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91493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家禽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林下养鸡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生态和空间,对适合林下生长的土鸡进行合理养殖,是一种良好的农林相结合的养殖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形成互利的循环,鸡粪可以肥林,提高土壤肥力,调节生态环境,促进林木生长,同时可以消除害虫,林地为鸡提供散养环境和食物,鸡和林木之间互相利用和依存关系,形成了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但是现在的林下养鸡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林下养鸡对于林下的植被和土壤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现有的林下养鸡大多不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的大小和生态阈值,而是根据自己的经济效益,高密度林下养鸡,导致鸡的过度活动对植被破坏极其严重,更有甚者,林间寸草不生,地面凹凸不平,而且在养鸡之后不进行任何的土地修整,进而严重影响土壤对养分的循环功能。而且鸡喜爱刨食,由于不断刨食土里的草根、种子和蚯蚓等,使得林下植物减少,土层裸露,土壤板结,长期的大雨天气造成水土流失,破坏了林地生态环境。同时现有的林下养鸡绝大多数对于林下的鸡粪没有进一步的处理,容易产生甲基硫醇、甲硫醚、二甲胺及低级脂肪酸等臭气,导致空气污染;容易招引蚊蝇,使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病原大量繁殖;有些还会随雨水流入水体,使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质腐败,水生物死亡;现有的林下养殖,除了鸡群的自主觅食外,大多补喂的饲料单一,营养不全面影响鸡的生长发育,而且喂食购买的饲料,仍然属于饲料鸡的范畴,无法实现完全实现林下生态鸡的养殖;同时还有部分出现林地饲草补种不及时,出现林地无草的情况,鸡无法通过采集饲草或杂草补充饲料及营养。

现有的林下养鸡的鸡舍由于养殖在山林之中,大多都饱受蚊虫过多的困扰,特别是鸡舍内的粪便和积水等很容易滋生蚊虫。蚊虫会叮咬鸡群、传染疾病,导致鸡群进食、休息都受到滋扰,造成鸡群消瘦,生长不良,给家禽养殖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鸡舍内大多使用生石灰水或者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从而达到驱除蚊虫和消毒目的,更多的消毒方法是使用左旋氯菊酯等杀蚊虫剂喷施蚊虫常栖身的地方,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杀灭蚊虫的效果,但是大多对鸡群伤害较大,剂量过大还有可能造成鸡群生病,体内有害物质残留,违背了生态养鸡的初衷。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生态健康、绿色环保无污染的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枣树林、柑橘林、葡萄树林、梨树林、桑树林、茶树林、花椒树林、毛竹林、红豆杉林、枇杷树林中的一种或多种;

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武定鸡、大围山微型鸡、普洱瓢鸡、无量山乌骨鸡、茶花鸡、盐津乌骨鸡中的任一种;

3)轮牧式放养:选择35~50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4~8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60~100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8~10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4)日常管理:

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5~15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45~7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25~40g/只;

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5~10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0~65g/只;

c、育肥期:出栏前10~25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70~13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5~105g/只;

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6~10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林地周围建立有防护屏障,所述的防护屏障包括高度为1~2m的灌木屏障和设置在灌木屏障外侧的高度为2~4m的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的灌木为火棘、小叶黄杨、银粉蔷薇、石楠、海桐、木槿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轮牧区内种植有牧草,所述的牧草为车轴草、紫花苜宿、板蓝根、地锦草、墨旱莲、马齿苋、菊苣、苦荬菜、苦菊、菠菜、百脉根、鸭茅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轮牧区内还设置有生虫池,所述的生虫池长0.8~1.2m,宽0.6~1m,深度0.3~0.7m,在池底及池子四周铺一层3~7cm的池塘淤泥,然后将稻草在淘米水中浸泡1~3天后铺入池中,接着在稻草上分别覆盖一层豆腐渣和一层牛粪,再在牛粪上覆盖厚度为5~10cm的湿稻草,浇入0.1~0.2m3的淘米水,最后使用薄膜将生虫池覆盖至鸡只放养至该轮牧区。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人工修整为首先对林下土地进行平整,放牧后的牧草收集用于制作饲料,然后翻地2~5cm,将水浇透,间隔1~2天后,投放蚯蚓,所述的蚯蚓的投放量为15~38kg/亩,最后撒上牧草籽,每隔2~3天浇一次水,直至出芽率达到80%以上,即可。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养殖鸡舍四周设置有蚊虫隔离带,所述的蚊虫隔离带由种植宽度为0.2~1m的驱蚊植物组成,所述的驱蚊植物包括香叶天竺葵、香茅、蚊净香草、艾蒿、薄荷、除虫菊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早上补喂的饲料为新鲜中草药饲料,所述的新鲜中草药饲料为鱼腥草、鸡骨草,荆芥、西瓜瓤、大葱、薄荷、槐花、一点红、刺角芽、山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晚上补喂的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45~60份,麦麸8~15份,豌豆1~3份,黑豆1~3份,中草药颗粒4~8份。

