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蓟马引诱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1053阅读:18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蓟马引诱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蓟马是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的统称,虫体微小,常隐匿于花与嫩叶中为害。目前,全世界已记录的蓟马达7700余种,中国占570余种(majidetal.,2011;moundetal.,2014)。迄今为止,全世界记录的蓟马科种类达2000余种,隶属于4亚科约276属,中国占79属315种(胡庆玲,2013)。蓟马繁殖力强,世代重叠严重,爆发频次高,全球贸易和气候变暖加速了蓟马害虫的扩散和为害,蓟马类害虫已逐渐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业害虫类群之一,可以传播包括斑爱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也是暴发成灾的重要外来入侵害虫。

近年来,也陆续出现了蓟马引诱相关专利。如申请号为201510806166.7公开了一种防治甘蔗蓟马的方法,溴氰虫酰胺、引诱剂和环糊精制成的胶饵均匀的撒到甘蔗心叶中,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申请号为201410604939.9公开了一种用于引诱西花蓟马的试剂,包括(r)-薰衣草乙酸酯,和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或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的类似物。申请号为201310417293.9公开了一种蓟马的引诱剂,将邻氨基苯甲酸甲酯、香叶醇、植物香精、酒精混合物组成。将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置于由粘虫胶和基板制成的诱虫板上申请号200910227375.0公开了一种以天然植物为原料制作的纯天然植物杀虫剂进行蓟马害虫的控制,如专利号200820008447.3、专利号200420027355.1和申请号201020020566.8都是根据蓟马对颜色的趋性设计粘虫板进行诱捕来诱杀害虫。申请号201110101489.8公开了一种蓟马害虫的诱杀装置,主要利用桉树脑、大茴香醛、己烯醛、丁香酚、己烯醇、苯乙醇、香芹酮、芳樟醇、异烟酸甲酯等化学物质成分配制成具有引诱作用的化学信息混合物,制成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依靠颜色诱杀蓟马,存在引诱力不够,效果也不佳的问题。此外,由于蓟马的种类繁多,申请号201110101489.8公开的化学物质成分组成的引诱剂可能对部分蓟马效果明显,而对另外一些蓟马效果不佳。目前蓟马的发生为害依然十分严重,还是没有有效的绿色防治措施,因此,利用引诱类信息素、诱芯载体(本项目组授权的发明专利201510619931.4,一种包含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和申报的发明专利201610253705.3,一种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昆虫性信息素微胶囊,均取得了较好的缓释效果)和诱杀蓝板是高效综合防治蓟马的绿色措施。昆虫信息素作为一种非化学控制措施,不仅可以用于害虫种群动态的监测,同时也可与其他防治措施结合以提高害虫防治效果,有利于延缓昆虫对化学农药抗性的演化,同时还可以保护自然界中的天敌种类及其种群数量,有利于农业害虫的可持续性治理。

本申请未与农药联合使用,但是却也达到了与农药相近的防治效果,实现了蓟马在绿色防控上的新突破,后期在施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上因地制宜,有望获得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领域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蓟马引诱剂及其应用,该引诱剂药效高,持效期长,将其制成诱芯,与蓝色或黄色粘虫板联合对蓟马进行诱杀,与单独施用农药具有相似的防治效果,比单独使用粘虫板的防治效果可提高3~4.5倍。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蓟马引诱剂,由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按照质量比1~20:1~20:1~20:1~10混合组成。

优选的,所述的蓟马引诱剂,由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按照质量比1~10:1~10:1~10:1~5混合组成。

更优选的,所述的蓟马引诱剂,由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按照质量比5:5:5:1混合组成。

一种以如上所述的蓟马引诱剂为芯材制备诱芯的方法,参照cn201510619931.4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和去离子水为原料,制得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将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放入2ml离心管中,制得诱芯ⅰ。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5:5~25:5~10。

更详细的,诱芯ⅰ的具体制备步骤为:

(1)将蓟马引诱剂溶于正己烷中,配制成蓟马引诱剂溶液;

(2)将蓟马引诱剂溶液与两亲嵌段共聚物的dmf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3)在搅拌条件下往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制得胶束;

(4)将胶束装入2ml盖上有若干个0.1-0.6mm的透气孔的离心管中,制得诱芯。

一种以如上所述的蓟马引诱剂为芯材制备诱芯的方法,参照cn201610253705.3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为芯材,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壁材,将多壁碳纳米管置于2ml离心管中,加入蓟马引诱剂,混合振荡12-24h,制得诱芯ⅱ。蓟马引诱剂与多壁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10-20。

