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缸清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5219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缸清理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鱼缸清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鱼缸清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鱼缸清洗装置具有以下缺点:

1、现有的鱼缸清理装置功能单一,多数换水或者清理废物的装置需要分别购买。

2、废物清理时,清理完毕后,需要人为拆开装置后将其中的鱼便等杂物倒掉。

3、因为水泵位置设置的不合理,水及废物经过水泵的叶轮,会将废物打碎,废物便会再次进入浴缸行成二次污染,且因为废物颗粒较小,无法再次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缸清理系统。

本发明的一种鱼缸清理系统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鱼缸清理系统,其包括透明过滤水箱、通过吸水管道与所述透明过滤水箱相连接的吸收装置、与所述透明过滤水箱相连接的排污管道、与所述透明过滤水箱相连接的补水管道、通过一水泵与所述透明过滤水箱相连接的出水管道和与所述水泵相连接的控制装置;在所述透明过滤水箱内有一倾斜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透明过滤水箱内分割成排污腔和回收腔;所述排污腔和所述回收腔通过设置于所述隔板与所述透明过滤水箱的箱壁之间的过滤装置相连通;并且在所述排污腔内设置有一可升降的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排污腔分割为第一排污腔和第二排污腔;所述第一排污腔和所述第二排污腔通过所述挡板与所述透明过滤水箱的上壁之间的空隙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多种功能集于一体,省去了消费者分别购置各种产品的烦恼;并且因为鱼缸中的废物不会经过叶轮,不会致使废物打碎,避免造成浴缸中的水质二次污染。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水管道与所述排污腔的上部相连通;并且在所述吸水管道与所述排污腔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的第一阀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污管道与所述排污腔的下部相连通;并且在所述排污管道与所述排污腔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的第二阀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补水管道与所述回收腔的下部相连通;并且在所述补水管道与所述回收腔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的第三阀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出水管道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的第四阀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透明过滤水箱上还设置第五阀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微控制器、与所述微控制器相连接的开关控制键、与所述微控制器相连接的洗沙控制键、与所述微控制器相连接的排污控制键和与所述微控制器相连接的补水控制键;所述水泵与所述微控制器相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微控制器、所述开关控制键、所述洗沙控制键、所述排污控制键、所述补水控制键和所述水泵集成于所述透明过滤水箱上。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收装置为固定吸便装置,所述固定吸便装置通过一吸盘固定在鱼缸的缸壁上;并且在所述固定吸便装置的底端开设有吸入口。通过将吸入口设置在固定吸便装置的底端,能够进一步保证对远处产生更大的吸力。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收装置为手持移动吸沙装置;在所述手持移动吸沙装置内设置有至少两级过滤网。通过设置至少两级过滤网,第一级过滤网的主要作用是减缓水的流速;二级过滤网是主要在更换配件时起到减缓水流速度的目的;并通过将吸沙装置设置为手持移动吸沙装置,通过人为移动该配件,可以达到清理鱼缸各个部位鱼便和鱼砂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鱼缸清理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鱼缸清理系统将洗沙、排污以及换水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省去了消费者分别购置各种产品的烦恼;并且因为鱼缸中的废物不会经过叶轮,不会致使废物打碎,避免造成浴缸中的水质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发明鱼缸清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鱼缸清理系统中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鱼缸清理系统中固定吸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透明过滤水箱

110-隔板

120-排污腔

121-第一排污腔

122-第二排污腔

130-回收腔

140-挡板

200-吸水管道

210-第一阀门

220-第二阀门

230-第三阀门

240-第四阀门

250-第五阀门

300-吸收装置

310-吸盘

320-第二级过滤网

330-第一级过滤网

340-吸入口

400-排污管道

500-补水管道

600-水泵

700-出水管道

800-控制装置

810-微控制器

820-开关控制键

830-洗沙控制键

840-排污控制键

850-补水控制键

900-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鱼缸清理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图3示出了本发明鱼缸清理系统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鱼缸清理系统,其包括透明过滤水箱100、吸水管道200、吸收装置300、排污管道400、补水管道500、水泵600、出水管道700和控制装置800。

吸收装置300通过吸水管道200与透明过滤水箱100相连接。透明过滤水箱100与排污管道400相连接。透明过滤水箱100与补水管道500相连接。出水管道700通过水泵600与透明过滤水箱100相连接。水泵600与控制装置800相连接。

过滤水箱100为透明材料(如玻璃、透明塑料等)制成的箱体。通过使用透明材料将过滤水箱100制成透明的过滤水箱,使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过滤情况进行直接的观察,便于对鱼缸清洗过程的控制。

在透明过滤水箱100内有一倾斜设置的隔板110。隔板110将透明过滤水箱100内分割成排污腔120和回收腔130。排污腔120和回收腔130通过设置于隔板110与透明过滤水箱100的箱壁之间的过滤装置900相连通。优选的,过滤装置900为过滤网。

在排污腔120内设置有一可升降的挡板140。具体的,可以在透明过滤水箱100箱壁和隔板110设置安装槽,挡板140安装与安装槽内,当需要提起时可以将挡板140拉起。

挡板140将排污腔120分割为第一排污腔121和第二排污腔122。第一排污腔121和第二排污腔122通过挡板140与透明过滤水箱100的上壁之间的空隙相连通。

控制装置800包括微控制器810、与微控制器810相连接的开关控制键820、与微控制器810相连接的洗沙控制键830、与微控制器810相连接的排污控制键840和与微控制器810相连接的补水控制键850。水泵600与微控制器810相连接。