所述的中草药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紫皮大蒜12~20份、洋葱8~15份、青蒿6~10份、白茅根6~10份、党参2~4份、茶叶末8~12份,艾叶粉1~3份,松针粉1~3份、桔皮粉1~3份、三七粉0.1~0.2份;所述的中草药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先称取配方比例的原料,然后将紫皮大蒜、洋葱、青蒿、白茅根和党参蒸15~30min,然后取出,捣烂,加入茶叶末、艾叶粉、松针粉、桔皮粉和三七粉搅拌均匀,制粒,即可。

优选的,步骤(4)所述的日常管理中每隔2~5天在晚上补喂饲料后给鸡只喂食中草药煎煮茶,所述的中草药煎煮茶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方比例的中草药清洗干净,然后将中草药总重量20~30倍的纯净水加热至沸腾,放入准备好的中草药,熬煮3~15min,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冰糖,搅拌溶解,得到中草药煎煮茶和中草药渣;所述的中草药包括薄荷10~25重量份、金银花10~20重量份、荆芥8~15重量份,茅根6~8重量份、菊花6~8重量份,淡竹叶4~8重量份、荷叶4~8重量份、罗汉果2~4重量份;所述的中草药渣晾干,切成1~2cm的药段,放在养殖鸡舍中用于异味吸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养殖方法生态健康、绿色环保无污染,得到的林下生态鸡肉质鲜嫩,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无公害,而且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大大提高生态鸡的抗病能力,最终的存活率高达97%以上。

2、本发明通过防护屏障的设置,对林下生态鸡划定养殖范围,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存活率,灌木屏障一方面能够作为生态鸡活动的第一道屏障,另一方面能够作为生态鸡养殖过程中由于鸡只的活动而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易流失的天然屏障,同时鸡粪由于灌木屏障的存在也难以转移,降低对原生境生态环境的影响;防护网的设置一方面避免鸡只越过灌木屏障走失,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天敌动物如黄鼠狼等进入放牧区的风险。

3、本发明通过科学的轮牧放养,避免土壤板结、牧草不足等问题,通过进一步在轮牧区内种植牧草,彻底解决了林地无草的情况,不仅让鸡只具有足够的食物,而且种植的牧草富含维生素及氨基酸,有助于提高鸡的自身免疫力;同时牧草的种植避免了由于鸡只刨土做窝的天性,过于破坏林地土壤结构,保护林地。

4、本发明通过在轮牧区内设置生虫池,使得鸡只充分补充蛋白质,促进鸡只的健康生长,配合林中的牧草、昆虫使得鸡只营养均衡生长速度,缩短出栏时间;而且当鸡只进入该轮牧区进行放牧时,仅需揭开薄膜,鸡只就会自行刨开稻草,进行觅食,简单方便。

5、本发明通过对林地进行人工修整,有效实现了林下土壤、牧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由于过度放牧或者放牧后不进行维护而造成的牧草难以复原,甚至一段时间内林下寸草不生的局面;通过将土壤进行平整,将能够作为有机肥而又散发异味易造成蚊蝇肆虐的鸡粪覆盖在土壤之下,消除了环境隐患,将土壤浇透水促进微生物分解,使得鸡粪迅速被分解成为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投放蚯蚓改善土壤板结情况,而且待到鸡只再度放养至该轮牧区,蚯蚓可以作为鸡只的补充食物,然后撒上草籽,实现对放牧区的生态恢复,便于投入下次使用。

6、本发明的蚊虫隔离带有效解决了鸡舍四周蚊虫过多的问题,通过驱蚊植物的种植,将能够驱蚊的香茅醛等源源不断释放于空气中,大大减少了鸡舍内的蚊虫,速效而持久,有效阻断了由于蚊虫而导致的传染病的发生;而且驱蚊植物作为绿植,同时能够吸收鸡只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减少鸡粪便散发出的二氧化碳、氯气等有害气体的影响,具有改善鸡舍环境的功效。

7、本发明的中草药煎煮茶选择口感好,功效显著的配方,各个原料之间相辅相成,最后加入冰糖,增强适口性,作为饮用水的补充,具有清热解毒,增强鸡只免疫力,预防感冒等功效。

