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噁二唑类化合物的真菌防治组合物、用该化合物防治真菌的方法和其用于防治真菌的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17187发布日期:2018-12-19 05:3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含有噁二唑类化合物的真菌防治组合物、使用该化合物防治真菌的方法和该化合物用于防治真菌的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蔬菜生产茬数增加,特别是大棚设施一年栽培7~8茬,连作现象严重,致使真菌引起的病害日益严重。这类病害通过灌溉水、雨水、工具和肥料等广泛传播,危害大,防治难,造成重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对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有效的药物。

本申请发明人进行研究后发现,下式(i)的化合物对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的防治特别有效。

(i)

其中,r1-r8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卤原子取代的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卤原子,优选r1-r8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c6烷基。

pct申请wo2009/023721中公开了上述式(i)的化合物,并记载了该化合物用于控制线虫的用途。而本申请发明人意外地发现上述化合物对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从而获得了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

(1)下式(i)的化合物用于防治真菌引起的病害的用途,

(i)

其中,r1-r8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卤原子取代的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卤原子,优选r1-r8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c6烷基。

(2)上述(1)所述的用途,其中,上述式(i)的化合物为下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

(式ii)。

(3)上述(1)或(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真菌为担子菌亚门真菌、半知菌亚门真菌或子囊菌亚门真菌,优选为担子菌亚门真菌或半知菌亚门真菌,更优选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或菊科白粉菌(erysiphecichoracearum);所述病害优选为水稻纹枯病、黄瓜灰霉病或黄瓜白粉病。

(4)用于防治真菌引起的病害的农药组合物,其含有上述式(i)的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并含有一种或多种农药上通常使用的载体和/或助剂,

(i)

其中,r1-r8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卤原子取代的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卤原子,优选r1-r8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c6烷基。

(5)上述(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上述式(i)的化合物为下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

(式ii)。

(6)上述(4)或(5)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真菌为担子菌亚门真菌、半知菌亚门真菌或子囊菌亚门真菌,优选为担子菌亚门真菌或半知菌亚门真菌,更优选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或菊科白粉菌(erysiphecichoracearum);所述病害优选为水稻纹枯病、黄瓜灰霉病或黄瓜白粉病。

(7)上述(4)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该组合物还含有一种或多种其它的抗菌剂作为活性成分。

(8)使用下式(i)的化合物防治真菌引起的病害的方法,

(i)

其中,r1-r8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被卤原子取代的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卤原子,优选r1-r8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c6烷基。

(9)上述(8)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式(i)的化合物为下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

(式ii)。

(10)上述(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真菌为担子菌亚门真菌、半知菌亚门真菌或子囊菌亚门真菌,优选为担子菌亚门真菌或半知菌亚门真菌,更优选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或菊科白粉菌(erysiphecichoracearum);所述病害优选为水稻纹枯病、黄瓜灰霉病或黄瓜白粉病。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用的上述式(i)和式(ii)的化合物可以通过pct申请wo2009/023721中记载的方法来制备,其多晶形式均包括在本发明范围之内。

本发明中的术语“真菌”包括但不限于担子菌亚门真菌、半知菌亚门真菌或子囊菌亚门真菌等,优选为担子菌亚门真菌或半知菌亚门真菌,特别优选为半知菌亚门真菌。作为真菌的具体例子,可以优选列举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或菊科白粉菌(erysiphecichoracearum)等。

本发明中的术语“真菌引起的病害”包括但不限于水稻纹枯病、黄瓜灰霉病或黄瓜白粉病等,特别优选黄瓜灰霉病。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以50~7500g/hm、优选450~2500g/hm的量施用上述化合物。

在本发明其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以0.1~50g/100kg种子、优选0.5~5g/100kg种子的量施用上述化合物。

本发明中,上述化合物可以根据需要与一种或多种农业中允许使用的载体和/或助剂,例如稳定剂、粘合剂、乳化剂、消泡剂、粘度调节剂等,通过公知的方法制成各种农药制剂,包括但不限于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微胶囊剂、水剂等。农药制剂中,通常含有上述化合物0.1-95重量%,优选为5-80重量%。

本发明上述化合物或者农药制剂的施用频率根据真菌引起的病害的发病程度而定,可以施用一次,也可以施用多次。

优选以液体制剂形式浸种、灌根或喷洒茎叶,一般在施用时稀释200~4000倍使用。这些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视情况合理确定。

本发明上述化合物可以与其它农药一起联合施用,所述农药包括杀菌剂、杀虫剂等。术语“联合施用”包括分开交替施用或者一起混配制成混剂。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范围内的任何变更均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内。

按照pct申请wo2009/023721中记载的方法制备前述式(ii)化合物。

按照下述方法测定式(ii)化合物对真菌的活性。

1、试验靶标

水稻纹枯病菌、黄瓜灰霉病菌、黄瓜霜霉病菌、黄瓜白粉病菌,以上均来自浙江省化工研究院。

2、试剂

将(ii)化合物用dmf溶解成1%ec备用。

对照试剂:啶酰菌胺

3、试验方法

参照创制农药生物活性评价sop(杀菌剂卷)评价(ii)化合物和对照试剂对上述4个试验靶标的杀菌活性。

4、结果

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ii)化合物和对照试剂对4个靶标的测定结果

由上述表中结果可知,式(ii)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黄瓜灰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对于黄瓜灰霉病,其防效甚至优于啶酰菌胺。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有效防治真菌引起的病害的组合物和方法,从而可以大幅减少真菌病害导致的损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