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雏鸭的低温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56147阅读:8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雏鸭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雏鸭的低温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鸭子是我国最常见的家禽。我国自古就有食鸭的习惯。据《日用本草》记载:鸭能滋五脏之阴,消虚劳之热,补气有水,养胃生津,止咳息惊。特别是夏季食鸭,既能补充天热过分消耗的能量,又可祛除酷暑给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以说鸭子是荤食中的滋补佳品。近几年,随着食鸭人数的增多,鸭子的消费市场也在逐年扩大,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养鸭积极性。养鸭已经成为很多农民获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鸭农如果要想搞好鸭子养殖,鸭苗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鸭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鸭农的养殖效益。

雏鸭一般指0周龄~4周龄的小鸭。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短,调节体温能力差,消化机能尚未健全,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易感染疾病,并且雏鸭的生长速度快,尤其是骨骼生长很快,饲养雏鸭时一定要供应营养丰富而全面的饲料。雏鸭娇嫩,因此,育雏时尤其要特别加强饲养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雏鸭的低温养殖方法,采用低温养殖方法,提高雏鸭适应环境的机能,促进后期快速生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雏鸭的低温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光照管理:0-3日龄雏鸭全天24小时光照,4-7日龄雏鸭每天22-23小时光照,剩余时间黑暗,8日龄后逐步减少光照时间,按照:光照时间(小时)=22(小时)-(日龄-7)×0.5(小时)的计算方式进行光照,直到达到每天10小时光照后稳定;

(2)低温设置:0-3日龄雏鸭育雏温度为32-34℃,4-7日龄雏鸭育雏温度为30-31℃,8-10日龄雏鸭育雏温度为29-30℃,10日龄后每隔1天降温0.5-1.0℃,直至降温到20-21℃稳定,维持此温度直到出栏;

(3)饲料管理:营养饲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小麦粉70-80份、糙米35-40份、毛芋30-35份、鸡蛋黄15-20份、芝麻14-16份、甘蔗水10-15份、黄花菜7-9份、鸡骨草4-6份、马齿苋3.5-4.0份、蒙脱石3.0-3.5份、蝉蛹2.0-3.0份、芦荟叶0.3-0.5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中使用的光照强度为36-40lx。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中温度的控制方法为:使用校正好的温度计分别悬挂在育雏室内四个角落和中心,角落处温度计距离墙面20-30厘米处,高度保持与雏鸭位置平齐,每隔4小时记录一次温度,计算平均值作为每日的实际温度。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中雏鸭饲料经过蒸煮制粒得到含水量为20-30%的营养饲料。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解决现有的雏鸭养殖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雏鸭的低温养殖方法,通过控制光照时间内,逐步降低饲养温度,搭配营养饲料来提高雏鸭的生长质量,适宜的低温环境能够促进雏鸭的生长,尤其是后期生长,这与刺激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合成量有关,低温有助于甲状腺素的合成,而不利于肾上腺素的合成,肾上腺素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甲状腺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还能够提高雏鸭的食欲,增加采食量,随着雏鸭日龄的增加,这种冷适应过程能够加快鸭子的体温调节机能和生理机能逐步完善,促进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雏鸭的低温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光照管理:0-3日龄雏鸭全天24小时光照,4-7日龄雏鸭每天22小时光照,剩余时间黑暗,8日龄后逐步减少光照时间,按照:光照时间(小时)=22(小时)-(日龄-7)×0.5(小时)的计算方式进行光照,直到达到每天10小时光照后稳定;

(2)低温设置:0-3日龄雏鸭育雏温度为32℃,4-7日龄雏鸭育雏温度为30℃,8-10日龄雏鸭育雏温度为29℃,10日龄后每隔1天降温0.5℃,直至降温到20℃稳定,维持此温度直到出栏;