更详细的,诱芯ⅱ的具体制备步骤为:

1)将蓟马引诱剂溶解于正己烷中,配制成蓟马引诱剂溶液;

2)将多壁碳纳米管置于2ml离心管中,缓慢加入蓟马引诱剂溶液,混合均匀后得混合物;

3)将混合物置于恒温振荡器上,20-25℃、100-150r/min负载12-24h,制得诱芯ⅱ。

一种以如上所述的蓟马引诱剂为芯材制备诱芯的方法,将蓟马引诱剂溶于正己烷中,添加至橡胶载体中,制得诱芯ⅲ。

一种蓟马联合诱杀装置:将诱芯ⅰ、诱芯ⅱ或诱芯ⅲ悬挂在黄色或蓝色粘虫板上,制得蓟马联合诱杀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蓟马联合诱杀装置,将诱芯ⅰ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制得蓟马联合诱杀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以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和4-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进行复配,所制得的引诱剂药效高,持效期长;采用该高效的引诱剂配方、缓释载体以及蓝色或黄色粘虫板相结合的诱杀装置,比单独使用粘虫板的防治效果提高3~4.5倍;

2)本发明具有使用方法简单、产品性能稳定、持效期长、引诱种类多、高效、环保等特点,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大幅降低,蔬菜、水果或花卉的受害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有利于促进绿色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保障了瓜果蔬菜等农产品的绿色品质,为蓟马类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开辟了新的思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下列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对照组:

分别将蓝板和黄板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作为试验对照。

实施例1

1、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蓝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4:2:2:1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510619931.4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和去离子水为原料,制得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将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放入2ml离心管中,制得诱芯ⅰ;其中,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20:7;将诱芯ⅰ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2、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蓝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4:2:2:1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610253705.3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为芯材,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壁材,将多壁碳纳米管置于2ml离心管中,加入蓟马引诱剂,混合振荡12-24h,制得诱芯ⅱ;其中,蓟马引诱剂与多壁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15;将诱芯ⅱ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3、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蓝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4:2:2:1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添加至在橡胶载体中,待正己烷完全挥发后,即制成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含有诱芯的橡胶体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实施例2

1、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黄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4:2:2:1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510619931.4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和去离子水为原料,制得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将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放入2ml离心管中,制得诱芯ⅰ;其中,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20:7;将诱芯ⅰ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2、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黄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4:2:2:1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610253705.3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为芯材,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壁材,将多壁碳纳米管置于2ml离心管中,加入蓟马引诱剂,混合振荡12-24h,制得诱芯ⅱ;其中,蓟马引诱剂与多壁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15;将诱芯ⅱ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3、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黄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4:2:2:1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添加至在橡胶载体中,待正己烷完全挥发后,即制成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含有诱芯的橡胶体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实施例3

1、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蓝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5:5:5:1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510619931.4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和去离子水为原料,制得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将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放入2ml离心管中,制得诱芯ⅰ;其中,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20:7;将诱芯ⅰ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2、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蓝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5:5:5:1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610253705.3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为芯材,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壁材,将多壁碳纳米管置于2ml离心管中,加入蓟马引诱剂,混合振荡12-24h,制得诱芯ⅱ;其中,蓟马引诱剂与多壁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15;将诱芯ⅱ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3、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蓝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5:5:5:1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添加至在橡胶载体中,待正己烷完全挥发后,即制成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含有诱芯的橡胶体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实施例4

1、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黄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5:5:5:1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510619931.4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和去离子水为原料,制得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将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放入2ml离心管中,制得诱芯ⅰ;其中,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20:7;将诱芯ⅰ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2、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黄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5:5:5:1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610253705.3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为芯材,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壁材,将多壁碳纳米管置于2ml离心管中,加入蓟马引诱剂,混合振荡12-24h,制得诱芯ⅱ;其中,蓟马引诱剂与多壁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15;将诱芯ⅱ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3、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黄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5:5:5:1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添加至在橡胶载体中,待正己烷完全挥发后,即制成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含有诱芯的橡胶体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实施例5

1、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蓝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3:7:3:3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510619931.4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和去离子水为原料,制得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将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放入2ml离心管中,制得诱芯ⅰ;其中,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20:7;将诱芯ⅰ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2、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蓝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3:7:3:3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610253705.3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为芯材,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壁材,将多壁碳纳米管置于2ml离心管中,加入蓟马引诱剂,混合振荡12-24h,制得诱芯ⅱ;其中,蓟马引诱剂与多壁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15;将诱芯ⅱ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3、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蓝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3:7:3:3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添加至在橡胶载体中,待正己烷完全挥发后,即制成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含有诱芯的橡胶体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实施例6

