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农林园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角梅与长绿叶树的幼苗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三角梅具有很好的观花价值,是园林园艺中常种植的植物品种至之一。三角梅的花期一般是当年的十月份至次年的六月份,花期长。而长绿叶树,如:小叶榕、小叶樟和秋枫树也是比较常见的园林树种,在园艺设计中,将三角梅与长绿叶树配植可改变效果,绿叶中有红花,大大提高观赏效果。目前,在三角梅与长绿叶配植上采取在长绿叶树兜下挖坑种植三角梅的定植方法,此方法还需对长绿叶树进行修枝等多种工序,配植繁琐、工作繁杂。为了避免对长绿叶树进行修枝等繁杂工序,现采用的方法为:将三角梅和长绿叶树的幼苗配植,该方法将两种植株幼苗放到同一个培育袋或培育坑中培育,等其长高后再将三角梅固定在长绿叶树上,但是该方法易出现固定不牢固、移植时植物易分离,移植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可一种三角梅与长绿叶树的幼苗配植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角梅与长绿叶树的幼苗配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单株三角梅幼苗和单株长绿叶树苗种植在同一个盆栽袋中,在温度为20~25℃条件下培育:培育过程中将三角梅枝条均匀缠绕固定在长绿叶树叶上,当植物生长到0.5m时,每星期喷洒10~20mg/l的生长素溶液一次,待植株生长1.2m时,停止使用生长素,每天用紫外线照射5~8小时直至长绿叶树苗长到1.5米时即可将幼苗移植。
其中,所述的盆栽袋中盆栽基质由a基质和b基质组成;从幼苗根部往盆栽袋的培育基质依次为a基质和b基质;
其中,所述的a基质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林下腐叶土20~50份、花生壳1~10份、草木灰5~10份、煤渣10~15份;
其中,所述的b基质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木屑1~10份、牛粪1~5份、沙土20~50份、下水道淤泥1~3份、土壤防板结剂0.1~0.5份。
其中,所述的紫外线为uvc射线。
其中,所述的生长素溶液为赤霉素溶液、胺鲜酯溶液、6-苄基氨基嘌呤溶液、油菜素内酯溶液、三十烷醇溶液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的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20mg/l、胺鲜酯溶液的浓度为10mg/l、6-苄基氨基嘌呤溶液的浓度为15mg/l、油菜素内酯溶液的浓度为18mg/l、三十烷醇溶液的浓度为10mg/l。
其中,所述的a基质与b基质的体积比为1:3。
其中,所述的土壤防板结剂为烷基苯磺酸钠。
本发明在配植的土壤基质上采用体积比为1:3的a基质与b基质,a基质土壤疏松,排水,效果好,草木灰和林下腐叶土等含有微量的氮、磷、钾元素,肥力低,适宜三角梅和长绿叶树的生根,不会出现烧苗现象;当三角梅和长绿叶树的根生长枝b基质时,三角梅和长绿叶树根系发达,耐肥力高,而b基质肥力效果好,为三角梅和长绿叶树提供良好的营养元素,有效的促进三角梅和长绿叶树的生长。
发明中,采用uvc射线对幼苗进行照射,可增强植物体内的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植物体内的吲哚乙酸在吲哚乙酸氧化酶的作用下可被分解为3–甲基氧化吲哚,从而导致幼苗生长缓慢,从而提高幼苗枝茎的韧度。
本发明中,所述的长绿叶树可为小叶榕、小叶樟和秋枫树等等,但不仅限于上述的植物品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配植的土壤基质上采用的土壤基质排水效果好,同时靠近植物根部的培育基质采用林下腐叶土、花生壳、草木灰、煤渣制成的培育基质土质疏松,矿物质丰富,肥力适宜,从根部的a基质在向外延伸的培养基质外部采用由木屑、牛粪、沙土、下水道淤泥、土壤防板结剂制成的培养基质,土壤肥力更好,不易板结,有助于幼苗的生根长枝。
