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底硬边水稻育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90900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底硬边水稻育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具体涉及水稻插秧机用秧苗的旱育秧方法。



背景技术:

旱育水稻插秧机用秧苗中,有一种是使用由塑料薄片材压制成称为软盘的育秧盘整齐排列在育秧田中,在育秧盘中加入育秧土,然后播种、覆土、灌溉培育秧苗生长的育秧方式,通过秧苗的根系生长盘结,育成秧苗根盘结连成片的长方形毯状秧苗或钵形毯状秧苗。使用这种育秧盘价格低,使用存放方便等优点使其应用广泛。但这种软盘育秧盘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育秧盘边易于变形,使育出的毯状秧苗的外部边的形状也随着盘边的变形而变形,通常使育秧盘的边界发生变形而使育出的秧毯边缘不整齐,关键是秧毯在宽度方向的不整齐,使在插秧机上使用时常出现卡秧、秧毯下行送秧阻力大,或边界缺苗,出现漏秧现象,使机插秧效果比使用硬盘育秧的秧苗差,制约了软盘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底硬边水稻育秧方法,解决软盘旱育秧的秧毯的宽度不均问题,且又能具有软盘底面与地面接触较好,达到水稻机插秧苗标准。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软底硬边水稻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通过辅助摆盘的秧盘定位框和硬质挡边条联合定位,整齐地将育秧盘横放成排摆放在平整成上松下实的育秧面上,并通过硬质挡边条从外侧将育秧盘的两长边定型;所述上松下实的育秧田通过田地面平整压实,使表面变硬,再在地面平铺放一层薄的育秧土形成,所述硬质挡边条的底部插入育秧田育秧面下面的压实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也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软底硬边水稻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平整成上松下实的育秧面上,利用对应第一排横放育秧盘的第二侧长边的硬质挡边条作为基准摆放辅助摆盘的秧盘定位框,硬质挡边条的底部插入育秧田育秧面下面的压实处,在秧盘定位框内摆放第一排横放的育秧盘,在第一排横放的育秧盘第一侧长边与秧盘定位框之间插入硬质挡边条并与育秧田育秧面下面的压实处连接,在移除秧盘定位框后,利用对应第一排横放育秧盘的第一侧长边及第二侧长边的两条硬质挡边条对第一排育秧盘定型;所述上松下实的育秧田通过田地面平整压实,使表面变硬,再在地面平铺放一层薄的厚薄均匀的育秧土形成;

(2)在摆放第二排横放的的育秧盘时,以对应第一排横放的育秧盘第二侧长边的硬质挡边条为基准,在第一排横放的育秧盘邻接处摆放定位秧盘定位框,在秧盘定位框内摆放第二排横放的育秧盘,在第二排横放的育秧盘第二侧长边外侧插入硬质挡边条并与育秧田育秧面下面的压实处连接,在移除秧盘定位框后,用对应第一排横放育秧盘的第二侧长边的硬质挡边条与对应第二排横放育秧盘的第二侧长边的硬质挡边条对第二排横放的育秧盘定型;

以此类推,摆放并定型所有排的横放的育秧盘。

所述辅助摆盘的秧盘定位框为u形硬质材料制成的开口框体,其内宽与育秧盘的宽度相同或略大,其内长为育秧盘的长度的数倍,使框内部可横向摆放多个育秧盘。定位框的高度与育秧盘的高度基本相同,

所述秧盘定位框的开口两端有一对横向硬薄板。其材料材质可以与框体相同。

所述硬质挡边条是薄扁的硬质材料长条体,在其底部设有一组钉齿,该钉齿可被插入育秧田中而连接定位,而使育秧盘的边不变形;挡边条的长度与定位框的内框长边匹配。

在步骤(1)摆放定位秧盘定位框时,将秧盘定位框靠近对应第一排横放育秧盘的第二侧长边的硬质挡边条摆放,使秧盘定位框的开口两端上的横向硬薄板放在该硬质挡边条的外侧;横向硬薄板与硬质挡边条相叠封闭秧盘定位框的的框体使育秧盘定位。

