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幼苗的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0494阅读:14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培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树木幼苗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用播种或营养繁殖方法培育的小苗,苗木密度大,每个苗木所占营养空间小,要培育大苗必须进行移栽。移栽能够扩大苗木生长的营养空间,如光照空间、通风空间和枝干生长空间、根系生长、吸收水分和营养的空间,提高苗木成活率。然而,树木幼苗在移栽时根系较嫩,如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根系损伤,造成树木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木幼苗的培养方法,步骤简便、成本低廉,且树木幼苗成活率较高。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树木幼苗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挖坑,在地面上挖圆柱体培养坑;

步骤二:填基,在培养坑底部铺设一层培养基,培养基上覆盖培养土,总高不超过培养坑深度的1/2;

步骤三:固苗,将树木幼苗的根须以可降解的薄膜盒包裹,置于培养坑中心位置,并以培养土覆盖固定;

步骤四:浇水,对培养坑进行适量的浇水,保持培养土湿润;

步骤五:维护,定期对树木幼苗进行浇水施肥,每天2次浇水,分早、晚各一次,具体时间为早上7-8点、晚上18-19点,每周1次施肥。

所述培养坑深度为20-30cm,直径为10-15cm。所述培养基为腐化的草木秸秆,厚度为2-5cm。所述培养土为松软的沙土。步骤五施肥以5%-10%质量分数的磷酸铵溶液为肥料。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可降解的薄膜盒包裹树木幼苗根系,能够有保护根系,避免收到损伤,同时配合松软沙土,使得树木幼苗能够很好的伸展根须,提高幼苗存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因此局限于下述实施例,而是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树木幼苗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挖坑,在地面上挖圆柱体培养坑,养坑深度为20cm,直径为10cm;

步骤二:填基,在培养坑底部铺设2cm厚的腐化的草木秸秆,在腐化的草木秸秆上覆盖松软的沙土,总高为8cm;

步骤三:固苗,将树木幼苗的根须以可降解的薄膜盒包裹,置于培养坑中心位置,并以培养土覆盖固定;

步骤四:浇水,对培养坑进行适量的浇水,保持培养土湿润;

步骤五:维护,定期对树木幼苗进行浇水施肥,每天早上7点、晚上18点进行2次浇水,每周1次施肥,以5%质量分数的磷酸铵溶液为肥料。

实施例2

一种树木幼苗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挖坑,在地面上挖圆柱体培养坑,养坑深度为23cm,直径为10cm;

步骤二:填基,在培养坑底部铺设3cm厚的腐化的草木秸秆,在腐化的草木秸秆上覆盖松软的沙土,总高为10cm;

步骤三:固苗,将树木幼苗的根须以可降解的薄膜盒包裹,置于培养坑中心位置,并以培养土覆盖固定;

步骤四:浇水,对培养坑进行适量的浇水,保持培养土湿润;

步骤五:维护,定期对树木幼苗进行浇水施肥,每天早上7:20、晚上18:30进行2次浇水,每周1次施肥,以7%质量分数的磷酸铵溶液为肥料。

实施例3

一种树木幼苗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挖坑,在地面上挖圆柱体培养坑,养坑深度为25cm,直径为13cm;

步骤二:填基,在培养坑底部铺设4cm厚的腐化的草木秸秆,在腐化的草木秸秆上覆盖松软的沙土,总高为12cm;

步骤三:固苗,将树木幼苗的根须以可降解的薄膜盒包裹,置于培养坑中心位置,并以培养土覆盖固定;

步骤四:浇水,对培养坑进行适量的浇水,保持培养土湿润;

步骤五:维护,定期对树木幼苗进行浇水施肥,每天早上7:40、晚上18:40进行2次浇水,每周1次施肥,以9%质量分数的磷酸铵溶液为肥料。

实施例4

步骤一:挖坑,在地面上挖圆柱体培养坑,养坑深度为30cm,直径为15cm;

步骤二:填基,在培养坑底部铺设5cm厚的腐化的草木秸秆,在腐化的草木秸秆上覆盖松软的沙土,总高为14cm;

步骤三:固苗,将树木幼苗的根须以可降解的薄膜盒包裹,置于培养坑中心位置,并以培养土覆盖固定;

步骤四:浇水,对培养坑进行适量的浇水,保持培养土湿润;

步骤五:维护,定期对树木幼苗进行浇水施肥,每天早上8点、晚上19点进行2次浇水,每周1次施肥,以10%质量分数的磷酸铵溶液为肥料。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木幼苗的培养方法,步骤包括挖坑、填基、固苗、浇水和维护,培养基选用腐化的草木秸秆,培养土选用松软的沙土,树木幼苗的根须以可降解的薄膜盒包裹,每天2次浇水、每周1次施肥进行维护。本发明采用可降解的薄膜盒包裹树木幼苗根系,能够有保护根系,避免收到损伤,同时配合松软沙土,使得树木幼苗能够很好的伸展根须,提高幼苗存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超;潘夫珍;贡明庆;潘叶飞;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鑫源达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27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