各施一次复合肥,25kg/亩;每年5-6月蚜虫危害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喷雾,每周喷1次。
(5)出圃:定植养护3年后按麦冬、红叶石楠和金叶水杉顺序出圃。
实施例3
(1)建立园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园地于秋冬季深耕细深耕30cm,早春浅翻25cm,并施用基肥,其中基肥是牛、猪、羊、鸡等畜禽粪便经半年至一年的发酵腐熟后混掺1倍的园土,施肥量为37500kg/ha2。
(2)定植密度:早春芽萌动前选用苗木粗壮、无病虫害4年生的金叶水杉扦插苗,剪去老根和病弱枝,按株行距4×5m定植,在榉树两旁纵向栽植生长健壮的3年生红叶石楠扦插苗,株距1m,与金叶水杉间距2m,定植高度为1.4m,将枝条的主干摘心;在两树木空间点栽细叶麦冬。
(3)整形修剪:红叶石楠定植后每年早春修除主干竞争侧枝或分枝,枝下高不低于2.2m。红叶石楠于定植当年7月下旬将每个新稍留6~7片叶子,其余摘心;第二年5月上旬将每个新稍留4~5片叶子,其余摘心,7月下旬将每个新枝留5~6片叶子,其余摘心,剪去不必要的徒长枝、萌芽枝和多余枝;第三年7月用园艺平剪修建成园球型。
(4)田间管理:栽植后应及时进行清沟理墒,防止积水;每年5月、6月、8月各施一次复合肥,25kg/亩;每年5-6月蚜虫危害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喷雾,每周喷1次。
(5)出圃:定植养护3年后按麦冬、红叶石楠和金叶水杉顺序出圃。
对比例1
选择同样大小的园地,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不再点栽麦冬。
对比例2
选择同样大小的园地,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不种植红叶石楠。
对比例3
选择同样大小的园地,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不同在于:不种植红叶石楠和麦冬。
出圃采收之后统计各个园地的经济效益,记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