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地蔬菜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17701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该发明属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露地蔬菜栽培方法,该方法还可应用于西葫芦、南瓜、番茄、辣椒等露地蔬菜的栽培,是一种可以广泛借鉴使用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菜豆是我国重要的露地蔬菜种植种类之一。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先施基肥后整地、浇水、然后播种、覆盖地膜,待出苗后及时放苗,锄草、搭架等常规田间管理。存在以下问题:早春地温低、吸水慢、易烂种,常造成严重缺苗;播种出苗后因覆盖地膜,要及时放苗,一旦放苗迟缓,一中午的时间幼苗就能被地膜烧死;苗期,在植株生长的同时,杂草疯长常常顶破地膜,必需人工锄草;使用架杆2米以上,长势旺盛,结荚集中在植株中上部,尤其是在1.7米以上的豆荚,对多数农民来讲采收位置太高难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生产现状,本发明提出一种露地菜豆栽培方法,本发明通过播种前先覆膜后浇水,然后播种,达到保墒、节水、提高地温,促进种子发芽的效果,出苗后在膜上覆盖一薄层土,起抑制杂草生长,减去人工锄草的作用;合理稀植,布置科学的株行距,选用高度较低架杆,达到适时放蔓,抑制营养生长,促进中下部分枝并开花结荚效果,进而降低采收难度,增加产量,实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露地蔬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做畦、铺膜、浇水。施入底肥进行翻地。东西向起垄做畦,每畦东西向长度为7米,南北向宽度为2.4米,垄背宽20厘米,垄高15厘米,畦内并排铺设两条1.2米宽,0.05厘米厚地膜。每畦设置4行种植穴,行距为60厘米,畦垄旁种植穴位于离畦垄20厘米处,株距50-60厘米,种植穴每相邻两行相互错位,用平头铲子在地膜上种植穴位处划开线形10-15厘米的口。于晴天上午进行漫灌浇水,水分通过种植穴及四周畦垄边缘下渗。

(2)播种及出苗后管理。选用蔓生型菜豆品种。根据天气状况3-5个晴天后,地面表土2-3厘米处为干燥土壤,进行穴播,挖穴深度4-5厘米,每穴点播干种子2-3粒,覆盖畦垄内部潮土,用铲子轻轻拍打,稍加镇压,地膜口用土封严。7天左右出齐苗,出齐苗5天后地膜上撒土使其覆盖一薄层0.5厘米厚干土壤。出齐苗7-15天后定苗,每穴留2株壮苗。

(3)田间管理:插架、引蔓,播种后25天,植株3-4片叶开始甩蔓时搭架,选用高度在1.7-1.8米的架杆,每畦内相邻两行的每4株搭人字形架,每4株1捆,架竿入土深15厘米。其余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均为常规管理。

(4)采收:菜豆7-10月份陆续采收,结荚前期和后期一般每隔2-3天采收,盛荚期1-2天采收1次。10月上旬拉秧。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先铺膜,在膜上定植穴位置处划开线形口,然后漫灌浇水,水分通过种植穴口下渗,浇水均匀,在随后播种之前的3-5天,定植穴及其附近表面土壤水分蒸发,其余部位受地膜覆盖防止了水分蒸发,提高了地温,对于春天干旱、风大、地温低的条件下播种,能提高种子出苗率,抗旱、节水、省工等。

(2)出苗后,在地膜上覆盖一薄层土壤,防止了杂草顶破地膜同时起到遮光的作用,抑制了杂草生长,减去了人工锄草的工作。

(3)合理稀植,设置每两行相互错开并且较常规种植较宽的株距、行距,同时降低架杆高度,较常规方法提前落蔓,不影响下部枝条叶片通风透光,有效抑制顶端优势,促进生殖生长,促进侧枝再生和开花结荚,提高了开花结荚率,同时高效降低了采收的难度,增加了产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起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

(4)该方法具有可实施性,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核心内容。

实施例1

(1)整地、做畦、铺膜、浇水。2015年4月11日施入底肥进行翻地,亩施底肥:充分腐熟有机肥4000千克+硫酸钾20千克,撒施后深翻30厘米,耙细耙平。东西向起垄做畦,每畦东西向长度为7米,南北向宽度为2.4米,垄背宽20厘米,垄高15厘米,畦内并排铺设两条1.2米宽,0.05厘米厚地膜。每畦设置4行种植穴,行距为60厘米,畦垄旁种植穴为离畦垄20厘米处,株距50厘米,种植穴每相邻两行相互错位,用平头铲子在地膜上种植穴位处划开线形15厘米的口。4月16日上午进行漫灌浇水,水分通过种植穴及四周畦垄边缘下渗。

(2)播种及出苗后管理。选用蔓生型菜豆品种“晋菜豆3号”,4月20日进行大田干种穴播,挖穴深度5厘米左右,每穴点播干种子3粒,覆盖畦垄内部潮土,用铲子轻轻拍打,稍加镇压,地膜口用土封严。4月27日出齐苗,5月2日地膜上覆盖一薄层约0.5厘米厚干土壤。5月8日定苗,每穴留2株壮苗。

(3)田间管理:5月15日搭架,选用高度在1.7米左右的架杆,架杆入土20厘米左右,每畦内相邻两行的每4株搭人字形架,每4株1捆。其余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均为常规管理。

