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大棚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户外非温室大棚培育嫁接树形玫瑰、月季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人认为要想快速繁育良种新品改良换代提高产量和效益等可通过苗木嫁接来实现,苗木嫁接不会遗传变异他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通常玫瑰月季为丛生小灌木自然生长缓慢没有主干,若用当地的野生红皮蔷薇做砧木通过嫁接后培育成树状(玫瑰)月季,会是花大色艳,指环叶茂花期长久。
传统的嫁接方法是:在温室大棚里嫁接,通常在12月份左右开始在温室嫁接,砧木和接蕙二者在愈合的同时还要在棚里越冬,之所以要在大棚里培育因为月季的枝条时半木质化枝条,海绵半空心状枝条剪开后,若不作保湿处理,枝条的水分很很容易蒸发流失致使枝条萎缩,因此大棚能起保湿的作用还能保温,但是由于标准棚成本很高(汉阴君科玫瑰园)一个棚的成本达一万多块,使嫁接工作成本增加,且建设大棚需要周期工程,建造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户外非温室大棚培育嫁接树形玫瑰、月季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温室大棚里嫁接由于标准棚成本很高(汉阴君科玫瑰园)一个棚的成本达一万多块,使嫁接工作成本增加,且建设大棚需要周期工程,建造过程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户外非温室大棚培育嫁接树形玫瑰、月季的方法,所述技术的步骤包括:
1)、接蕙采集时间的选择:在农历的腊月开始采集休眠状态中的接蕙,把采集好的接蕙埋在土里越冬,在翌年的正月当气温回升稳定早晨没有霜冻的情况下进行人工嫁接;
2)、将步骤1)中采集并埋土越冬后的接蕙进行户外嫁接:将接蕙和当地红皮蔷薇砧木的伤口包严实,然后再将全部接蕙和砧木顶端用薄膜或保鲜袋扎严,再在袋子上开一个细小的用于呼吸用的循环孔;
3)、将步骤2)中包扎好的嫁接接木体的薄膜或保鲜袋留有的循环呼吸孔进行扩孔工作:根据上述步骤中当接蕙和砧木的伤口渐渐愈合,并且接蕙开始生长以及气温渐渐回升时,将袋子上的呼吸孔根据新芽的生长情况进行慢慢扩大;
4)、将步骤3)中露出的新芽进行后续打顶、除蘖、以及整个苗木的水肥管理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户外进行嫁接技术,可以省去温室大棚的建设费用,省去温室大棚的建设工程量,根据本人2013年起开始学习并实践苗木嫁接技术得出的经验,选用当地红皮蔷薇做砧木通过嫁接后培育成树状(玫瑰)月季,不但可以就地取材,还会使花大色艳、指环叶茂、花期长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户外非温室大棚培育嫁接树形玫瑰、月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接蕙采集时间的选择:在农历的腊月开始采集休眠状态中的接蕙,把采集好的接蕙埋在土里越冬,在翌年的正月当气温回升稳定早晨没有霜冻的情况下进行人工嫁接,那时已是三九寒天背阴地方的土已经封冻了,然开始采集的接蕙也是休眠状,便于后断嫁接,提高成活率;
2)、将步骤1)中采集并埋土越冬后的接蕙进行户外嫁接:将接蕙和当地红皮蔷薇砧木的伤口包严实,然后再将全部接蕙和砧木顶端用薄膜或保鲜袋扎严,再在袋子上开一个细小的用于呼吸用的循环孔,以解决保温保湿的问题;
3)、将步骤2)中包扎好的嫁接接木体的薄膜或保鲜袋留有的循环呼吸孔进行扩孔工作:根据上述步骤中当接蕙和砧木的伤口渐渐愈合,并且接蕙开始生长以及气温渐渐回升时,将袋子上的呼吸孔根据新芽的生长情况进行慢慢扩大,让枝条的新芽慢慢露出来适应袋子外面的环境;
4)、将步骤3)中露出的新芽进行后续打顶、除蘖、以及整个苗木的水肥管理工作,通过在户外进行嫁接技术,可以省去温室大棚的建设费用,省去温室大棚的建设工程量,根据本人2013年起开始学习并实践苗木嫁接技术得出的经验,选用当地红皮蔷薇做砧木通过嫁接后培育成树状(玫瑰)月季,不但可以就地取材,还会使花大色艳,指环叶茂花期长久。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