采用此方法的效果是由于使用的软盘盘底是平整的平面,育秧田的表面在进过平整压实后铺有一层薄的细土,形成下实上软的育秧面,可使育秧盘充分地与地面接触,使更有利于秧苗的吸水与生根,同时也利于硬质挡边条的连接固定;使用辅助的硬质挡边条加强了秧盘边的强度,解决了软盘易变形的缺点,使育出的秧毯边界整齐,形成软底硬边的育秧条件,达到使用硬盘育秧形成的效果,更易于机插秧。

综上,本发明所提供的水稻机插用秧苗的软底硬边水稻育秧方法可使育秧盘内与育秧盘外的结合比较好,更利于秧苗生长过程中的吸收养分和水分,保湿效果好;育出的秧毯的边界整齐,改善机插效果,且育秧成本低,使价格低,使用存放方便的软盘育秧盘应用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开始摆盘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移框摆盘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辅助摆盘的秧盘定位框图。

图4、本发明的辅助育秧盘边框的硬质挡边条图。

图5、本发明的摆盘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本发明利用辅助摆盘的秧盘定位框1和硬质挡边条将育秧盘3整齐地摆放在平整成上松下实的育秧面上,并使育秧盘3的边加强。再进行填土、浇水、播种、覆土,后按常规的培育秧苗方式培育秧苗。

参照附图3、4,所述辅助摆盘的育秧盘定位框1为内宽与育秧盘3的宽度相同或略大、内长为育秧盘3的长度数倍的硬质材料制成的u形开口框体11,使框内部可横向首尾相接摆放多个育秧盘3,定位框1的高度与育秧盘3的高度基本相同,在定位框的开口两端各有一段横向硬薄板12,其材料材质可以与框体相同。所述硬质挡边条2a、2b、2c是薄扁的硬质材料的长条体21,在其底部带有一组钉齿22,该钉齿22可被插入育秧田育秧面下面的压实处而固定,能使育秧盘3的长边在育秧过程中不变形。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步骤:

(1)在平整成上松下实的育秧面上,利用对应第一排横放育秧盘的第二侧长边的硬质挡边条2b作为基准摆放辅助摆盘的秧盘定位框1,硬质挡边条2b的底部插入育秧田育秧面下面的压实处,在秧盘定位框1内摆放第一排横放的育秧盘3,在第一排横放的育秧盘第一侧长边与秧盘定位框之间插入硬质挡边条2a并与育秧田育秧面下面的压实处连接,在移除秧盘定位框后,利用对应第一排横放育秧盘的第一侧长边2a及第二侧长边的两条硬质挡边条2b对第一排育秧盘3定型;所述上松下实的育秧田通过田地面平整压实,使表面变硬,再在地面平铺放一层薄的厚薄均匀的育秧土形成。

(2)在摆放第二排横放的的育秧盘时,以对应第一排横放的育秧盘第二侧长边的硬质挡边条2b为基准,在第一排横放的育秧盘邻接处摆放定位秧盘定位框1,在秧盘定位框1内摆放第二排横放的育秧盘,在第二排横放的育秧盘第二侧长边外侧插入硬质挡边条2c并与育秧田育秧面下面的压实处连接,在移除秧盘定位框后,用对应第一排横放育秧盘的第二侧长边的硬质挡边条2b与对应第二排横放育秧盘的第二侧长边的硬质挡边条2c对第二排横放的育秧盘定型;

以此类推,摆放并定型所有排的横放的育秧盘。

在步骤(1)摆放定位秧盘定位框时,将秧盘定位框靠近对应第一排横放育秧盘的第二侧长边的硬质挡边条2b摆放,使秧盘定位框的开口两端上的横向硬薄板12放在该硬质挡边条2b的外侧;横向硬薄板12与硬质挡边条2b相叠封闭秧盘定位框的的框体使育秧盘。

在步骤(1)摆盘固边后,可以先填土再移框,先利用上土装备或人工将育秧盘填平育秧干土,并整平,然后取再下定位框1,进行步骤(2),在摆放第三排及之后的横放育秧盘时均可照此执行。

在整个旱育秧田摆放完育秧盘、并填加完底土后,在育秧盘上浇水使育秧盘中育秧土处于饱和状态,育秧土浇水后沉淀,秧盘底充分与育秧田相接触,育秧土顶面离盘顶有一定空间,然后播种并覆土,开始育秧。

应当指出,上述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多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