8、本发明早上补喂的饲料,通过足量的补充新鲜中草药,使得鸡只开胃,增强鸡只外出觅食的欲望,晚上补喂粗粮等饲料,有效增肥,增加经济效益,而且中草药颗粒的加入,不仅有助于调理,使得鸡只口感鲜嫩,而且有效预防球虫病、感冒等疾病;早晚补喂饲料配合使用,且均使用原生态的青饲和粗粮等,不仅有效避免了现有的饲料单一,而且通过科学的配方使得营养全面,鸡只发育良好,实现真正的林下生态鸡的养殖。

9、本发明通过合理控制放养时间,待露水消除后再行放牧,避免感冒,适应期多喂食,避免鸡只因不适应而觅食少饥饿的情况;生长期增长运动和觅食时间,辅助喂食;增肥期缩短放牧时间,增加喂食,有效增肥体重便于出栏。

10、本发明通过对鸡舍勤清理,多消毒,改善鸡只生长环境;而且艾草熏蒸有效消毒祛湿,同时可以有助于预防球虫病的发生和预防鸡只的呼吸道疾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

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武定鸡;

3)轮牧式放养:选择35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4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60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8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

4)日常管理:

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5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4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25g/只;

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0g/只;

c、育肥期:出栏前10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7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5g/只;

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6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实施例2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柑橘林;

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大围山微型鸡;

3)轮牧式放养:选择50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8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100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10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

4)日常管理:

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15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7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40g/只;

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10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65g/只;

c、育肥期:出栏前10~25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13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105g/只;

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10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实施例3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葡萄树林;所述的林地周围建立有防护屏障,所述的防护屏障包括高度为1m的灌木屏障和设置在灌木屏障外侧的高度为2m的防护网,所述的灌木为火棘;

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普洱瓢鸡;

3)轮牧式放养:选择38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5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65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9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

4)日常管理:

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6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47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27g/只;

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6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5g/只;

c、育肥期:出栏前12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7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60g/只;

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7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实施例4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梨树林;所述的林地周围建立有防护屏障,所述的防护屏障包括高度为2m的灌木屏障和设置在灌木屏障外侧的高度为4m的防护网,所述的灌木为小叶黄杨;

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无量山乌骨鸡;

3)轮牧式放养:选择40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6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70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8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

4)日常管理:

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7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0g/只;

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6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40g/只;

c、育肥期:出栏前14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8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65g/只;

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8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实施例5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桑树林;所述的林地周围建立有防护屏障,所述的防护屏障包括高度为1.1m的灌木屏障和设置在灌木屏障外侧的高度为2.2m的防护网,所述的灌木为银粉蔷薇;

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茶花鸡;

3)轮牧式放养:选择42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7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75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10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

所述的轮牧区内种植有牧草,所述的牧草为紫花苜宿;

4)日常管理:

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8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2g/只;

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7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45g/只;

c、育肥期:出栏前15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8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70g/只;

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9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实施例6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茶树林;所述的林地周围建立有防护屏障,所述的防护屏障包括高度为1.2m的灌木屏障和设置在灌木屏障外侧的高度为2.4m的防护网,所述的灌木为石楠;

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盐津乌骨鸡;

3)轮牧式放养:选择44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4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80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8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

所述的轮牧区内种植有牧草,所述的牧草为板蓝根;

4)日常管理:

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5~15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6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8g/只;

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7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0g/只;

c、育肥期:出栏前10~25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9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75g/只;

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8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实施例7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花椒树林;所述的林地周围建立有防护屏障,所述的防护屏障包括高度为1.3m的灌木屏障和设置在灌木屏障外侧的高度为2.6m的防护网,所述的灌木为海桐;

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武定鸡;

3)轮牧式放养:选择48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7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95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9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

所述的轮牧区内种植有牧草,所述的牧草为地锦草、墨旱莲;

所述的轮牧区内还设置有生虫池:所述的生虫池长0.8m,宽0.6m,深度0.3m,在池底及池子四周铺一层3cm的池塘淤泥,然后将稻草在淘米水中浸泡1天后铺入池中,接着在稻草上分别覆盖一层豆腐渣和一层牛粪,再在牛粪上覆盖厚度为5cm的湿稻草,浇入0.1m3的淘米水,最后使用薄膜将生虫池覆盖至鸡只放养至该轮牧区;

4)日常管理:

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14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6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8g/只;

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9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60g/只;

c、育肥期:出栏前24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13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100g/只;

