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潜耕层保水保肥性能的耕作机具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6907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潜耕层保水保肥性能的耕作机具及其方法与流程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潜耕层保水保肥性能的耕作机具及其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我国农业领域面临严重的土壤退化问题,土壤沙化和盐碱化是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土壤沙化后,土壤中养分水分流失过快,不能很好地为作物生长提供保障,即使人为施加养分和灌溉水分,也会因为土壤沙化而过渡流失,不能很好地保存在土壤中供作物生长所需。盐碱土壤中积累的大量盐分会引起一系列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结构粘滞,通气透水性差,容重高,肥力低,养分释放慢,严重影响了作物的出苗和正常生长,尤其不利于根系的生长以及根系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导致植物体出现生理干旱,抑制生长。因上述问题的存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当务之急是寻求一种投入成本低,无污染,改良周期短,简单易实施的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土壤退化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潜耕层保水保肥性能的耕作机具及其方法,它具有保水保肥,并能建造浅耕层的功能,改善土壤质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实现潜耕层保水保肥性能的耕作机具,包括梁架、悬挂架、传动机构、破土机构、排料机构、覆土机构和镇压机构;在所述梁架上按机具前进方向依次安装破土机构、排料机构、覆土机构和镇压机构;梁架通过悬挂架与拖拉机相连;拖拉机输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分别连接破土机构和排料机构,所述破土机构是在转轴上设置破土大刀盘构成,所述破土大刀盘对应苗带位置,覆土机构的覆土铲、排料机构的排料铲与破土大刀盘一一对应,通过破土大刀盘破碎土壤形成松土槽,排料铲开沟并排料,覆土铲覆土,将肥料埋入地下。

进一步地,所述破土机构的转轴一侧连接侧传动箱,所述破土大刀盘由刀盘、支架和刀片组成;所述刀盘上设置四层刀片,分别安装在刀盘上两侧及通过支架固定在刀盘上两侧,每层均最少设置3个刀片,沿圆周均匀设置;刀盘上两侧的相邻刀片沿圆周交错设置,通过支架固定在刀盘上的两层相邻刀片沿圆周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刀片为弧形弯刀片。

进一步地,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料斗、搅动机构和排料铲;所述料斗安装在梁架上,用以盛装秸秆颗粒或有机肥颗粒肥料,其排料端开有与排料铲相同数量的出料口,搅动机构安装在料斗内,带动料斗内的肥料向各个出料口方向运动,通过排料铲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排料铲包括排料仓、固定杆和开沟铲;所述固定杆与梁架连接,固定杆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孔,通过连接不同的调节孔调节固定杆的安装高度;开沟铲连接在固定杆和排料仓下端,排料仓与料斗的出料口连接,储存从料斗口排出肥料;排料仓侧后端设置有排料口在将进入排料仓的肥料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孔调节的高度范围为100-200mm。

进一步地,所述开沟铲的开沟宽度w为150-200mm。

进一步地,所述搅动机构包括搅动轴、支撑杆和搅动片;所述搅动轴一端伸出料斗,与传动机构相连,所述搅动片设置的组数与排料铲数量相同,每组搅动片均通过支撑杆沿搅动轴螺旋排列,引导排料仓中的肥料沿出料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料斗中排放直径小于50mm的有机肥颗粒,在地表100mm下,经过与土壤混合后形成宽度为200mm的耕作层。

进一步地,所述料斗中排放直径8-12mm的秸秆颗粒,在地表150mm~200mm之间形成一个宽度200mm,厚度为30mm~50mm的秸秆颗粒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破土机构、搅动机构、排料机构的配合协同作用,通过排放直径小于50mm的有机肥颗粒在地表100mm下,经过与土壤混合后形成200mm的一个耕作层,实现建造潜耕层,改善土壤质量,防止土壤沙化与盐碱化的目的。

2、本发明通过排放直径10mm左右的秸秆颗粒,在地表150mm~200mm之间形成一个宽200mm厚30mm~50mm的秸秆颗粒层。当养分和水分下渗时,该秸秆颗粒层可将养分和水分在一定空间内吸收保存,为作物生长提供养分和水分的储备,进而实现保水保肥的目的。

3、本发明的搅动机构通过螺旋设置的搅动叶片引导肥料流向排料口,便于肥料排出至排料铲。通过破土机构的破土大刀盘结构设计,利于破土形成松土槽,利于后续排料铲开沟排肥,保证肥料与土壤混合形成潜耕层。

4、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整机重量小,制造成本小,适用性强,可解决目前耕地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平面结构视图。

图3为图1中搅动机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图1中破土大刀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平面视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图1中排料铲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平面视图。

