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55985阅读:2232来源:国知局
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花鳗鲡,属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俗名鲈鳗、花鳗、雪鳗。它分布范围广泛,在中国长江下游及以南的钱塘江、灵江、瓯江、闽江、九龙江,以及广东省和海南省各江河水系中均有分布,国外北达朝鲜南及日本,西达东非,东达南太平洋的马贵斯群岛,南到澳大利亚南部均有分布。花鳗鲡体型较大,身体粗壮而有力,性情凶猛,以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甲壳类等为食物。

目前的花鳗鲡养殖主要是池塘粗放式养殖方式,产量低、耗水量大、养殖密度不均匀、产品捕捞困难,饲料浪费严重;最近几年来,花鳗鲡的工厂化养殖开始兴起,其中有通过设置人工巢穴提高养殖密度的方法,也有通过在养殖水体中培植水生植物来净化水质达到节约用水的方法。但现有的方法在提高花鳗的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方面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花鳗的成活率和缩短花鳗的养殖周期的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饲养池中构建一个养殖架,所述养殖架包括多个倾斜设置的管道,多个管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形成所述养殖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管道的两端是贯通的,每个管道内伸入至一个细管,所述细管的直径为所述管道的二十分之一,且所述细管的管壁上形成有多个水孔,相邻两个水孔之间的间隔为10-20cm,且水孔的孔径为0.5-1cm,多个水孔相对于所述细管的轴线呈螺旋状分布,所述细管从所述管道的上端伸入,再从所述管道的下端伸出,且每个细管的上端连通至一供水管,所述供水管连接至一水泵,所述水泵连接至一抽水管,所述抽水管延伸至所述饲养池内,位于所述养殖架外;所述细管的下端连接至一加气管,所述加气管连接至一气泵;

步骤二、将花鳗放养于饲养池中,每天中的7点至19点之间关闭水泵,从而使所述细管射出水流,每天中的0点至7点,19点至24点开启水泵,并且在所述水泵开启的情况下,所述气泵不开启,每天18点开启所述气泵,持续时间为30min。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中,所述细管贴靠在所述管道的内壁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中,相邻两个水孔之间的间隔为10cm,且水孔的孔径为0.5cm。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中,所述管道的内径为20-80cm。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中,所述管道的内径为75cm。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中,所述养殖架包括横向设置的网状架体,所述网状架体均匀布置有多个第一网孔,每个管道固定在一个第一网孔内,每个第一网孔周围均匀布置有若干第二网孔,从而在每个第一网孔周围形成一个网状平台,在所述网状平台上种植水草。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中,相邻两个第一网孔之间的间隔为10-15cm。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中,相邻两个第一网孔之间的间隔为10cm。

本发明所述的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设计了养殖架,该养殖架包括多个倾斜设置的管道,并在该管道内伸入细管,细管上形成有水孔,花鳗栖息在管道内,降低了彼此攻击的可能性,在夜间时段,花鳗相对活跃,开启水泵,使细管射出水流,以增强管道内的水流动性,白天时段,花鳗活跃度下降,则关闭水泵,降低管道内水流动性。本发明可以提高花鳗的成活率,缩短其养殖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饲养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细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和图2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饲养池中构建一个养殖架,所述养殖架包括多个倾斜设置的管道8,多个管道8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形成所述养殖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管道的两端是贯通的,每个管道内伸入至一个细管4,所述细管4的直径为所述管道的二十分之一,且所述细管4的管壁上形成有多个水孔9,相邻两个水孔之间的间隔为10-20cm,且水孔的孔径为0.5-1cm,多个水孔相对于所述细管的轴线呈螺旋状分布,所述细管从所述管道的上端伸入,再从所述管道的下端伸出,且每个细管的上端连通至一供水管3,所述供水管3连接至一水泵2,所述水泵连接至一抽水管1,所述抽水管1延伸至所述饲养池内,位于所述养殖架外;所述细管的下端连接至一加气管,所述加气管连接至一气泵10;

步骤二、将花鳗放养于饲养池中,每天中的7点至19点之间关闭水泵,从而使所述细管射出水流,每天中的0点至7点,19点至24点开启水泵,并且在所述水泵开启的情况下,所述气泵不开启,每天18点开启所述气泵,持续时间为30min。