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9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实施例8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毛竹林;所述的林地周围建立有防护屏障,所述的防护屏障包括高度为1.4m的灌木屏障和设置在灌木屏障外侧的高度为2.8m的防护网,所述的灌木为木槿;

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普洱瓢鸡;

3)轮牧式放养:选择46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6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90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10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

所述的轮牧区内种植有牧草,所述的牧草为马齿苋;

所述的轮牧区内还设置有生虫池:所述的生虫池长1.2m,宽1m,深度0.7m,在池底及池子四周铺一层7cm的池塘淤泥,然后将稻草在淘米水中浸泡3天后铺入池中,接着在稻草上分别覆盖一层豆腐渣和一层牛粪,再在牛粪上覆盖厚度为10cm的湿稻草,浇入0.2m3的淘米水,最后使用薄膜将生虫池覆盖至鸡只放养至该轮牧区;

4)日常管理:

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13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6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6g/只;

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9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5g/只;

c、育肥期:出栏前10~25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12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95g/只;

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7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实施例9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红豆杉林;所述的林地周围建立有防护屏障,所述的防护屏障包括高度为1.5m的灌木屏障和设置在灌木屏障外侧的高度为3m的防护网,所述的灌木为火棘、小叶黄杨;

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无量山乌骨鸡;

3)轮牧式放养:选择45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8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85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10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

所述的轮牧区内种植有牧草,所述的牧草为车轴草、紫花苜宿、板蓝根、地锦草、墨旱莲、马齿苋、菊苣、苦荬菜、苦菊、菠菜、百脉根、鸭茅;

所述的轮牧区内还设置有生虫池:所述的生虫池长0.9m,宽0.7m,深度0.4m,在池底及池子四周铺一层4cm的池塘淤泥,然后将稻草在淘米水中浸泡2天后铺入池中,接着在稻草上分别覆盖一层豆腐渣和一层牛粪,再在牛粪上覆盖厚度为6cm的湿稻草,浇入0.12m3的淘米水,最后使用薄膜将生虫池覆盖至鸡只放养至该轮牧区;

所述的人工修整为首先对林下土地进行平整,放牧后的牧草收集用于制作饲料,然后翻地2cm,将水浇透,间隔1天后,投放蚯蚓,所述的蚯蚓的投放量为15kg/亩,最后撒上牧草籽,每隔2天浇一次水,直至出芽率达到80%以上,即可;

4)日常管理:

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12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2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3g/只;

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8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42g/只;

c、育肥期:出栏前10~25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11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90g/只;

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6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实施例10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枣树林、柑橘林、葡萄树林、梨树林、桑树林、茶树林、花椒树林、毛竹林、红豆杉林、枇杷树林的混种树林;所述的林地周围建立有防护屏障,所述的防护屏障包括高度为1.6m的灌木屏障和设置在灌木屏障外侧的高度为3.2m的防护网,所述的灌木为火棘、小叶黄杨、银粉蔷薇、石楠、海桐、木槿;

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茶花鸡;

3)轮牧式放养:选择44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8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75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8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

所述的轮牧区内种植有牧草,所述的牧草为百脉根;

所述的轮牧区内还设置有生虫池:所述的生虫池长1m,宽0.8m,深度0.5m,在池底及池子四周铺一层5cm的池塘淤泥,然后将稻草在淘米水中浸泡1天后铺入池中,接着在稻草上分别覆盖一层豆腐渣和一层牛粪,再在牛粪上覆盖厚度为7cm的湿稻草,浇入0.14m3的淘米水,最后使用薄膜将生虫池覆盖至鸡只放养至该轮牧区;

所述的人工修整为首先对林下土地进行平整,放牧后的牧草收集用于制作饲料,然后翻地5cm,将水浇透,间隔2天后,投放蚯蚓,所述的蚯蚓的投放量为38kg/亩,最后撒上牧草籽,每隔3天浇一次水,直至出芽率达到80%以上,即可;

4)日常管理:

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11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6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7g/只;

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68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8g/只;

c、育肥期:出栏前10~25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10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63g/只;

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7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实施例11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枣树林和梨树林;所述的林地周围建立有防护屏障,所述的防护屏障包括高度为1.7m的灌木屏障和设置在灌木屏障外侧的高度为3.4m的防护网,所述的灌木为银粉蔷薇、石楠;

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盐津乌骨鸡;

3)轮牧式放养:选择39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6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79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10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

所述的轮牧区内种植有牧草,所述的牧草为菊苣、苦荬菜、苦菊、菠菜;

