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树溃疡病防治技术原理的研究与实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2296发布日期:2019-02-26 18:40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猕猴桃树溃疡病防治技术原理的研究与实践。



背景技术:

猕猴桃树溃疡病细菌在创伤性和体弱性的果树皮肉成2×2×2的“原子性”繁殖,造成坏血症而流汁,皮内的有机质是细菌繁殖的最佳巢穴,在自然酶的扶持下3-5日内成2×2×2再×2的繁殖,成为有毒微生物,这种微生物数量少时,采用补养杀菌方法可以一次性或多次性根治,3-5日后的繁殖量造成转阳,流汁变成铁锈色或淡白色固体,对树体的蛋白质破坏流出,造成枝杆或全株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猕猴桃树溃疡病防治技术原理的研究与实践的目的是解决溃疡病细菌防治原理的技术方法,消灭细菌原子性繁殖。

由于溃疡病细菌的复杂变化,采用多种预防、初流、转阳流汁的综合方法是:以补养杀菌为主的预防,以初流治疗为佳,以转阳后治疗为付的综合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制备杀菌补养营养液

a)b)c)制备的杀菌营养液的成份为:生物杀菌因子+有机质+无机养分。采用注射和喷雾方式,以补养为主杀菌为付,还有蛋白质生物供养肥,脂肪腐植质生物涂杆剂增养杀菌。

步骤2制备无名氨基酸

d)制备的无名氨基酸施用时加温38℃。

步骤3制备土壤杀菌剂和树体清洗剂

e)制备的土壤杀菌剂和树体杀菌清洗剂是带有气体挥发性的植物汁。

具体施用方式

当果实收获后,将步骤1中的b)根施;将c)涂抹树杆;将a)注射和喷雾,使树体抗性增加,使溃疡病细菌得到预防,预防效果为98%以上。

当果树最初出现溃疡病病灶流汁时,选用步骤2中的d)无名氨基酸直射病灶伤口,治愈率为95%以上。

当果树最初溃疡病2日内治疗无效时,采用以毒攻毒方法治疗,将步骤3中的e)在病发后的第2天进行土壤杀菌喷雾并清洗病树,第3天将该汁涂抹病灶伤口,严实包扎,2天后解开伤口检查,未愈者连续施用。

施用本方法的详细信息在治疗溃疡病时祥有记载。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

如步骤1中的a)b)c)中所述,其特点在于:制备的杀菌营养液的成份为:生物杀菌因子+有机质+无机养分。采用注射和喷雾方式,以补养为主杀菌为付,还有蛋白质生物供养肥,脂肪腐植质生物涂杆剂增养杀菌。

如步骤2的d)中所述的方法,其特点在于:制备的无名氨基酸施用时加温38℃。

如步骤3的e)中所述的方法,其特点在于:制备的土壤杀菌剂和树体杀菌清洗剂是带有气体挥发性的植物汁。

具体施用方式

通过预防初治,转阳后治疗的多种综合防治方法,使果树溃疡病得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治愈。

本发明的成果是通过还原原理跟踪原理,使果树的病害预防效果防治为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病灶伤口治愈效果为百分之九十九;转阳后治疗和全程防治效果为99%以上。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猕猴桃树溃疡病防治技术原理的研究与实践,涉及到的预防方法是以注射和喷雾蛋白质增补复合营养液为主的综合补养预防方法;涉及到的治疗方法是初流期补养杀菌,转阳后以毒功毒的方法,使预防和治疗效果为100%‑98%以上;原理是以补养杀菌为主的绿色综合防治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田宝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田宝英
技术研发日:2017.08.10
技术公布日:2019.02.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