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具消毒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3565发布日期:2019-02-26 18:4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蚕用消毒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蚕具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蚕的正常生长,一般情况下,在养蚕前1周要对蚕具进行消毒,蚕具可以先用水清洗,洗刷干净后将蚕具放到太阳下暴晒,做好这些基础工作后再配制消毒液对蚕具进行浸渍消毒。对蚕具消毒剂的要求是消毒效果好,具有较强的杀菌、杀病毒功能,且不造成环境污染,安全、无毒、无残留,价格要低廉。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本发明以二氯异氰尿酸钠为主要原料,以苯扎溴铵、药用强化剂和水为辅料来生产蚕具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钠是一种极强的消毒剂、氧化剂和氯化剂,是氧化性杀菌剂中杀菌最为广谱、高效、安全的消毒剂,也是氯代异氰尿酸类产品中的主导产品,其作用机理为:喷施在物体表面能慢慢地释放次氯酸,通过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改变膜通透性,干扰酶系统生理生化及影响dna合成等过程,使病原菌迅速死亡,对细菌、病毒、芽孢有效;苯扎溴铵为最常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之一,具有洁净、杀菌消毒和灭藻作用,广泛用于杀菌、消毒、防腐、乳化、去垢、增溶等方面,且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本发明产品配制工艺简单,克服了传统上使用的石灰、漂白粉及福尔马林消毒时,药效不稳定、腐蚀性强及有效消毒成份易散失等问题,对蚕具的消毒能在常温下迅速杀灭多角体病毒、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微粒子原虫孢子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消毒彻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蚕具消毒剂及其配制方法,该方法以二氯异氰尿酸钠、苯扎溴铵、药用强化剂、水为原料,通过在一定温度下的掺混后来制得成品,生产该产品使用原料按重量配比包括:二氯异氰尿酸钠粉剂6-7%、苯扎溴铵3-4%、药用强化剂1%、纯净水89%。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将配方量的纯净水送入搅拌罐,将温度升高至40℃-45℃,边搅拌边加入配方量的二氯异氰尿酸钠粉剂,搅拌均匀。

(2)降温至常温,加入配方量的苯扎溴铵和药用强化剂,搅拌均匀后即得成品。

优选的,所述的二氯异氰尿酸钠粉剂的纯度为85%。

优选的,所述的苯扎溴铵的纯度为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蚕具消毒剂及其配制方法,该方法所用设备少、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小、产品的生产与使用均对人体和蚕无害,可充分满足蚕具的消毒需求,能在常温下迅速杀灭多角体病毒、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微粒子原虫孢子等多种病原微生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将占总量为89%的纯净水送入搅拌罐,将温度升高至40℃,边搅拌边加入占总量为6%的二氯异氰尿酸钠粉剂,搅拌均匀;降温至常温,加入占总量为4%的苯扎溴铵和占总量为1%的药用强化剂,搅拌均匀后即得成品。

实施例2

将占总量为89%的纯净水送入搅拌罐,将温度升高至42.5℃,边搅拌边加入占总量为6.5%的二氯异氰尿酸钠粉剂,搅拌均匀;降温至常温,加入占总量为3.5%的苯扎溴铵和占总量为1%的药用强化剂,搅拌均匀后即得成品。

实施例3

将占总量为89%的纯净水送入搅拌罐,将温度升高至45℃,边搅拌边加入占总量为7%的二氯异氰尿酸钠粉剂,搅拌均匀;降温至常温,加入占总量为3%的苯扎溴铵和占总量为1%的药用强化剂,搅拌均匀后即得成品。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具消毒剂及其配制方法,该产品属于消毒剂领域;生产该产品使用原料按重量配比包括:二氯异氰尿酸钠粉剂6‑7%、苯扎溴铵3‑4%、药用强化剂1%、纯净水89%,通过在一定温度下掺混的方法来配制,工艺是:将配方量的纯净水送入搅拌罐,将温度升高至40℃‑45℃,边搅拌边加入配方量的二氯异氰尿酸钠粉剂,搅拌均匀;降温至常温,加入配方量的苯扎溴铵和药用强化剂,搅拌均匀后即得成品;产品可充分满足蚕具的消毒需求,能在常温下迅速杀灭多角体病毒、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微粒子原虫孢子等多种病原微生物。

技术研发人员:郭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锡沂高新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4
技术公布日:2019.02.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