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控金环胡蜂危害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5298阅读:12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控金环胡蜂危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环胡蜂,又名中华大虎头蜂、桃胡蜂、人头蜂、葫芦蜂、马蜂,学名:vespamandariniamandariniasmith,体长竟达40毫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为膜翅目,胡蜂科。分布于云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四川、广西、江西、福建、贵州、广东及北方等地。

金环胡蜂是毒性最大、最凶猛的一种胡蜂,其窝建于自建的土洞中,随着其蜂窝的增大,其自我认定的势力范围也从几十米扩展为几百米。金环胡蜂的最喜欢单独在树林中寻觅小马蜂窝、胡蜂窝、毛毛虫等各种有害昆虫和飞蛾,但它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昆虫,也喜欢在蜜蜂巢洞口猎食进出的蜜蜂,一旦发现蜂类的巢穴,即成群结队地进行驱逐、捕杀并将其蜂蛹全部咬住拖回巢喂养自家的蜂蛹。因而对蜜蜂的养殖和生存繁衍造成极大危害,每年秋季都会有成千上万家蜂场包括自然界生存在野外的中蜂都会遭到它毁灭性的攻击破坏,同时也给蜂农造成了损失。因此每年秋季金环胡蜂到了最旺盛的季节也是对蜂群损害最重的季节。这时每家蜂场内都需要派人专业捕杀,人力成本极大。目前采用的都是毁灭性的方法,如用火烧、堵死在洞里,用毁巢灵及各种剧毒农药消灭金环胡蜂,给生态平衡造成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防控金环胡蜂危害的方法,能使金环胡蜂不敢接近蜂箱危害蜜蜂,又能不过多杀害金环胡蜂,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蜜蜂的损失增加蜂量,减少防治成本。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控金环胡蜂危害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把开始来进攻蜜蜂的金环胡蜂打死后,将金环胡蜂死尸放在太阳下晒1-2天;

2)把上述金环胡蜂死尸放入清水中浸泡,并在太阳下晒2-3天,500毫升清水水中放5-10只金环胡蜂的死尸;

3)把浸泡金环胡蜂死尸清水喷洒在蜂箱巢门的周围,每隔7-10天喷一次。

本方法为发明人多年来养蜂的探索成果,浸泡金环胡蜂死尸清水发出腐臭味,使金环胡蜂只在蜂箱上5-10米的空中转飞,而不最接近蜂箱;经过多年实践,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防控金环胡蜂危害蜜蜂,同时又不需大量捕杀金环胡蜂,对生态平衡不会造成影响;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控金环胡蜂危害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把开始来进攻蜜蜂的金环胡蜂打死后,将金环胡蜂死尸放在晒一天,金环胡蜂死尸晒一天后会产生一种腥味的恶臭;

2)把上述金环胡蜂死尸放入清水中浸泡,并在太阳下晒2天,500毫升清水水中放6只金环胡蜂的死尸;

3)把浸泡金环胡蜂死尸清水喷洒在蜂箱巢门的周围,浸泡金环胡蜂死尸清水发出腐臭味,使金环胡蜂只在蜂箱上5-10米的空中转飞而不最接近蜂箱,每隔8天喷一次,防治效果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控金环胡蜂危害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把开始来进攻蜜蜂的金环胡蜂打死后,将金环胡蜂死尸放在太阳下晒1‑2天;把上述金环胡蜂死尸放入清水中浸泡,并在太阳下晒2-3天,500毫升清水水中放5‑10只金环胡蜂的死尸;把浸泡金环胡蜂死尸清水喷洒在蜂箱巢门的周围,每隔7‑10天喷一次。浸泡金环胡蜂死尸清水发出腐臭味,使金环胡蜂只在蜂箱上5-10米的空中转飞,而不最接近蜂箱;经过多年实践,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防控金环胡蜂危害蜜蜂,同时又不需大量捕杀金环胡蜂,对生态平衡不会造成影响;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范文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麻江县穗蓝蜂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3
技术公布日:2017.09.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