所述的轮牧区内还设置有生虫池:所述的生虫池长1.1m,宽0.9m,深度0.6m,在池底及池子四周铺一层6cm的池塘淤泥,然后将稻草在淘米水中浸泡3天后铺入池中,接着在稻草上分别覆盖一层豆腐渣和一层牛粪,再在牛粪上覆盖厚度为9cm的湿稻草,浇入0.15m3的淘米水,最后使用薄膜将生虫池覆盖至鸡只放养至该轮牧区;

所述的人工修整为首先对林下土地进行平整,放牧后的牧草收集用于制作饲料,然后翻地5cm,将水浇透,间隔1天后,投放蚯蚓,所述的蚯蚓的投放量为18kg/亩,最后撒上牧草籽,每隔2天浇一次水,直至出芽率达到80%以上,即可;

步骤(3)中所述的养殖鸡舍四周设置有蚊虫隔离带,所述的蚊虫隔离带由种植宽度为0.2m的驱蚊植物组成,所述的驱蚊植物包括香叶天竺葵、香茅、蚊净香草、艾蒿、薄荷、除虫菊;

4)日常管理:

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9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1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9g/只;

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77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47g/只;

c、育肥期:出栏前19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10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77g/只;

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6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实施例12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桑树林、茶树林、花椒树林;所述的林地周围建立有防护屏障,所述的防护屏障包括高度为1.8m的灌木屏障和设置在灌木屏障外侧的高度为3.6m的防护网,所述的灌木为海桐、木槿;

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普洱瓢鸡;

3)轮牧式放养:选择37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6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70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8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

所述的轮牧区内种植有牧草,所述的牧草为马齿苋、菊苣;

所述的轮牧区内还设置有生虫池:所述的生虫池长0.8m,宽1m,深度0.3m,在池底及池子四周铺一层7cm的池塘淤泥,然后将稻草在淘米水中浸泡3天后铺入池中,接着在稻草上分别覆盖一层豆腐渣和一层牛粪,再在牛粪上覆盖厚度为8cm的湿稻草,浇入0.16m3的淘米水,最后使用薄膜将生虫池覆盖至鸡只放养至该轮牧区;

所述的人工修整为首先对林下土地进行平整,放牧后的牧草收集用于制作饲料,然后翻地4cm,将水浇透,间隔2天后,投放蚯蚓,所述的蚯蚓的投放量为20kg/亩,最后撒上牧草籽,每隔3天浇一次水,直至出芽率达到80%以上,即可;

步骤(3)中所述的养殖鸡舍四周设置有蚊虫隔离带,所述的蚊虫隔离带由种植宽度为1m的驱蚊植物组成,所述的驱蚊植物包括香叶天竺葵;

4)日常管理:

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12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4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25g/只;

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10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0g/只;

c、育肥期:出栏前10~25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7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105g/只;

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6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实施例13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红豆杉林、枇杷树林;所述的林地周围建立有防护屏障,所述的防护屏障包括高度为1.8m的灌木屏障和设置在灌木屏障外侧的高度为3.8m的防护网,所述的灌木为石楠、海桐、木槿;

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无量山乌骨鸡;

3)轮牧式放养:选择39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7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75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10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

所述的轮牧区内种植有牧草,所述的牧草为车轴草、鸭茅;

所述的轮牧区内还设置有生虫池:所述的生虫池长1.2m,宽0.6m,深度0.7m,在池底及池子四周铺一层7cm的池塘淤泥,然后将稻草在淘米水中浸泡2天后铺入池中,接着在稻草上分别覆盖一层豆腐渣和一层牛粪,再在牛粪上覆盖厚度为5cm的湿稻草,浇入0.19m3的淘米水,最后使用薄膜将生虫池覆盖至鸡只放养至该轮牧区;

所述的人工修整为首先对林下土地进行平整,放牧后的牧草收集用于制作饲料,然后翻地5cm,将水浇透,间隔1天后,投放蚯蚓,所述的蚯蚓的投放量为36kg/亩,最后撒上牧草籽,每隔2天浇一次水,直至出芽率达到80%以上,即可;

步骤(3)中所述的养殖鸡舍四周设置有蚊虫隔离带,所述的蚊虫隔离带由种植宽度为0.5m的驱蚊植物组成,所述的驱蚊植物包括香茅、蚊净香草、;

所述的早上补喂的饲料为新鲜中草药饲料,所述的新鲜中草药饲料为鱼腥草、鸡骨草,荆芥、西瓜瓤、大葱、薄荷、槐花、一点红、刺角芽、山楂的混合物;

