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蚯蚓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2849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于动物养殖
技术领域
,具体是涉及一种蚯蚓的养殖方法。技术背景蚯蚓又称蛐蟮、地龙,隶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纲,是一种雌雄异体,异体受精的动物。蚯蚓最早被用作中药材-地龙,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蚯蚓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比如应用于环保、农畜三废治理,变废为宝,形成良性循环;改良土壤,肥沃田地;抑制农作物的病害;同时蚯蚓可以被加工为蚯蚓粉、蚯蚓液、保健品,蚯蚓粪还可以做有机肥。蚯蚓作为一种养殖成本低、营养价值丰富、产量高、而且经济效益好的动物,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广前景。蚯蚓养殖最早起源于新西兰和美国,我国的蚯蚓养殖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目前许多国家已发展和建立了初具规模的的蚯蚓养殖企业,如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等。若要进行蚯蚓的大规模养殖,对饲料需求量会很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到来源丰富、营养价值高、经济性好、适合蚯蚓养殖的饲料。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在现有的技术中进行创造性改进,提供一种蚯蚓的养殖方法。具体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蚯蚓的养殖方法为:在通风潮湿的房间搭建蚯蚓床,长1-3米,宽0.8-2米,深为0.3-0.5米,在蚯蚓床内铺设一层5-10厘米的泥土,将废弃的香菇菌棒捏细,加水搅拌至能捏出水来,均匀铺在蚯蚓床内,厚度为4-8厘米,将蚯蚓接种于蚯蚓床上,再铺上一层厚度为6-12厘米的发酵植物粉,维持室内温度为15-25℃,湿度60%-80%,每隔18-22天收集蚯蚓粪,并补充蚯蚓饲料。进一步的,所述的发酵植物粉由8-12重量份芭蕉、1-3重量份红薯藤发酵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的发酵植物粉由10重量份芭蕉、2重量份红薯藤发酵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的发酵植物粉的制备方法为:将芭蕉、红薯藤切碎,放入发酵池中,加入1-2倍量水搅拌均匀,再加入芽孢杆菌密闭发酵10-16天,将发酵产物发酵产物送入造粒机造粒,即得。进一步的,所述的芽孢杆菌接种量为1%-2%。进一步的,所述的充蚯蚓饲料由10-20重量份米糠、2-6重量份酵母粉、0.5-1.2重量份硫酸铵、1-3重量份枸杞、0.4-0.8重量份大黄、0.5-0.9重量份刺五加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蚯蚓饲料由15重量份米糠、4重量份酵母粉、0.8重量份硫酸铵、2重量份枸杞、0.6重量份大黄、0.7重量份刺五加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充蚯蚓饲料制备方法为:将枸杞、刺五加、大黄、硫酸铵粉碎,过100目筛,再和米糠、酵母粉混合均匀,即得。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使用的蚯蚓养殖方法具有如下特点:本发明蚯蚓的种植方法,采用废弃的香菇菌棒作为蚯蚓食料的一部分,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减轻了废菌棒对环境污染的压力;本发明采用将芭蕉、红薯藤发酵作为蚯蚓初始食料,芭蕉、红薯藤来源丰富,经济性高,发酵后芭蕉、红薯藤无臭味、营养丰富,能保证蚯蚓的营养,加快蚯蚓的生长速度,提高蚯蚓的体质,降低蚯蚓的死亡率;此外,本发明还采用由米糠、酵母粉、硫酸铵、枸杞、大黄、刺五加组成的饲料进行蚯蚓饲养过程中的饲料补充,米糠、酵母粉、硫酸铵能充分满足蚯蚓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氮源以及其他必须的营养物质,促进了蚯蚓的生长发育,通过枸杞、大黄、刺五加的添加,提高了蚯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增加了蚯蚓的食量,提高了蚯蚓的繁殖数,增加了蚯蚓的产量,缩短了蚯蚓的生长周期,节约了饲养成本,