(4)采收:菜豆6月28日-9月20日初陆续采收,9月20日拉秧。

本实施例设置有常规露地菜豆栽培方法的对比例。结果表明,本发明相与常规方法比较:先覆膜后浇水防止了水分大量蒸发,提高了地温,播种后出苗率明显提高;出苗后膜上覆土防止了田间杂草顶破地膜并起到遮光作用,抑制了杂草生长,减去了人工锄草的工作;合理稀植,设置每两行相互错开并且较常规种植较宽的株距、行距,同时降低架杆高度,有效抑制顶端优势,促进生殖生长,促进侧枝再生和开花结荚,提高了开花结荚率,同时高效降低了采收的难度,增加了产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起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经详细计算试验结果如下:本发明栽培方法,出苗率提高了5%,减少耗水量18%,节约用工25%,产量增加15%。

实施例2

(1)整地、做畦、铺膜、浇水。2015年4月19日施入底肥进行翻地,亩施底肥:4方鸡粪+50千克复合肥+15千克硫酸钾,撒施后深翻30厘米,耙细耙平。东西向起垄做畦,每畦东西向长度为5米,南北向宽度为2.4米,垄背宽20厘米,垄高15厘米,畦内并排铺设两条1.2米宽,0.05厘米厚地膜。每畦设置4行种植穴,行距为60厘米,畦垄旁种植穴为离畦垄20厘米处,株距50厘米,种植穴每相邻两行相互错位,用平头铲子在地膜上种植穴位处划开线形12-15厘米的口。4月20日上午进行漫灌浇水,水分通过种植穴及四周畦垄边缘下渗。

(2)播种及出苗后管理。选用蔓生型菜豆品种“泰国架豆王”,4月25日进行大田干种穴播,挖穴深度5厘米左右,每穴点播干种子3粒,覆盖畦垄内部潮土,用铲子轻轻拍打,稍加镇压,地膜口用土封严。5月1日出齐苗,5月5日地膜上覆盖一薄层约0.5厘米厚干土壤。5月9日定苗,每穴留2株壮苗。

(3)田间管理:5月15日搭架,选用高度在1.7-1.8米左右的架杆,架杆入土15厘米左右,每畦内相邻两行的每4株搭人字形架,每4个1捆。其余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均为常规管理。

(4)采收:菜豆7月1日-9月22日初陆续采收,9月23日拉秧。

本实施例设置有常规露地菜豆栽培方法的对比例。结果表明,本发明相与常规方法比较:先覆膜后浇水防止了水分大量蒸发,提高了地温,播种后出苗率明显提高;出苗后膜上覆土防止了田间杂草顶破地膜并起到遮光作用,抑制了杂草生长,减去了人工锄草的工作;合理稀植,设置每两行相互错开并且较常规种植较宽的株距、行距,同时降低架杆高度,有效抑制顶端优势,促进生殖生长,促进侧枝再生和开花结荚,提高了开花结荚率,同时高效降低了采收的难度,增加了产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起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经详细计算试验结果如下:本发明栽培方法,出苗率提高了6%,减少耗水量15%,节约用工22%,产量增加13%。

实施例3

(1)整地、做畦、铺膜、浇水。2016年4月21日施入底肥进行翻地,亩施底肥:2方鸡粪+2000千克充分腐熟有机肥+15千克硫酸钾,撒施后深翻30厘米,耙细耙平。东西向起垄做畦,每畦东西向长度为6.5米,南北向宽度为2.4米,垄背宽20厘米,垄高15厘米,畦内并排铺设两条1.2米宽,0.05厘米厚地膜。每畦设置4行种植穴,行距为60厘米,畦垄旁种植穴为离畦垄20厘米处,株距50厘米,种植穴每相邻两行相互错位,用平头铲子在地膜上种植穴位处划开线形15厘米的口。4月22日上午进行漫灌浇水,水分通过种植穴及四周畦垄边缘下渗。

(2)播种及出苗后管理。选用蔓生型菜豆品种“神牛1号”,4月25日进行大田干种穴播,挖穴深度5厘米左右,每穴点播干种子3粒,覆盖畦垄内部潮土,用铲子轻轻拍打,稍加镇压,地膜口用土封严。5月1日天出齐苗,5月4日地膜上覆盖一薄层约0.5厘米厚干土壤。5月8日定苗,每穴留2株壮苗。

(3)田间管理:5月15日搭架,选用高度在1.7-1.8米左右的架杆,架杆入土15厘米左右,每畦内相邻两行的每4株搭人字形架,每4个1捆。其余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均为常规管理。

(4)采收:菜豆6月30日-9月15日初陆续采收,9月18日拉秧。

本实施例设置有常规露地菜豆栽培方法的对比例。结果表明,本发明相与常规方法比较:先覆膜后浇水防止了水分大量蒸发,提高了地温,播种后出苗率明显提高;出苗后膜上覆土防止了田间杂草顶破地膜并起到遮光作用,抑制了杂草生长,减去了人工锄草的工作;合理稀植,设置每两行相互错开并且较常规种植较宽的株距、行距,同时降低架杆高度,有效抑制顶端优势,促进生殖生长,促进侧枝再生和开花结荚,提高了开花结荚率,同时高效降低了采收的难度,增加了产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起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经详细计算试验结果如下:本发明栽培方法,出苗率提高了3%,减少耗水量16%,节约用工19%,产量增加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