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母草种植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652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益母草种植技术,属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益母草,又名:蓷、茺蔚、坤草、九重楼、云母草、森蒂,拉丁学名:leonurusartemisia(laur.)s.y.huf,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夏季开花。其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生用或熬膏用。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cm。茎直立,四棱形,被微毛。叶对生;叶形多种;叶柄长0.5-8cm。一年生植物基生叶具长柄,叶片略呈圆形,直径4-8cm,5-9浅裂,裂片具2-3钝齿,基部心形;茎中部叶有短柄,3全裂,裂片近披针形,中央裂片常再3裂,两侧裂片再1-2裂,最终片宽度通常在3mm以上,先端渐尖,边缘疏生锯齿或近全缘;最上部叶不分裂,线形,近无柄,上面绿色,被糙伏毛,下面淡绿色,被疏柔毛及腺点。轮伞花序腋生,具花8-15朵;小苞片针刺状,无花梗;花萼钟形,外面贴生微柔毛,先端5齿裂,具刺尖,下方2齿比上方2齿长,宿存;花冠唇形,淡红色或紫红色,长9-12mm,外面被柔毛,上唇与下唇几等长,上唇长圆形,全缘,边缘具纤毛,下唇3裂,中央裂片较大,倒心形;雄蕊4,二强,着生在花冠内面近中部,花丝疏被鳞状毛,花药2室;雌蕊1,子房4裂,花柱丝状,略长于雄蕊,柱头2裂。小坚果褐色,三棱形,先端较宽而平截,基部楔形,长2-2.5mm,直径约1.5mm。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益母草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性味辛苦凉,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消水的功效。治月经不调、浮肿下水、尿血、泻血、痢疾、痔疾。近年来益母草在疾病治疗及制药用量不断增加,但是传统的种植产量有限,加工方法较为落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益母草种植技术,该技术利用播种前期的种子处理、整地施底肥、播种、间苗补苗、中耕除草、管理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等措施,使益母草产量提高,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益母草种植技术,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1)种子处理:选择品种纯、生长健壮、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植株留种。当种子充分成熟后,单独收获,因成熟种子易脱落,可于田间初步脱粒,再运回晒干脱粒,除去杂质,贮藏备用。播种前将种子用10--15%的火灰或细土拌匀,再用5-10%的人畜粪水拌湿为“种子灰”,以便播种。

(2)整地施肥:在选定的田地上翻耕后暴晒,然后敲碎土块按畦宽1.2m整成龟背形,四周开排水沟;施足基肥,均匀铺上1层鸡粪或猪粪,每亩施磷酸钙40kg、氯化钾15kg,10%可湿性多菌灵粉剂5kg、敌百虫粉0.5kg。

(3)播种:顺畦按行距33厘米,划1厘米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覆土和畦面齐平,在沟上盖草保湿和防雨水冲刷,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

(4)间苗补苗:当苗高5~7㎝时开始间苗,间去弱苗、过密苗,可分2~3次进行,当苗高15~17㎝时定苗。条播者按株距10㎝,错株留苗,点播者每穴留苗2~3株。定苗时如有缺窝、缺株,应随即补植。生产实践证明,益母草每亩基本苗达3~4万株时产量最高。

(5)中耕除草:应适时中耕除草,使地面疏松,无杂草,为益母草生长创造良好条件。通常需进行3~4次,原则是经常保持畦面无杂草。益母草种植密度大,中耕宜浅,以免伤苗,除草宜勤。

(6)管理追肥:益母草出苗后,每月追肥1次,每亩施稀薄人粪尿700kg,或雨天撒尿素6kg。

(7)病虫害防治:灰霉病喷65%的代森锌可湿粉剂400倍液,也可用腐霜灭绝对水,每:隔10天喷1次,喷2-3次。

(8)收获加工:全草入药为益母草。果实为茺蔚子入药。在夏、秋间花开时,割取地上全草,晒干。果实(充蔚子)在秋季成熟后采收,晒干,去净杂质。采收时连同地上茎一起挖出,去净泥土,切忌水洗,去掉地上茎及芦头,捆成小把,晒干即可,筛去杂质,包装入库。

本发明的优点是:该技术利用播种前期的整地、施底肥、管理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使益母草产量提高,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益母草种植技术,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1)种子处理:选择品种纯、生长健壮、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植株留种。当种子充分成熟后,单独收获,因成熟种子易脱落,可于田间初步脱粒,再运回晒干脱粒,除去杂质,贮藏备用。播种前将种子用10--15%的火灰或细土拌匀,再用5-10%的人畜粪水拌湿为“种子灰”,以便播种。(2)整地施肥:在选定的田地上翻耕后暴晒,然后敲碎土块按畦宽1.2m整成龟背形,四周开排水沟;施足基肥,均匀铺上1层鸡粪或猪粪,每亩施磷酸钙40kg、氯化钾15kg,10%可湿性多菌灵粉剂5kg、敌百虫粉0.5kg、(3)播种:顺畦按行距33厘米,划1厘米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覆土和畦面齐平,在沟上盖草保湿和防雨水冲刷,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4)间苗补苗:当苗高5~7㎝时开始间苗,间去弱苗、过密苗,可分2~3次进行,当苗高15~17㎝时定苗。条播者按株距10㎝,错株留苗,点播者每穴留苗2~3株。定苗时如有缺窝、缺株,应随即补植。生产实践证明,益母草每亩基本苗达3~4万株时产量最高。(5)中耕除草:应适时中耕除草,使地面疏松,无杂草,为益母草生长创造良好条件。通常需进行3~4次,原则是经常保持畦面无杂草。益母草种植密度大,中耕宜浅,以免伤苗,除草宜勤。(6)管理追肥:益母草出苗后,每月追肥1次,每亩施稀薄人粪尿700kg,或雨天撒尿素6kg;(7)病虫害防治:灰霉病喷65%的代森锌可湿粉剂400倍液,也可用腐霜灭绝对水,每:隔10天喷1次,喷2-3次;(8)收获加工:全草入药为益母草。果实为茺蔚子入药。在夏、秋间花开时,割取地上全草,晒干。果实(充蔚子)在秋季成熟后采收,晒干,去净杂质。采收时连同地上茎一起挖出,去净泥土,切忌水洗,去掉地上茎及芦头,捆成小把,晒干即可,筛去杂质,包装入库。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益母草种植技术,属农业技术领域。该技术利用播种前期的整地、施底肥、管理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使益母草产量提高,成品色白味香,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葛市联发粮食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7.08.31
技术公布日:2018.0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