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种植的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特王桃8号亩产万斤的单干宝塔形分枝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经过20年的探索,大胆的尝试、不怕失败、先后通过三主枝小开张形、双主干开心形、倒人字形、一边倒形、单干纺锤形、单干单轴枝形和单干宝塔形七种整形结果栽培的尝试。探索最好栽培整形技术的同时,也需要从根本解决桃树最容易旺长、疯长、冠幅上下左右极易封郁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从1994年就开始测试桃树控制生长的药物,希望使桃树能大量形成花芽克服疯长,同时寻求廉价的药剂用来代替繁重的人工修剪所需要的大量时间和资金投入,本公司经过七年的探索,通过施用缩节胺、矮壮素、吲哚丁酸、萘乙酸、24-d、多效唑、pbo等9种化学药剂的化控试验,最终确定多效唑的化控是实现桃树高产优质、生产低成本廉价、效果最理想的药物,能有效地控制桃树的疯长,使其枝条当年的秋冬就可以达到果实累累,来年结果累累又不影响食品安全,容易获得高产优质,加上发明有意保留的宝塔形最优良的树体结果结构,最终实现桃树单主干宝塔形化控快速亩产万斤高产技术。
在多效唑的的作用下,有意识的控制桃树的树形向宝塔形单干的形状生长,这种树型的好处在于:桃树的分枝少,只有直立的单干主干和主干周围的副梢,在透气方面优于传统的多主干膨大、散开式的树型。在采摘方面也更加的方便,传统的散开膨大式树型在桃树结满后,由于自身的重量,很容易导致主枝之间从节点发生扯断情况,而宝塔形树型则由于副梢的果实平均,受力均匀,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宝塔形的单干树型,周围的副梢在多效唑的作用下,处于水平生长状态或者垂形生长状态,副梢的枝头一般不高于主干的节点,这样就大大削弱了枝头的顶端优势,枝头新生芽产生的生长激素不会运输到副梢上,导致副梢的促发新生枝条和副梢的粗壮生长被抑制,将根系吸收的养分由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促进结果并实现高产。树型优越的通风条件,使病虫害的发生率降低30%以上。使用多效唑药剂控制树型的形成,较为科学,它还是一种促花剂,极容易把树体的所有枝梢形成高质量的复花芽,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减少人工修剪带来的不必要损伤及投入。
寿王桃特8号是我公司王履飞同志从上世纪1996年就开始重点选育的品种,他每天花费不少于6个小时,最多15个小时以上在桃园驻足观察、记录,年复一年,每年他都会发现几株至几十株同品异花的现象,20年来王履飞发现的变异新品种就多大22种,精品寿王桃特8号就是2011年选育出来的变异新品种之一,该品种具有主干直立生长、次生枝干下垂等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改变意外桃树分枝过多,结果较少的情况,开发一种新型的种植方法,将特王桃特8号桃树生长有意向的向实现预想的单主干生长方式生长,实现高产的宝塔形桃树树型结构,具体是通过以下的方法实现的:
特王桃8号亩产万斤的单干宝塔形分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好种植地,十月初在每亩种植地上先平铺油菜秸秆60~80kg、小麦秸秆15~20kg、石英细砂50~60kg、草木灰10~20kg、大蒜秸秆5~10kg,然后对土壤机耕深翻25~35cm,保持大块土壤,经过暴晒和霜冻风化2~3个月,待到12月~1月之间,施一层有机肥200~300kg/亩和三元复合肥50~100kg/亩,耘耕底土;
(2)行距采用间接式大小行排列的方式,大行3.2~3.6m,小行2.2~2.5m,株距统一是1.2~1.5m;
(3)选用上一年冬天繁育出土生长的野生毛桃苗作为砧木,接穗为寿王桃特8号母体桃树上修剪下来的枝条,长度40~80cm,于每年的5~7月完成嫁接,当年生高度60cm以上,粗度0.4cm以上后进行园林移栽,移栽成活后修剪定干,保持地上部分高度40~50cm,上端剪口具备一个饱满芽,芽距剪口长度不超过0.3cm,打掉顶端以下所有次生芽;
(4)春季,(3)所述枝条顶端芽萌发向上生长,新梢将有意识培养成宝塔形桃树的唯一主干,保持新发枝条直立向上生长50~60cm,顶芽距离地面高度100cm以上,采用手工掐去中心干顶尖,促使副梢数量上增多至8个以上;