图中:1、破土大刀盘;2、侧传动箱;3、变速箱;4、悬挂架;5、料斗;6、被动大链轮;7、梁架;8、排料铲;9、覆土铲;10、镇压辊;11、搅动轴;12、输出轴;13、搅动片;14、主动小链轮;15、传动链;16、转轴;17、支撑杆;18、刀片;19、支架;20、刀盘;21、开沟铲;22、固定杆;23、排料仓;24、排料口;25、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本发明一种具有保水保肥功能的潜耕层建造机,包括梁架7、悬挂架4、传动机构、破土机构、排料机构、覆土机构和镇压机构;在所述梁架7上按机具前进方向依次安装破土机构、排料机构、覆土机构和镇压机构;梁架7通过悬挂架4与拖拉机相连;拖拉机输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分别连接破土机构和排料机构,所述破土机构是在转轴16上设置破土大刀盘1构成,所述破土大刀盘1对应苗带位置,覆土机构的覆土铲9、排料机构的排料铲8与破土大刀盘1一一对应,本例选择3组,通过破土大刀盘1破碎土壤形成松土槽,排料铲8开沟并排料,覆土铲9覆土,将肥料埋入地下。

所述破土机构的转轴16一侧连接侧传动,2,将动力传送给破土大刀盘1,所述破土大刀盘1由刀盘20、支架19和刀片18组成;所述刀盘20上设置四层刀片18,分别安装在刀盘20上两侧及通过支架19固定在刀盘20上两侧,每层均最少设置3个刀片18,沿圆周均匀设置;刀盘20上两侧的相邻刀片18沿圆周交错设置,通过支架19固定在刀盘20上的两层相邻刀片18沿圆周交错设置。所述刀片18为弧形弯刀片。

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料斗5、搅动机构和排料铲8;所述料斗5安装在梁架7上,用以盛装秸秆颗粒或有机肥颗粒肥料,其排料端开有与排料铲8相同数量的出料口,搅动机构安装在料斗5内,带动料斗5内的肥料向各个出料口方向运动,通过排料铲8排出。

所述排料铲8包括排料仓23、固定杆22和开沟铲21;所述固定杆22与梁架7连接,固定杆22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孔25,通过连接不同的调节孔25调节固定杆22的安装高度;开沟铲21连接在固定杆22和排料仓23下端,排料仓23与料斗5的出料口连接,储存从料斗5排出的肥料;排料仓23侧后端设置有排料口24,将进入排料仓23的肥料排出。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孔调节的高度范围为100-200mm。所述开沟铲的开沟宽度w为150-200mm;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或调整。

所述搅动机构包括搅动轴11、支撑杆17和搅动片13;所述搅动轴11一端伸出料斗5,与传动机构相连,所述搅动片13设置的组数与排料铲8数量相同,本例为3组,每组搅动片13均通过支撑杆17沿搅动轴11螺旋排列,引导排料仓23中的肥料沿排料口24排出。

如图1所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变速箱3、输出轴12、链传动机构和侧传动箱2,所述变速箱3与拖拉机万向节连接,通过拖拉机输出动力,变速箱3的输出轴分别连接链传动机构和侧传动箱2;链传动机构连接排料机构的搅动轴11,侧传动箱2连接破土机构的转轴16。

所述链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小链轮14、传动链15和被动大链轮6,所述主动小链轮14固定在变速箱3输出轴上,被动大链轮6固定在排料机构的搅动轴11上,主动小链轮14和被动大链轮6通过传动链15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本发明的变速箱3与拖拉机的万向节连接并获得动力,将动力通过输出轴12传递给侧边传动箱2和主动小链轮14;一方面,侧边传动箱2将动力传递给转轴16,转轴16带动破土大刀盘1伸入土壤并转动,形成松土槽。另一方面,主动小链轮14通过传动链15将动力传递给被动大链轮6,被动大链轮6带动搅动轴11及安装在搅动轴11上的支撑杆17和搅动片13转动,带动料斗5内的秸秆颗粒或有机肥颗粒向料斗5的出料口方向运动,然后进入排料仓23。开沟铲21沿松土槽开沟形成排料沟;排料口24将进入排料仓23的秸秆颗粒或有机肥排颗粒导入排料沟内;通过调节开沟铲21的深度,调节肥料埋入土壤中的深度。覆土铲9将排料铲8扰动的土壤回填至排料铲8开出的排料沟中。镇压辊10将覆土铲9回填的土壤进行镇压。

本发明中破土大刀盘1与排料铲8、覆土铲9的数量根据需求等量增减,以满足生产的需要。排料口24处设置调节板,用以调节排料口的宽度大小,以适应排放不同颗粒的肥料和调节排放量。

本发明通过调节排料铲8的安装高度和排料口24大小,排放直径小于50mm的有机肥颗粒在地表100mm下,经过与土壤混合后形成200mm的一个耕作层,实现建造潜耕层,改善土壤质量,防止土壤沙化与盐碱化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调节排料铲8的安装高度和排料口24大小,排放直径10mm左右的秸秆颗粒,在地表150mm~200mm之间形成一个宽200mm厚30mm~50mm的秸秆颗粒层。当养分和水分下渗时,该秸秆颗粒层可将养分和水分在一定空间内吸收保存,为作物生长提供养分和水分的储备,进而实现保水保肥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