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种子育苗基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5153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尤其涉及油茶种子育苗基质。



背景技术: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其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油茶又是国内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重要经济林资源之一,由油茶果榨取的食用茶油又称“东方橄榄油”,是优质保健食用油以及高级天然化妆品用原材料,深受人们的喜爱。

传统的油茶育苗采用种子育苗,但由于方法和育苗土壤的问题,导致其育苗成功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茶种子育苗基质,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油茶种子育苗基质,该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碳化木料粉末40~60份、碳化油茶壳粉末10~15份、黄心土10~15份、黑泥土30~50份、苔藓30~35份、骨粉5~10份。

进一步的,该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碳化木料粉末50份、碳化油茶壳粉末12份、黄心土13份、黑泥土40份、苔藓32份、骨粉8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碳化木料的制作方法为:将木料置于密闭炉中加热到350℃~450℃,并保持1~2h,后自然冷却,取出并打磨成粉末。

进一步的,所述的碳化油茶壳的制作方法为:将油茶置于密闭炉中加热到450~550℃,并保持1~2h,后自然冷却,取出并打磨成粉末。

进一步的,所述的黄心土制作方法为:去除地表土30cm,取其黄心土,打碎细筛,粒径≦1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基质对油茶进行种子育苗的成功率高,通过试验表面,育苗的成功率达到90%以上。适用于油茶种子育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茶种子育苗基质,该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碳化木料粉末40kg、碳化油茶壳粉末10kg、黄心土10kg、黑泥土30kg、苔藓30kg、骨粉5kg。

所述碳化木料的制作方法为:将木料置于密闭炉中加热到350℃,并保持2h,后自然冷却,取出并打磨成粉末;碳化油茶壳的制作方法为:将油茶置于密闭炉中加热到450℃,并保持2h,后自然冷却,取出并打磨成粉末;黄心土制作方法为:去除地表土30cm,取其黄心土,打碎细筛,粒径≦10c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茶种子育苗基质,该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碳化木料粉60kg、碳化油茶壳粉末15kg、黄心土15kg、黑泥土50kg、苔藓35kg、骨粉10kg。

所述碳化木料的制作方法为:将木料置于密闭炉中加热到450℃,并保持1h,后自然冷却,取出并打磨成粉末;碳化油茶壳的制作方法为:将油茶置于密闭炉中加热到550℃,并保持1h,后自然冷却,取出并打磨成粉末;黄心土制作方法为:去除地表土30cm,取其黄心土,打碎细筛,粒径≦10c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茶种子育苗基质,该基质包括以下原料:碳化木料粉末50kg、碳化油茶壳粉末12kg、黄心土13kg、黑泥土40kg、苔藓32kg、骨粉8kg。

上述中,碳化木料的制作方法为:将木料置于密闭炉中加热到400℃,并保持1.5h,后自然冷却,取出并打磨成粉末;碳化油茶壳的制作方法为:将油茶置于密闭炉中加热到500℃,并保持1.5h,后自然冷却,取出并打磨成粉末;黄心土制作方法为:去除地表土30cm,取其黄心土,打碎细筛,粒径≦10cm。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茶种子育苗基质,该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碳化木料粉末40‑60份、碳化油茶壳粉末10‑15份、黄心土10‑15份、黑泥土30‑50份、苔藓30~35份、骨粉5~10份。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基质对油茶进行种子育苗的成功率高,通过试验表面,育苗的成功率达到90%以上。适用于油茶种子育苗。

技术研发人员:刘四黑;刘珣;杨明;杨春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玉屏侗族自治县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技术研发日:2017.06.27
技术公布日:2017.08.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