所述的晚上补喂的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45份,麦麸8份,豌豆1份,黑豆1份,中草药颗粒4份。所述的中草药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紫皮大蒜12份、洋葱8份、青蒿6份、白茅根6份、党参2份、茶叶末8份,艾叶粉1份,松针粉1份、桔皮粉1份、三七粉0.1份;所述的中草药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先称取配方比例的原料,然后将紫皮大蒜、洋葱、青蒿、白茅根和党参蒸15min,然后取出,捣烂,加入茶叶末、艾叶粉、松针粉、桔皮粉和三七粉搅拌均匀,制粒,即可;

4)日常管理:

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5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7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25g/只;

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10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0g/只;

c、育肥期:出栏前17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97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79g/只;

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6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实施例14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枣树林、柑橘林、葡萄树林、梨树林、桑树林、茶树林、花椒树林、毛竹林、红豆杉林、枇杷树林;所述的林地周围建立有防护屏障,所述的防护屏障包括高度为2m的灌木屏障和设置在灌木屏障外侧的高度为2的防护网,所述的灌木为火棘、木槿;

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盐津乌骨鸡;

3)轮牧式放养:选择50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8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60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8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

所述的轮牧区内种植有牧草,所述的牧草为苦荬菜;

所述的轮牧区内还设置有生虫池:所述的生虫池长1.2m,宽0.6m,深度0.3m,在池底及池子四周铺一层3cm的池塘淤泥,然后将稻草在淘米水中浸泡3天后铺入池中,接着在稻草上分别覆盖一层豆腐渣和一层牛粪,再在牛粪上覆盖厚度为5cm的湿稻草,浇入0.17m3的淘米水,最后使用薄膜将生虫池覆盖至鸡只放养至该轮牧区;

所述的人工修整为首先对林下土地进行平整,放牧后的牧草收集用于制作饲料,然后翻地2cm,将水浇透,间隔2天后,投放蚯蚓,所述的蚯蚓的投放量为33kg/亩,最后撒上牧草籽,每隔2天浇一次水,直至出芽率达到80%以上,即可;

所述的养殖鸡舍四周设置有蚊虫隔离带,所述的蚊虫隔离带由种植宽度为0.2~1m的驱蚊植物组成,所述的驱蚊植物包括薄荷、除虫菊;

所述的早上补喂的饲料为新鲜中草药饲料,所述的新鲜中草药饲料为鱼腥草;

所述的晚上补喂的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60份,麦麸15份,豌豆3份,黑豆3份,中草药颗粒8份。所述的中草药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紫皮大蒜20份、洋葱15份、青蒿10份、白茅根10份、党参4份、茶叶末12份,艾叶粉3份,松针粉3份、桔皮粉3份、三七粉0.2份;所述的中草药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先称取配方比例的原料,然后将紫皮大蒜、洋葱、青蒿、白茅根和党参蒸30min,然后取出,捣烂,加入茶叶末、艾叶粉、松针粉、桔皮粉和三七粉搅拌均匀,制粒,即可;

4)日常管理:

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15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1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9g/只;

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64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45g/只;

c、育肥期:出栏前13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11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80g/只;

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6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实施例15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桑树林;所述的林地周围建立有防护屏障,所述的防护屏障包括高度为2m的灌木屏障和设置在灌木屏障外侧的高度为4m的防护网,所述的灌木为石楠、海桐;

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武定鸡;

3)轮牧式放养:选择35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4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83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10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

所述的轮牧区内种植有牧草,所述的牧草为百脉根;

所述的轮牧区内还设置有生虫池:所述的生虫池长0.8m,宽0.6m,深度0.7m,在池底及池子四周铺一层7cm的池塘淤泥,然后将稻草在淘米水中浸泡2天后铺入池中,接着在稻草上分别覆盖一层豆腐渣和一层牛粪,再在牛粪上覆盖厚度为7cm的湿稻草,浇入0.1m3的淘米水,最后使用薄膜将生虫池覆盖至鸡只放养至该轮牧区;

所述的人工修整为首先对林下土地进行平整,放牧后的牧草收集用于制作饲料,然后翻地2cm,将水浇透,间隔2天后,投放蚯蚓,所述的蚯蚓的投放量为27kg/亩,最后撒上牧草籽,每隔2~3天浇一次水,直至出芽率达到80%以上,即可;

所述的养殖鸡舍四周设置有蚊虫隔离带,所述的蚊虫隔离带由种植宽度为0.8m的驱蚊植物组成,所述的驱蚊植物包括香叶天竺葵、除虫菊;

