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虾种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41546发布日期:2019-03-30 08:36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稻虾种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及水产养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稻虾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和虾共作模式,是指在水稻田里通过一定的田间工程改造,合理套养一定数量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遏制农业资源污染,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是当前农业生产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稻虾共生模式一方面通过小虾觅食稻田虫草,使之转化为有机肥,减少了农药化肥施用;在田地里建立生态沟渠,囤蓄降雨,减少农田排放,控制资源污染,调节田间水肥气热,促进水稻优质高产。另一方面,稻田丰富的食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小虾繁殖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粗放型、纯生态的养殖保证了小虾的质量。这种模式可实现“田面种稻,水体养虾,虾粪肥田,稻虾共生”的效果,是一种把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循环高效的农业经济发展要求。

水稻种植难免需要利用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而虾对许多农药都很敏感,尤其是菊酯类杀虫剂。用药过量或者用药不当都会导致虾的死亡和减产,降低稻虾种养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稻虾共作系统中需要严格把握使用农药方法,确保虾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稻虾种养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通过合理控制农药的使用,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对症下药,减少药剂对虾生长造成的影响,促进稻虾增收,提高农田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稻田改造:在田地中施用农家肥作基肥,沿田地周围开挖u形沟方便机械设备进出,田中每隔5m挖出平行沟给虾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同时方便虾从田中快速回到田沟;田埂加固并铺上塑料膜,周围设置围栏,田沟进排水口设置细网防止虾逃逸;田沟中放水40-60cm,生石灰消毒后一周在沟中种植水草。

2、种虾投放:20天后,选用优质健康虾苗进行放养。

3、饲养管理:初期投放蛋白质含量高的虾专用饲料,虾生长旺期投放动物性饲料;定期巡视,密切关注虾的生长情况。

4、水稻栽培:常规方法移栽水稻秧苗,每移栽5行空一行作为工作行;水稻种植密度为25-30蔸/m2

5、稻虾管理:水稻生长期由虾粪提供养分,需要使用农药时,针对性使用毒性小效率高的农药;喷药前排水使田地中无明显积水,喷药时控制农药不喷入水中,喷药后及时换水。

6、稻虾收获:合理捕捞,前期采用地笼捕捉大虾,留下小虾继续成长;水稻收割前排水将虾捕捞干净,水稻成熟后及时收割水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农药选择上,每亩用30%稻瘟灵0.1-0.15kg防治稻瘟病,每亩用25%爱苗5-10ml防治纹枯病,每亩用25%氯虫苯甲酰胺8-10ml防治稻螟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田沟宽度1.2-1.5m,沟深0.5-0.8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虾苗放养规格为1-1.2cm,每亩放养50-70kg。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农家肥用量为1500-2000kg/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虾专用饲料日投喂量为虾重的25-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动物性饲料为田螺,日投喂量为虾重的30-40%。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稻虾种养系统中虾对许多水稻农药非常敏感,本发明通过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针对性地对水稻的不同病虫害进行防治,能减少农药对虾生长造成的影响,促进水稻和虾协调生长,高效利用农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稻虾种养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序号说明:1、田埂;2、u形沟;3、稻田地;4、平行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给出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在田地中施用农家肥作基肥,用量2000kg/亩;如图1所示的稻虾种养系统中,沿田埂1周围开挖u形沟2方便机械设备进出,稻田地3中挖出平行沟4给虾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同时方便虾从田中快速回到田沟,田沟的宽度1.2m,沟深0.8m;田埂加固并铺上塑料膜,周围设置围栏,田沟进排水口设置细网;田沟中放水60cm,生石灰消毒后一周在沟中种植水草。

2、20天后,选用优质健康虾苗进行放养,放养规格为1.2cm,每亩放养70kg。

3、初期投放蛋白质含量高的虾专用饲料日投喂量为虾重的30%;虾生长旺期投放动物性饲料田螺,日投喂量为虾重的40%;定期巡视,密切关注虾生长情况。

4、常规方法移栽水稻秧苗,每移栽5行空一行作为工作行;水稻种植密度为30蔸/m2

5、插秧前施足底肥,后期由虾粪提供养分;尽量不使用农药,确实需要时,针对性地使用毒性小效率高的农药;用药前排水,尽量不喷入水中,喷药后及时换水。

农药选择上,稻瘟病用30%稻瘟灵0.1kg/亩防治,纹枯病用25%的爱苗10ml/亩防治,稻螟虫用25%氯虫苯甲酰胺8ml/亩防治。

6、合理捕捞,前期采用地笼捕捉大虾,留下小虾继续成长;水稻收割前排水将虾捕捞干净,水稻成熟后及时收割水稻。

实施例2:

1、在田地中施用农家肥作基肥,用量1500kg/亩;如图1所示的稻虾种养系统中,沿田埂1周围开挖u形沟2方便机械设备进出,稻田地3中挖出平行沟4给虾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同时方便虾从田中快速回到田沟,田沟的宽度1.5m,沟深0.5m;田埂加固并铺上塑料膜,周围设置围栏,田沟进排水口设置细网;田沟中放水40cm,生石灰消毒后一周在沟中种植水草。

2、20天后,选用优质健康虾苗进行放养,放养规格为1cm,每亩放养50kg。

3、初期投放蛋白质含量高的虾专用饲料日投喂量为虾重的25%;虾生长旺期投放田螺等动物性饲料,日投喂量为虾重的30%;定期巡视,密切关注虾生长情况。

4、常规方法移栽水稻秧苗,每移栽5行空一行作为工作行;水稻种植密度为25蔸/m2

5、插秧前施足底肥,后期由虾粪提供养分;尽量不使用农药,确实需要时,针对性地使用毒性小效率高的农药;用药前排水,尽量不喷入水中,喷药后及时换水。

农药选择上,稻瘟病用30%稻瘟灵0.15kg/亩防治,纹枯病用25%的爱苗5ml/亩防治,稻螟虫用25%氯虫苯甲酰胺10ml/亩防治。

6、合理捕捞,前期采用地笼捕捉大虾,留下小虾继续成长;水稻收割前排水将虾捕捞干净,水稻成熟后及时收割水稻。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