(3)饲料管理:营养饲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小麦粉70份、糙米35份、毛芋30份、鸡蛋黄15份、芝麻14份、甘蔗水10份、黄花菜7份、鸡骨草4份、马齿苋3.5份、蒙脱石3.0份、蝉蛹2.0份、芦荟叶0.3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中使用的光照强度为36lx。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中温度的控制方法为:使用校正好的温度计分别悬挂在育雏室内四个角落和中心,角落处温度计距离墙面20厘米处,高度保持与雏鸭位置平齐,每隔4小时记录一次温度,计算平均值作为每日的实际温度。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中雏鸭饲料经过蒸煮制粒得到含水量为20%的营养饲料。

实施例2

一种雏鸭的低温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光照管理:0-3日龄雏鸭全天24小时光照,4-7日龄雏鸭每天22.5小时光照,剩余时间黑暗,8日龄后逐步减少光照时间,按照:光照时间(小时)=22(小时)-(日龄-7)×0.5(小时)的计算方式进行光照,直到达到每天10小时光照后稳定;

(2)低温设置:0-3日龄雏鸭育雏温度为33℃,4-7日龄雏鸭育雏温度为30.5℃,8-10日龄雏鸭育雏温度为29.5℃,10日龄后每隔1天降温0.8℃,直至降温到20.5℃稳定,维持此温度直到出栏;

(3)饲料管理:营养饲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小麦粉75份、糙米38份、毛芋33份、鸡蛋黄17份、芝麻15份、甘蔗水13份、黄花菜8份、鸡骨草5份、马齿苋3.8份、蒙脱石3.3份、蝉蛹2.5份、芦荟叶0.4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中使用的光照强度为38lx。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中温度的控制方法为:使用校正好的温度计分别悬挂在育雏室内四个角落和中心,角落处温度计距离墙面25厘米处,高度保持与雏鸭位置平齐,每隔4小时记录一次温度,计算平均值作为每日的实际温度。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中雏鸭饲料经过蒸煮制粒得到含水量为25%的营养饲料。

实施例3

一种雏鸭的低温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光照管理:0-3日龄雏鸭全天24小时光照,4-7日龄雏鸭每天23小时光照,剩余时间黑暗,8日龄后逐步减少光照时间,按照:光照时间(小时)=22(小时)-(日龄-7)×0.5(小时)的计算方式进行光照,直到达到每天10小时光照后稳定;

(2)低温设置:0-3日龄雏鸭育雏温度为34℃,4-7日龄雏鸭育雏温度为31℃,8-10日龄雏鸭育雏温度为30℃,10日龄后每隔1天降温1.0℃,直至降温到21℃稳定,维持此温度直到出栏;

(3)饲料管理:营养饲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小麦粉80份、糙米40份、毛芋35份、鸡蛋黄20份、芝麻16份、甘蔗水15份、黄花菜9份、鸡骨草6份、马齿苋4.0份、蒙脱石3.5份、蝉蛹3.0份、芦荟叶0.5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中使用的光照强度为40lx。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中温度的控制方法为:使用校正好的温度计分别悬挂在育雏室内四个角落和中心,角落处温度计距离墙面30厘米处,高度保持与雏鸭位置平齐,每隔4小时记录一次温度,计算平均值作为每日的实际温度。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中雏鸭饲料经过蒸煮制粒得到含水量为30%的营养饲料。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0-7日龄全天23小时光照,8日龄后每天降低0.5小时直至每天10小时光照,其余保持不变,其余保持一致。

对比例2

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2)育雏温度控制中,保持整个育雏期间温度在28-30℃范围内波动,其余保持一致。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使用普通的饲料代替步骤(3)中的营养饲料,其余保持一致。

对比实验

分别使用实施例1-3的方法和对比例1-3的方法养殖雏鸭,同时以现有的雏鸭养殖方式作为对照,养殖至出栏,对各组雏鸭养殖结果以及后期的生长情况进行跟踪,将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见:本发明采用低温育雏养殖方法,提高雏鸭适应环境的机能,促进后期快速生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