(5)六月至七月间树体长至超过1m后喷施多效唑180倍的稀释液,若副梢长势凶猛,间隔5天后再进行二次喷施,第二年开始每年五、六月果实完全采摘后喷施多效唑160倍稀释液,三四年树龄的桃树喷施浓度为130倍多效唑稀释液,多龄桃树则改用120倍多效唑稀释液,直至宝塔形桃树树形的形成;
(6)树形成形后维持桃树的总高度2.5~3.0m,打掉桃树以下地面以上主干上40~45cm的侧生副梢,并适当打掉40~45cm以上主干上的副梢,保持副梢的间距40~45cm,最后打掉副梢上的次生副梢,维持通风即可。
特王桃8号亩产万斤的单干宝塔形分枝方法,步骤(1)所述的有机肥是混合重量份为单位的高炉煤渣30~40、侧柏叶10~15、腐殖酸粉4~8、鸡毛10~16、食用菌废弃料60~80、羊粪球15~25、果蔬废弃料20~30、钾矿粉10~15和菜籽饼30~45,初步粉碎成渣料,挖坑填埋,覆盖一层藕池淤泥50~65后并加盖塑料薄膜保温,沤制20~30天,翻开腐熟有机质晾晒3~5天,最后高温灭菌并保水50~60%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发明主要在种植的前期对种植地进行深度的处理,先是机耕翻土,让土壤接受紫外线的照射,杀灭对树种有害的害虫幼虫及虫卵,同时翻过的大田在雨水和风化的作用下,土壤变得松软。加入一些以秸秆为主的有机料,秸秆大多由纤维组成,具备一定的韧性,在土壤中起蓬松状态,进一步促使土壤处于松软状态,疏松透气的砂质土壤对果树的生长非常有利,然后加入发酵腐熟的有机质,可以有效减少无机肥料的使用量,同时有机质对果树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种植的行间距更为合理,达到亩产最大产量的同时,维持良好的通气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树型的整体高度一致,比较均匀,同时每棵桃树的最底层副梢具地面也达到45~60cm,可以防止雨季地面湿气的影响并大大减少地面病虫害的威胁,通过适当的掐芽、留芽,促进单一主干的生长和主干周围副梢的彼此间隔,控制通风,在果树树木相同的情况下节约种植面积。
有机肥料是生活中的废弃料,这里废物利用,利用藕池丰富、复杂的微生物进行腐熟,有机质中有鸡毛、食用菌下脚料等富含蛋白质的有机质,腐熟分解后成为具有螯合特性的氨基酸成分,可以螯合无机元素,促进吸收并提高果树的抗逆性,加入的腐殖酸粉也具有类似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特王桃8号亩产万斤的单干宝塔形分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好种植地,十月初在每亩种植地上先平铺油菜秸秆75kg、小麦秸秆18kg、石英细砂55kg、草木灰12kg、大蒜秸秆8kg,然后对土壤机耕深翻30cm,保持大块土壤,经过暴晒和霜冻风化3个月,待到12月半,施一层有机肥250kg/亩和三元复合肥60kg/亩,耘耕底土;
(2)行距采用间接式大小行排列的方式,大行3.5m,小行2.4m,株距统一是1.2m;
(3)选用上一年冬天繁育出土生长的野生毛桃苗作为砧木,接穗为寿王桃特8号母体桃树上修剪下来的枝条,长度40~80cm,于每年的5~7月完成嫁接,当年生高度60cm以上,粗度0.4cm以上后进行园林移栽,移栽成活后修剪定干,保持地上部分高度40~50cm,上端剪口具备一个饱满芽,芽距剪口长度不超过0.3cm,打掉顶端以下所有次生芽;
(4)春季,(3)所述枝条顶端芽萌发向上生长,新梢将有意识培养成宝塔形桃树的唯一主干,保持新发枝条直立向上生长55cm,顶芽距离地面高度100cm以上,采用手工掐去中心干顶尖,促使副梢数量上增多至8个以上;
(5)六月至七月间树体长至超过1m后喷施多效唑180倍的稀释液,若副梢长势凶猛,间隔5天后再进行二次喷施,第二年开始每年五、六月果实完全采摘后喷施多效唑160倍稀释液,三四年树龄的桃树喷施浓度为130倍多效唑稀释液,多龄桃树则改用120倍多效唑稀释液,直至宝塔形桃树树形的形成;
(6)树形成形后维持桃树的总高度2.8m,打掉桃树以下地面以上主干上45cm的侧生副梢,并适当打掉40cm以上主干上的副梢,保持副梢的间距40~45cm,最后打掉副梢上的次生副梢,维持通风即可。
特王桃8号亩产万斤的单干宝塔形分枝方法,步骤(1)所述的有机肥是混合重量份(kg)为单位的高炉煤渣35、侧柏叶12、腐殖酸粉5、鸡毛14、食用菌废弃料75、羊粪球20、果蔬废弃料25、钾矿粉12和菜籽饼35,初步粉碎成渣料,挖坑填埋,覆盖一层藕池淤泥55后并加盖塑料薄膜保温,沤制28天,翻开腐熟有机质晾晒4天,最后高温灭菌并保水50~60%即得。
采用本发明的特王桃8号亩产万斤的单干宝塔形分枝方法,控制桃树向宝塔形树型的生长形状,第一年便实现丰产,每年每亩可节省人工开支2300元,每亩的桃子产量是普通树型的3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