花鳗投放至饲养池内后,会分别栖息在养殖架的各管道内。该设计减少了花鳗之间攻击的可能性,可以进一步提高花鳗的成活率。

花鳗在夜间活动,其在夜间的活跃度较高,因此,夜间时开启水泵,细管射出水流,以增强管道内的水流动性;而在白天,花鳗的活跃度下降,此时可关闭水泵。这符合花鳗的活动规律,可以促进花鳗的生长。具体地,本发明精确设计了细管,相邻两个水孔的间隔为10-20cm,水孔的孔径为0.5-1cm,水孔的孔径过大或者相邻两个水孔之间的间隔过小,都会导致细管射出的水流过大,反之,则会导致射出的水流过小,这都不利于改善花鳗的生长环境。多个水孔相对于细管的轴线呈螺旋状分布,细管射出的水流也呈螺旋形,这有助于增强管道内的水流动性。

同时,细管射出水流,还可以清除管道内壁的垃圾,避免管道内的水质变差,进而影响花鳗的生长。

而且,水泵连接的抽水管,抽水管直接延伸至饲养池内,即本发明实现了花鳗饲养系统的自循环,节省资源。

细管的下端连接至加气管,加气管再连接至气泵,当开启气泵,氧气会通过水孔溢出,从而增加管道内的含氧量。并且,每次加气是在水泵开启之前,即也是在花鳗进入活跃时间之前,这可以满足花鳗活动的需要。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中,所述细管贴靠在所述管道的内壁上,可以尽量减小对管道内空间的占用,不影响花鳗的活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中,相邻两个水孔之间的间隔为10cm,且水孔的孔径为0.5cm。

水孔的孔径过大或者相邻两个水孔之间的间隔过小,都会导致细管射出的水流过大,反之,则会导致射出的水流过小,这都不利于改善花鳗的生长环境。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中,所述管道的内径为20-80cm。

管道内径可以根据最终花鳗的体型进行选择。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中,所述管道的内径为75cm。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中,所述养殖架包括横向设置的网状架体5,所述网状架体5均匀布置有多个第一网孔,每个管道固定在一个第一网孔内,每个第一网孔周围均匀布置有若干第二网孔,从而在每个第一网孔周围形成一个网状平台6,在所述网状平台上种植水草7。

为了进一步减少花鳗彼此攻击的可能性,在网状架体上设置了第一网孔,第一网孔周围形成一网状平台,管道固定在第一网孔内,而且在网状平台上种植水草,即相当于每条花鳗均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生长环境,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花鳗彼此攻击的可能性,而且也更有利于花鳗生长。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中,相邻两个第一网孔之间的间隔为10-15cm。

优选的是,所述的花鳗的人工养殖方法中,相邻两个第一网孔之间的间隔为10cm。

实施例一

步骤一、在饲养池中构建一个养殖架,所述养殖架包括多个倾斜设置的管道,多个管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形成所述养殖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管道的两端是贯通的,所述管道的内径为20cm,每个管道内伸入至一个细管,所述细管贴靠在所述管道的内壁上,所述细管的直径为所述管道的二十分之一,且所述细管的管壁上形成有多个水孔,相邻两个水孔之间的间隔为10cm,且水孔的孔径为0.5cm,多个水孔相对于所述细管的轴线呈螺旋状分布,所述细管从所述管道的上端伸入,再从所述管道的下端伸出,且每个细管的上端连通至一供水管,所述供水管连接至一水泵,所述水泵连接至一抽水管,所述抽水管延伸至所述饲养池内,位于所述养殖架外;所述养殖架包括横向设置的网状架体,所述网状架体均匀布置有多个第一网孔,每个管道固定在一个第一网孔内,每个第一网孔周围均匀布置有若干第二网孔,从而在每个第一网孔周围形成一个网状平台,在所述网状平台上种植水草,相邻两个第一网孔之间的间隔为10cm。所述细管的下端连接至一加气管,所述加气管连接至一气泵。

步骤二、将花鳗放养于饲养池中,每天中的7点至19点之间关闭水泵,从而使所述细管射出水流,每天中的0点至7点,19点至24点开启水泵,并且在所述水泵开启的情况下,所述气泵不开启,每天18点开启所述气泵,持续时间为30min。

在该养殖池内放养花鳗20000尾10g左右的花鳗鲡幼苗,喂食量为所养殖花鳗体重的2-6%,喂养3个月后,捕捞,得花鳗19983尾,大小约100g。成活率达到99.9%。养殖密度每平方米为1600尾。