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本发明有益效果考察:试验1:本发明养殖方法对蚯蚓生长的影响试验方法及分组:补充饲料配方(试验组1-6):试验组1:9kg米糠、1kg酵母粉、0.4kg硫酸铵、0.8kg枸杞、0.3kg大黄、0.4kg刺五加;(低组分)试验组2:10kg米糠、2kg酵母粉、0.5kg硫酸铵、1kg枸杞、0.4kg大黄、0.5kg刺五加;试验组3:15kg米糠、4kg酵母粉、0.8kg硫酸铵、2kg枸杞、0.6kg大黄、0.7kg刺五加;试验组4:20kg米糠、6kg酵母粉、1.2kg硫酸铵、3kg枸杞、0.8kg大黄、0.9kg刺五加;试验组5:21kg米糠、7kg酵母粉、1.3kg硫酸铵、4kg枸杞、0.9kg大黄、1.0kg刺五加;(高组分)试验组6:15kg米糠、4kg酵母粉、0.8kg硫酸铵;(减中药枸杞、大黄、刺五加)试验组7:未添加芭蕉、红薯藤发酵植物粉,补充饲料配方同试验组3;将蚯蚓随机分为7组,每组100条,按照本发明方法准备蚯蚓床,接种蚯蚓(试验组7未添加芭蕉、红薯藤发酵植物粉),维持室内温度为15-25℃,湿度60%-80%,每隔20天收集蚯蚓粪,并补充蚯蚓饲料,培养40d后,统计蚯蚓数目,测量重量。测定指标有繁殖数(饲养期内增加的个体数目)和增重(饲养期内蚯蚓重量的增加量)。试验结果:表1本发明养殖方法对蚯蚓繁殖数和增重的影响繁殖数/条增重/g试验组1179189.7试验组2192206.5试验组3205222.3试验组4201230.8试验组5194231.4试验组6146167.1试验组7158150.9从上表中可看出,试验组2-4和试验组1(低组分)、试验组6(减中药枸杞、大黄、刺五加)相比,其繁殖数和增重均较高,试验组5为高组分,繁殖数和增重均略有降低,试验组7为未添加芭蕉、红薯藤发酵植物粉,繁殖数和增重明显降低,表明芭蕉、红薯藤发酵植物粉对于蚯蚓养殖具有极大影响,试验组2-4的补充饲料配方对于蚯蚓生长和繁殖更优,更适合于蚯蚓养殖,试验组3效果最好,因此,本发明补充饲料优选组方配比为:10-20重量份米糠、2-6重量份酵母粉、0.5-1.2重量份硫酸铵、1-3重量份枸杞、0.4-0.8重量份大黄、0.5-0.9重量份刺五加;最优组方配比为::15重量份米糠、4重量份酵母粉、0.8重量份硫酸铵、2重量份枸杞、0.6重量份大黄、0.7重量份刺五加。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蚯蚓的养殖发酵植物粉配方:80kg芭蕉、10kg红薯藤;发酵植物粉制备:将芭蕉、红薯藤切碎,放入发酵池中,加入1倍量水搅拌均匀,再加入芽孢杆菌(芽孢杆菌接种量为1%)密闭发酵10天,将发酵产物发酵产物送入造粒机造粒,即得;蚯蚓饲料配方:10kg米糠、2kg酵母粉、0.5kg硫酸铵、1kg枸杞、0.4kg大黄、0.5kg刺五加;蚯蚓饲料制备:将枸杞、刺五加、大黄、硫酸铵粉碎,过100目筛,再和米糠、酵母粉混合均匀,即得。在通风潮湿的房间搭建蚯蚓床,长1米,宽0.8米,深为0.3米,在蚯蚓床内铺设一层5厘米的泥土,将废弃的香菇菌棒捏细,加水搅拌至能捏出水来,均匀铺在蚯蚓床内,厚度为4厘米,将蚯蚓接种于蚯蚓床上,再铺上一层厚度为1.2厘米的发酵植物粉,维持室内温度为18℃,湿度60%%,每隔18天收集蚯蚓粪,并补充蚯蚓饲料。实施例2蚯蚓的养殖发酵植物粉配方:100kg芭蕉、20kg红薯藤;发酵植物粉制备:将芭蕉、红薯藤切碎,放入发酵池中,加入2倍量水搅拌均匀,再加入芽孢杆菌(芽孢杆菌接种量为1.5%)密闭发酵13天,将发酵产物发酵产物送入造粒机造粒,即得;蚯蚓饲料配方:15kg米糠、4kg酵母粉、0.8kg硫酸铵、2kg枸杞、0.6kg大黄、0.7kg刺五加;蚯蚓饲料制备:将枸杞、刺五加、大黄、硫酸铵粉碎,过100目筛,再和米糠、酵母粉混合均匀,即得。在通风潮湿的房间搭建蚯蚓床,长2米,宽1.6米,深为0.4米,在蚯蚓床内铺设一层8厘米的泥土,将废弃的香菇菌棒捏细,加水搅拌至能捏出水来,均匀铺在蚯蚓床内,厚度为6厘米,将蚯蚓接种于蚯蚓床上,再铺上一层厚度为9厘米的发酵植物粉,维持室内温度为18℃,湿度70%,每隔20天收集蚯蚓粪,并补充蚯蚓饲料。实施例3蚯蚓的养殖发酵植物粉配方:120kg芭蕉、30kg红薯藤;发酵植物粉制备:将芭蕉、红薯藤切碎,放入发酵池中,加入2倍量水搅拌均匀,再加入芽孢杆菌(芽孢杆菌接种量为2%)密闭发酵16天,将发酵产物发酵产物送入造粒机造粒,即得;蚯蚓饲料配方:20kg米糠、6kg酵母粉、1.2kg硫酸铵、3kg枸杞、0.8kg大黄、0.9kg刺五加;蚯蚓饲料制备:将枸杞、刺五加、大黄、硫酸铵粉碎,过100目筛,再和米糠、酵母粉混合均匀,即得。在通风潮湿的房间搭建蚯蚓床,长3米,宽2米,深为0.5米,在蚯蚓床内铺设一层10厘米的泥土,将废弃的香菇菌棒捏细,加水搅拌至能捏出水来,均匀铺在蚯蚓床内,厚度为8厘米,将蚯蚓接种于蚯蚓床上,再铺上一层厚度为12厘米的发酵植物粉,维持室内温度为20℃,湿度80%,每隔22天收集蚯蚓粪,并补充蚯蚓饲料。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