所述的早上补喂的饲料为新鲜中草药饲料,所述的新鲜中草药饲料为鸡骨草,荆芥;

所述的晚上补喂的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48份,麦麸10份,豌豆2份,黑豆2份,中草药颗粒5份。所述的中草药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紫皮大蒜14份、洋葱10份、青蒿7份、白茅根7份、党参3份、茶叶末9份,艾叶粉2份,松针粉2份、桔皮粉2份、三七粉0.12份;所述的中草药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先称取配方比例的原料,然后将紫皮大蒜、洋葱、青蒿、白茅根和党参蒸18min,然后取出,捣烂,加入茶叶末、艾叶粉、松针粉、桔皮粉和三七粉搅拌均匀,制粒,即可;

4)日常管理:

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12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6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25g/只;

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3g/只;

c、育肥期:出栏前10~25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79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61g/只;

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10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实施例16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枣树林、花椒树林;所述的林地周围建立有防护屏障,所述的防护屏障包括高度为2m的灌木屏障和设置在灌木屏障外侧的高度为3.5m的防护网;

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普洱瓢鸡;

3)轮牧式放养:选择50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8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86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10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

所述的轮牧区内种植有牧草,所述的牧草为菊苣;

所述的轮牧区内还设置有生虫池:所述的生虫池长1.2m,宽0.6m,深度0.3m,在池底及池子四周铺一层3cm的池塘淤泥,然后将稻草在淘米水中浸泡1天后铺入池中,接着在稻草上分别覆盖一层豆腐渣和一层牛粪,再在牛粪上覆盖厚度为8cm的湿稻草,浇入0.2m3的淘米水,最后使用薄膜将生虫池覆盖至鸡只放养至该轮牧区;

所述的人工修整为首先对林下土地进行平整,放牧后的牧草收集用于制作饲料,然后翻地3cm,将水浇透,间隔1天后,投放蚯蚓,所述的蚯蚓的投放量为30kg/亩,最后撒上牧草籽,每隔3天浇一次水,直至出芽率达到80%以上,即可;

所述的养殖鸡舍四周设置有蚊虫隔离带,所述的蚊虫隔离带由种植宽度为0.8m的驱蚊植物组成,所述的驱蚊植物包括除虫菊;

所述的早上补喂的饲料为新鲜中草药饲料,所述的新鲜中草药饲料为西瓜瓤、大葱、刺角芽、;

所述的晚上补喂的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50份,麦麸12份,豌豆1份,黑豆3份,中草药颗粒6份。所述的中草药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紫皮大蒜16份、洋葱12份、青蒿8份、白茅根8份、党参4份、茶叶末10份,艾叶粉3份,松针粉1份、桔皮粉2份、三七粉0.1份;所述的中草药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先称取配方比例的原料,然后将紫皮大蒜、洋葱、青蒿、白茅根和党参蒸20min,然后取出,捣烂,加入茶叶末、艾叶粉、松针粉、桔皮粉和三七粉搅拌均匀,制粒,即可;

4)日常管理:

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15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48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2g/只;

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69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5g/只;

c、育肥期:出栏前10~25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86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73g/只;

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6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实施例17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枇杷树林;所述的林地周围建立有防护屏障,所述的防护屏障包括高度为1m的灌木屏障和设置在灌木屏障外侧的高度为4m的防护网,所述的灌木为火棘;

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茶花鸡;

3)轮牧式放养:选择40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6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71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10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

所述的轮牧区内种植有牧草,所述的牧草为苦菊;

所述的轮牧区内还设置有生虫池:所述的生虫池长0.9m,宽0.7m,深度0.7m,在池底及池子四周铺一层5cm的池塘淤泥,然后将稻草在淘米水中浸泡2天后铺入池中,接着在稻草上分别覆盖一层豆腐渣和一层牛粪,再在牛粪上覆盖厚度为8cm的湿稻草,浇入0.17m3的淘米水,最后使用薄膜将生虫池覆盖至鸡只放养至该轮牧区;

所述的人工修整为首先对林下土地进行平整,放牧后的牧草收集用于制作饲料,然后翻地2cm,将水浇透,间隔1天后,投放蚯蚓,所述的蚯蚓的投放量为23kg/亩,最后撒上牧草籽,每隔3天浇一次水,直至出芽率达到80%以上,即可;

所述的养殖鸡舍四周设置有蚊虫隔离带,所述的蚊虫隔离带由种植宽度为0.7m的驱蚊植物组成,所述的驱蚊植物包括薄荷;

所述的早上补喂的饲料为新鲜中草药饲料,所述的新鲜中草药饲料为一点红、刺角芽、山楂中;