实施例二

步骤一、在饲养池中构建一个养殖架,所述养殖架包括多个倾斜设置的管道,多个管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形成所述养殖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管道的两端是贯通的,所述管道的内径为80cm,每个管道内伸入至一个细管,所述细管贴靠在所述管道的内壁上,所述细管的直径为所述管道的二十分之一,且所述细管的管壁上形成有多个水孔,相邻两个水孔之间的间隔为20cm,且水孔的孔径为1cm,多个水孔相对于所述细管的轴线呈螺旋状分布,所述细管从所述管道的上端伸入,再从所述管道的下端伸出,且每个细管的上端连通至一供水管,所述供水管连接至一水泵,所述水泵连接至一抽水管,所述抽水管延伸至所述饲养池内,位于所述养殖架外;所述养殖架包括横向设置的网状架体,所述网状架体均匀布置有多个第一网孔,每个管道固定在一个第一网孔内,每个第一网孔周围均匀布置有若干第二网孔,从而在每个第一网孔周围形成一个网状平台,在所述网状平台上种植水草,相邻两个第一网孔之间的间隔为15cm。所述细管的下端连接至一加气管,所述加气管连接至一气泵。

步骤二、将花鳗放养于饲养池中,每天中的7点至19点之间关闭水泵,从而使所述细管射出水流,每天中的0点至7点,19点至24点开启水泵。并且在所述水泵开启的情况下,所述气泵不开启,每天18点开启所述气泵,持续时间为30min。

在该养殖池内放养花鳗20000尾10g左右的花鳗鲡幼苗,喂食量为所养殖花鳗体重的2-6%,喂养3个月后,捕捞,得花鳗19989尾,大小约110g。成活率达到99.9%。养殖密度每平方米为1600尾。

实施例三

步骤一、在饲养池中构建一个养殖架,所述养殖架包括多个倾斜设置的管道,多个管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形成所述养殖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管道的两端是贯通的,所述管道的内径为75cm,每个管道内伸入至一个细管,所述细管贴靠在所述管道的内壁上,所述细管的直径为所述管道的二十分之一,且所述细管的管壁上形成有多个水孔,相邻两个水孔之间的间隔为10cm,且水孔的孔径为0.5cm,多个水孔相对于所述细管的轴线呈螺旋状分布,所述细管从所述管道的上端伸入,再从所述管道的下端伸出,且每个细管的上端连通至一供水管,所述供水管连接至一水泵,所述水泵连接至一抽水管,所述抽水管延伸至所述饲养池内,位于所述养殖架外;所述养殖架包括横向设置的网状架体,所述网状架体均匀布置有多个第一网孔,每个管道固定在一个第一网孔内,每个第一网孔周围均匀布置有若干第二网孔,从而在每个第一网孔周围形成一个网状平台,在所述网状平台上种植水草,相邻两个第一网孔之间的间隔为15cm。所述细管的下端连接至一加气管,所述加气管连接至一气泵。

步骤二、将花鳗放养于饲养池中,每天中的7点至19点之间关闭水泵,从而使所述细管射出水流,每天中的0点至7点,19点至24点开启水泵。并且在所述水泵开启的情况下,所述气泵不开启,每天18点开启所述气泵,持续时间为30min。

在该养殖池内放养花鳗20000尾10g左右的花鳗鲡幼苗,喂食量为所养殖花鳗体重的2-6%,喂养3个月后,捕捞,得花鳗19986尾,大小约112g。成活率达到99.9%。养殖密度每平方米为1600尾。

实施例四

步骤一、在饲养池中构建一个养殖架,所述养殖架包括多个倾斜设置的管道,多个管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形成所述养殖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管道的两端是贯通的,所述管道的内径为80cm,每个管道内伸入至一个细管,所述细管贴靠在所述管道的内壁上,所述细管的直径为所述管道的二十分之一,且所述细管的管壁上形成有多个水孔,相邻两个水孔之间的间隔为15cm,且水孔的孔径为0.5cm,多个水孔相对于所述细管的轴线呈螺旋状分布,所述细管从所述管道的上端伸入,再从所述管道的下端伸出,且每个细管的上端连通至一供水管,所述供水管连接至一水泵,所述水泵连接至一抽水管,所述抽水管延伸至所述饲养池内,位于所述养殖架外;所述养殖架包括横向设置的网状架体,所述网状架体均匀布置有多个第一网孔,每个管道固定在一个第一网孔内,每个第一网孔周围均匀布置有若干第二网孔,从而在每个第一网孔周围形成一个网状平台,在所述网状平台上种植水草,相邻两个第一网孔之间的间隔为12cm。所述细管的下端连接至一加气管,所述加气管连接至一气泵。

步骤二、将花鳗放养于饲养池中,每天中的7点至19点之间关闭水泵,从而使所述细管射出水流,每天中的0点至7点,19点至24点开启水泵。并且在所述水泵开启的情况下,所述气泵不开启,每天18点开启所述气泵,持续时间为30min。

在该养殖池内放养花鳗20000尾10g左右的花鳗鲡幼苗,喂食量为所养殖花鳗体重的2-6%,喂养3个月后,捕捞,得花鳗19984尾,大小约120g。成活率达到99.9%。养殖密度每平方米为1600尾。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