优选的,微控制器810、开关控制键820、洗沙控制键830、排污控制键840、补水控制键850和水泵600集成于透明过滤水箱100上。

吸水管道200与排污腔120的上部相连通。具体的,吸水管道200与排污腔120中第二排污腔122的上部相连通。并且在吸水管道200与排污腔120之间设置有与控制装置800相连接的第一阀门210。第一阀门210为自动阀门,其与微控制器810相连接。

排污管道400与排污腔120的下部相连通。具体的,排污管道400与排污腔120中第二排污腔122的下部相连通。并且在排污管道400与排污腔120之间设置有与控制装置800相连接的第二阀门220。第二阀门220为自动阀门,其与微控制器810相连接。

补水管道500与回收腔130的下部相连通。并且在补水管道500与回收腔130之间设置有与控制装置800相连接的第三阀门230。第三阀门230为自动阀门,其与微控制器810相连接。

在出水管道700上设置有与控制装置800相连接的第四阀门240。第四阀门240为自动阀门,其与微控制器810相连接。

另外,在透明过滤水箱100上还设置第五阀门250。第五阀门250为手动阀门,其用于为透明过滤水箱100注水。

吸收装置300可以为固定吸便装置。其用于吸走鱼缸中鱼的粪便等杂质。

固定吸便装置通过一吸盘310固定在鱼缸的缸壁上。并且,在固定吸便装置的底端开设有吸入口340,如图4所示。

优选的,固定吸便装置可以是在一圆筒底端开设吸入口而形成的。由于如果将吸入口设置过高会导致对鱼便等的吸力减小,通过将吸入口设置在固定吸便装置的底端,能够保证对远处产生更大的吸力。

进一步的,在固定吸便装置内可以设置过滤网。

优选的,可以在固定吸便装置内设置至少两级过滤网。其中,第一级过滤网设置于固定吸沙装置的入口处。通过设置至少两级过滤网,第一级滤网的主要作用是减缓水的流速;二级滤网是主要在更换配件时起到减缓水流速的目的;另外,通过将第一级过滤网设置于固定吸便装置的入口处,能够进一步保证对远处产生更大的吸力。

优选的,固定吸便装置可以是在一圆筒内设置过滤网形成的,也可以制成吸尘器吸头的形式。

如图2所示,吸收装置300也可以为手持移动吸沙装置。并且在手持移动吸沙装置内设置有至少两级过滤网。通过设置至少两级过滤网,第一级过滤网330的主要作用是减缓水的流速;第二级过滤网320是主要在更换配件时起到减缓水流速度的目的;并通过将吸收装置300设置为手持移动吸沙装置,通过人为移动该配件,可以达到清理鱼缸各个部位鱼便和鱼砂的目的。

优选的,手持移动吸沙装置可以制成吸尘器吸头的形式。

本发明使用过程如下:

第一次使用时,关闭第一阀门210、第二阀门220、第三阀门230和第四阀门240,打开第五阀门250向透明过滤水箱100中注满水;

透明过滤水箱100中注满水后,接通电源后,通过开关控制键820启动系统,此时系统默认为洗沙模式。此时,第二阀门220第三阀门230和第五阀门250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阀门210、第四阀门240为打开状态;然后通过洗沙控制键830启动洗沙,此时水泵启动;

鱼缸中的吸收装置300吸水,将浴缸底部沙子和其它废物吸起;其中,吸收装置300中的第一级过滤网330的主要作用是减缓水的流速,因为沙子比较重,鱼便等废物比较轻,此时减缓水的流速可以达到分离沙子和鱼便的目的;第二级过滤网320是主要在更换配件时起到减缓水流速度的目的;

当水及鱼便等废物进入透明过滤水箱100后,先进入第二排污腔122中,再漫过挡板140上端进入第一排污腔121中,再通过过滤装置900过滤进入回收腔130中;因为隔板100及斜坡的存在使水进行回旋,水通过隔板100上端的开口进入隔板100右侧并通过过滤装置900过滤,垃圾进而在隔板100左侧进行沉积;通过透明过滤水箱100中的过滤网进一步将所有废物保留在水箱中;

过滤后的水进入回收腔130内由出水管道700进入鱼缸重复使用;因为斜坡的存在,废物便堆积在第二阀门220上端处;因为整个水箱为透明可视,如果第一排污腔121中隔板100右侧沉积有垃圾,可以将挡板140拉起,让废物随着斜坡划入第二排污腔122下端;

当人为判定认为有必要时,或者通过透明过滤水箱100的透明面板判定废物过多时,可以启动排污控制键840,水泵600停止工作,微控制器810会自动切换开关,让第三阀门230、第四阀门240关闭,并保持第一阀门210、第二阀门220打开,此时因为重力原理以及虹吸原理,透明过滤水箱100中的水以及通过吸水管道200吸入水会带动第二阀门220上端积累的粪便等废物通过排污管道400排除;

当通过补水控制键850启动补水功能时,并微控制器810控制第三阀门230、第四阀门240打开,并关闭第一阀门210、第二阀门220,然后系统会启动水泵600,使清水由补水管道500进入回收腔130内,再由回收腔130通过出水管道700进入进入鱼缸。

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多种功能集于一体,省去了消费者分别购置各种产品的烦恼;并且因为鱼缸中的废物不会经过叶轮,不会致使废物打碎,避免造成浴缸中的水质二次污染。主要用于清洗鱼缸中产生的粪便,且在过滤后可以及时对鱼缸进行换水或者补水。

需要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另外,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