所述的晚上补喂的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55份,麦麸14份,豌豆3份,黑豆1份,中草药颗粒6份。所述的中草药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紫皮大蒜18份、洋葱14份、青蒿8份、白茅根8份、党参3份、茶叶末11份,艾叶粉1份,松针粉3份、桔皮粉1份、三七粉0.2份;所述的中草药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先称取配方比例的原料,然后将紫皮大蒜、洋葱、青蒿、白茅根和党参蒸25min,然后取出,捣烂,加入茶叶末、艾叶粉、松针粉、桔皮粉和三七粉搅拌均匀,制粒,即可;

4)日常管理:

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5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45~7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25~40g/只;

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5~10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0~65g/只;

c、育肥期:出栏前10~25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70~13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5~105g/只;

所述的日常管理中每隔3天在晚上补喂饲料后给鸡只喂食中草药煎煮茶,所述的中草药煎煮茶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方比例的中草药清洗干净,然后将中草药总重量20倍的纯净水加热至沸腾,放入准备好的中草药,熬煮3min,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冰糖,搅拌溶解,得到中草药煎煮茶和中草药渣;所述的中草药包括薄荷10重量份、金银花10重量份、荆芥8重量份,茅根6重量份、菊花6重量份,淡竹叶4重量份、荷叶4重量份、罗汉果2重量份;所述的中草药渣晾干,切成1cm的药段,放在养殖鸡舍中用于异味吸附;

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10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实施例18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桑树林;所述的林地周围建立有防护屏障,所述的防护屏障包括高度为1.2m的灌木屏障和设置在灌木屏障外侧的高度为2.4m的防护网,所述的灌木为木槿;

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茶花鸡;

3)轮牧式放养:选择35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6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80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8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

所述的轮牧区内种植有牧草,所述的牧草为马齿苋;

所述的轮牧区内还设置有生虫池:所述的生虫池长0.8m,宽0.6m,深度0.6m,在池底及池子四周铺一层6cm的池塘淤泥,然后将稻草在淘米水中浸泡2天后铺入池中,接着在稻草上分别覆盖一层豆腐渣和一层牛粪,再在牛粪上覆盖厚度为6cm的湿稻草,浇入0.2m3的淘米水,最后使用薄膜将生虫池覆盖至鸡只放养至该轮牧区;

所述的人工修整为首先对林下土地进行平整,放牧后的牧草收集用于制作饲料,然后翻地4cm,将水浇透,间隔2天后,投放蚯蚓,所述的蚯蚓的投放量为22kg/亩,最后撒上牧草籽,每隔2~3天浇一次水,直至出芽率达到80%以上,即可;

所述的养殖鸡舍四周设置有蚊虫隔离带,所述的蚊虫隔离带由种植宽度为0.6m的驱蚊植物组成,所述的驱蚊植物包括香叶天竺葵、薄荷、除虫菊;

所述的早上补喂的饲料为新鲜中草药饲料,所述的新鲜中草药饲料为西瓜瓤、大葱、槐花;所述的晚上补喂的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52份,麦麸13豌豆3份,黑豆3份,中草药颗粒7份。所述的中草药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紫皮大蒜18份、洋葱13份、青蒿9份、白茅根9份、党参3份、茶叶末11份,艾叶粉2份,松针粉2份、桔皮粉2份、三七粉0.15份;所述的中草药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先称取配方比例的原料,然后将紫皮大蒜、洋葱、青蒿、白茅根和党参蒸28min,然后取出,捣烂,加入茶叶末、艾叶粉、松针粉、桔皮粉和三七粉搅拌均匀,制粒,即可;

4)日常管理:

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10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0g/只;

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6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0~65g/只;

c、育肥期:出栏前25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12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80g/只;(由于早上补喂饲料是新鲜中草药,含水量大,因此比较多,晚上为的干燥粗粮等,因此比较轻)

所述的日常管理中每隔5天在晚上补喂饲料后给鸡只喂食中草药煎煮茶,所述的中草药煎煮茶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方比例的中草药清洗干净,然后将中草药总重量30倍的纯净水加热至沸腾,放入准备好的中草药,熬煮15min,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冰糖,搅拌溶解,得到中草药煎煮茶和中草药渣;所述的中草药包括薄荷25重量份、金银花20重量份、荆芥15重量份,茅根8重量份、菊花8重量份,淡竹叶8重量份、荷叶8重量份、罗汉果4重量份;所述的中草药渣晾干,切成2cm的药段,放在养殖鸡舍中用于异味吸附;

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10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