1、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黄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3:7:3:3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510619931.4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和去离子水为原料,制得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将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放入2ml离心管中,制得诱芯ⅰ;其中,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20:7;将诱芯ⅰ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2、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黄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3:7:3:3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610253705.3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为芯材,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壁材,将多壁碳纳米管置于2ml离心管中,加入蓟马引诱剂,混合振荡12-24h,制得诱芯ⅱ;其中,蓟马引诱剂与多壁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15;将诱芯ⅱ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3、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黄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3:7:3:3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添加至在橡胶载体中,待正己烷完全挥发后,即制成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含有诱芯的橡胶体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实施例7

1、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蓝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5:5:4:2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510619931.4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和去离子水为原料,制得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将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放入2ml离心管中,制得诱芯ⅰ;其中,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20:7;将诱芯ⅰ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2、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蓝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5:5:4:2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610253705.3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为芯材,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壁材,将多壁碳纳米管置于2ml离心管中,加入蓟马引诱剂,混合振荡12-24h,制得诱芯ⅱ;其中,蓟马引诱剂与多壁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15;将诱芯ⅱ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3、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蓝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5:5:4:2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添加至在橡胶载体中,待正己烷完全挥发后,即制成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含有诱芯的橡胶体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实施例8

1、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黄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5:5:4:2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510619931.4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和去离子水为原料,制得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将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放入2ml离心管中,制得诱芯ⅰ;其中,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20:7;将诱芯ⅰ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2、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黄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5:5:4:2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610253705.3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为芯材,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壁材,将多壁碳纳米管置于2ml离心管中,加入蓟马引诱剂,混合振荡12-24h,制得诱芯ⅱ;其中,蓟马引诱剂与多壁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15;将诱芯ⅱ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3、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黄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5:5:4:2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添加至在橡胶载体中,待正己烷完全挥发后,即制成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含有诱芯的橡胶体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实施例9

1、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蓝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6:5:4:1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510619931.4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和去离子水为原料,制得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将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放入2ml离心管中,制得诱芯ⅰ;其中,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20:7;将诱芯ⅰ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2、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蓝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6:5:4:1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610253705.3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为芯材,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壁材,将多壁碳纳米管置于2ml离心管中,加入蓟马引诱剂,混合振荡12-24h,制得诱芯ⅱ;其中,蓟马引诱剂与多壁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15;将诱芯ⅱ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3、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蓝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6:5:4:1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添加至在橡胶载体中,待正己烷完全挥发后,即制成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含有诱芯的橡胶体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实施例10

1、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黄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6:5:4:1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510619931.4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和去离子水为原料,制得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将包含蓟马引诱剂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放入2ml离心管中,制得诱芯ⅰ;其中,蓟马引诱剂、两亲嵌段共聚物、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20:7;将诱芯ⅰ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2、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黄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6:5:4:1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参照cn201610253705.3公开的方法,以蓟马引诱剂为芯材,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壁材,将多壁碳纳米管置于2ml离心管中,加入蓟马引诱剂,混合振荡12-24h,制得诱芯ⅱ;其中,蓟马引诱剂与多壁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15;将诱芯ⅱ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3、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结合黄色粘虫板,其诱芯成分按质量比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6:5:4:1进行配制,其混合物溶解于正己烷,添加至在橡胶载体中,待正己烷完全挥发后,即制成蓟马昆虫信息素诱芯,含有诱芯的橡胶体悬挂在蓝色粘虫板上即组成蓟马诱杀装置,将诱杀装置悬挂于草莓大棚内,高于植株顶部10cm,板面设置方向与畦面垂直。每3d统计一次数据,统计15d的蓟马总量。

表1不同质量比例的引诱剂在设施农业应用中对蓟马的引诱效果

由表1可知,实施例3和实施例4(3-吡啶甲酸乙酯、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5:5:5:1)对蓟马的引诱效果最好,而且蓝板对蓟马的诱集量要高于黄板,以上5种配方蓟马引诱剂的诱虫量比单独使用黄色或蓝色粘虫板提高3~4.5倍。同时本发明也进一步验证了项目组前期申报和授权的发明专利中提到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和多碳纳米管的微胶囊作为昆虫性信息素载体具有很好缓释作用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