(2)本发明在种植前期,喷洒生长激素,促进三角梅和长绿叶树的生长,枝茎生长快,枝茎长,易于将三角梅和长绿叶树绑定在一起,两种植物固定好,种植后期采用紫外光辐射三角梅和长绿叶树,可抑制三角梅和长绿叶树的生长,使枝茎变老,韧劲高,三角梅与长绿叶树固定牢固,幼苗不易瘫倒,有助于幼苗的移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三角梅与长绿叶树的幼苗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单株三角梅幼苗和单株长绿叶树苗种植在同一个盆栽袋中,在温度为25℃条件下培育:培育过程中将三角梅枝条均匀缠绕固定在长绿叶树叶上,当植物生长到0.5m时,每星期喷洒浓度为10mg/l的三十烷醇溶液一次,待植株生长1.2m时,停止使用三十烷醇,每天用uvc射线照射8小时直至长绿叶树苗长到1.5米时即可将幼苗移植。
其中,盆栽袋中的盆栽基质由体积比为1:3的a基质和b基质组成;从幼苗根部往盆栽袋的培育基质依次为由质量份的林下腐叶土50份、花生壳1份、草木灰10份、煤渣10份制成a基质和由质量份的木屑10份、牛粪1份、沙土50份、下水道淤泥1份、烷基苯磺酸钠0.5份制成的b基质。
实施例2
一种三角梅与长绿叶树的幼苗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单株三角梅幼苗和单株长绿叶树苗种植在同一个盆栽袋中,在温度为20℃条件下培育:培育过程中将三角梅枝条均匀缠绕固定在长绿叶树叶上,当植物生长到0.5m时,每星期喷洒浓度为18mg/l的油菜素内酯溶液一次,待植株生长1.2m时,停止使用油菜素内酯,每天用uvc射线照射8小时直至长绿叶树苗长到1.5米时即可将幼苗移植。
其中,盆栽袋中的盆栽基质由体积比为1:3的a基质和b基质组成;从幼苗根部往盆栽袋的培育基质依次为由质量份的林下腐叶土20份、花生壳10份、草木灰5份、煤渣15份制成a基质和由质量份的木屑1份、牛粪5份、沙土20份、下水道淤泥3份、烷基苯磺酸钠0.1份制成的b基质。
实施例3
一种三角梅与长绿叶树的幼苗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单株三角梅幼苗和单株长绿叶树苗种植在同一个盆栽袋中,在温度为22℃条件下培育:培育过程中将三角梅枝条均匀缠绕固定在长绿叶树叶上,当植物生长到0.5m时,每星期喷洒浓度为10mg/l的胺鲜酯溶液一次,待植株生长1.2m时,停止使用胺鲜酯,每天用uvc射线照射6小时直至长绿叶树苗长到1.5米时即可将幼苗移植。
其中,盆栽袋中的盆栽基质由体积比为1:3的a基质和b基质组成;从幼苗根部往盆栽袋的培育基质依次为由质量份的林下腐叶土40份、花生壳8份、草木灰8份、煤渣12份制成a基质和由质量份的木屑8份、牛粪4份、沙土40份、下水道淤泥2份、烷基苯磺酸钠0.3份制成的b基质。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设置三个对比例,对比例1采用的三角梅与长绿叶树的幼苗配植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比例1采用的培育基质仅由a基质组成;对比例2采用的三角梅与长绿叶树的幼苗配植方法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比例2采用的培育基质仅由b基质组成;对比例3采用的采用的三角梅与长绿叶树的幼苗配植方法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比例3不采用紫外光进行照射三角梅和长绿叶树;
选取300棵三角梅幼苗和300棵长绿叶树幼苗均分成6组,分别依照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提供的三角梅与长绿叶树的幼苗配植方法配植50棵三角梅幼苗和长绿叶树幼苗,其生长状况如下:
实施例1:所有的幼苗长势优良;枝茎韧度高、不易倒瘫、两种幼苗固定牢固。
实施例2:所有的幼苗长势优良,枝茎韧度高、不易倒瘫、两种幼苗固定牢固。
实施例3:所有的幼苗长势优良,枝茎韧度高、不易倒瘫、两种幼苗固定牢固。
对比例1:98%的幼苗长势缓慢,培育周期相比于实施例1长25%,所有的枝茎韧度高,不易倒瘫、两种幼苗固定牢固。
对比例2:所有的幼苗长势差,95%的烧苗有烧苗现象,两种幼苗固定不牢固,易倒瘫。枝茎萎蔫。
对比例3:长势优,所有的幼苗枝茎鲜嫩,三角梅和长绿叶树易分离和倒塌。
以上的三角梅幼苗和长绿叶幼苗配植的生长情况说明,采用紫外线照射幼苗,可抑制三角梅和长绿叶树的生长,提高了枝茎的韧度,使三角梅和长绿叶树结合牢固;本发明的培养基质可促进幼苗的生长,无烧苗现象的出现、培育效果好。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