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污水处理的猪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2786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污水处理的猪舍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涉及一种猪舍,具体涉及一种带污水处理的猪舍。



背景技术:

养猪所排出的粪水一直都是很令人头疼的问题,通常的养猪场都是采用水冲粪法,利用高压水枪、漏缝地板,在猪舍内将粪尿混合,排入污沟,进入集污池,然后处理。这种方法用水量大;排出的污水cod、bod值较高;处理污水的日常维护费用大;污水泵要日夜工作,而且要有备用;污水处理池面积大,通常需要有7-10天的污水排放储存量;投资费用也相对较大。而且污水在集污池内积压时间过长会使周围的空气臭气熏天,不但影响了周围人们的生活,而且对养的猪本身也非常不利,极其容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虽然有的猪场设有沼气池,但是沼气池的处理能力相当有限,而沼气池不能将猪的粪水进行区别使用,极大的降低了对粪水的利用率,这个技术路线不适合目前的节水、节能的要求,特别对我国中部和北方地区养猪很不适合。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带污水处理的猪舍,能及时的清理猪产生的粪便和清理粪便产生的废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污水处理的猪舍,该猪舍包括设置在猪舍内的地面、设置在地面后端的排粪沟、设置在猪舍外的粪池、设置在地面前端的排水沟和设置在猪舍外的污水处理装置。

所述地面为倾斜式地面,地面的后端高于地面的前端,地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15°;所述排粪沟的长度与地面的宽度相等,排粪沟的底面低于地面,且排粪沟的底面为斜坡;所述排粪沟与猪舍外的粪池相连。所述粪池为长方体结构,排粪沟内的粪便因重力的作用从粪池的顶部滚入粪池。所述粪池顶部设置有可打开的粪池盖。所述地面上设有两个刮粪机;两个刮粪机先后工作;所述刮粪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刮粪板、设置在机架上的铁链和动力装置;所述机架包括一根横杆和一根竖杆。所述横杆与排粪沟平行,横杆固定在竖杆的底面,且横杆与竖杆垂直。所述刮粪板包括一块与排粪沟平行的横板和两块挡板,所述横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挡板连接,横板与挡板围成一个开口面对排粪沟的钝角,两块所述挡板之间的最大距离为地面宽度的一半,所述刮粪板通过铰链固定在横杆的两端,横杆与刮粪板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在地面上设置两条与排粪沟垂直的导轨和在机架上竖杆底面中间位置设置一个滑块,所述滑块能在导轨内滑移。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猪舍外的转角轮、转轮和驱动转轮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转角轮的轴线与地面垂直,且转角轮底面的圆心位于导轨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所述转轮的轴线与地面垂直,转轮的轴心与转角轮的轴心所在的直线与导轨垂直,所述铁链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铁链远离机架的一端通过转角轮相切形成一个九十度的直角,最后缠绕在转轮上;所述排粪沟所接触的墙上设置两个第二伸缩杆,在排水沟所接触的墙上设置两个固定杆、在刮粪机的中间位置设置一个车轮装置和在猪舍内设置一个控制模块,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分别设置在两导轨中心线的正上方,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垂直固定在墙上,第二伸缩杆远离墙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感应头,两个所述固定杆分别设置在两导轨中心线的正上方,固定杆的一端垂直固定在墙上,固定杆远离墙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感应头,所述车轮装置包括固定在刮粪机支架上的一个长方形框架和设置在长方形框架四角的车轮。所示控制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于第一感应头、第二感应头、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两刮粪机的第一电机相连。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栅格池、调节池、曝气池2和消毒池,所述栅格池包括栅格池本体、设置在栅格池本体内的栅格机、设置在栅格池本体两侧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栅格机包括外壳、栅格、两个主动齿轮、链条圈、两个第一从动齿轮、两个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三电机,所述外壳的宽度与栅格池的宽度相等,外壳包括设置在栅格池外的第一外壳和设置在栅格池内的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均为长方形壳体,第一外壳的下表面与第二外壳的下表面形成一个开口朝向地面的钝角,所述第二外壳倾斜放入栅格池内,且第二外壳的上下表面为空心状态,两个所述主动齿轮分别固定在第一外壳上远离第二外壳的一端的两侧面,两个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固定在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连接处的两侧面,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轮固定在第二外壳的下端的两侧,所述链条圈通过与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啮合将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包裹在链条圈内,所述链条圈一直保持绷紧状态,所述栅格固定在链条圈上,将链条圈包裹住,且栅格紧贴在链条圈上,所述第一进水口设置在外壳上表面面对的栅格池墙上的中间位置,在栅格池外设置第一水泵;在栅格池的底部设置第一污泥管和在栅格池外设置第一污泥泵,所述第一污泥管的一端与栅格池连接,第一污泥管远离栅格池的一端与粪池连接,第一污泥管在第一污泥泵的作用下,将栅格池内的固体杂质抽至粪池。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能及时的清理猪产生的粪便和清理粪便产生的废水。大大降低了人的劳动强度,并且使得猪得到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猪的生长,有效降低猪生病的机率。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带污水处理的猪舍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带污水处理的猪舍的猪舍内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带污水处理的猪舍的猪舍内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一种带污水处理的猪舍,该猪舍包括设置在猪舍内的地面、设置在地面后端的排粪沟1、设置在猪舍外的粪池、设置在地面前端的排水沟2和设置在猪舍外的污水处理装置3。

所述地面为倾斜式地面,地面的后端高于地面的前端,地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15°。所述排粪沟1的长度与地面的宽度相等,排粪沟1的底面低于地面,且排粪沟1的底面为斜坡。所述排粪沟1与猪舍外的粪池相连。所述粪池为长方体结构,排粪沟1内的粪便因重力的作用从粪池的顶部滚入粪池。为了防止异味溢出,所述粪池顶部设置有可打开的粪池盖。

为了将猪舍内的粪便排入排粪沟1,在地面上设置两个刮粪机4。为了使猪有活动空间,两个刮粪机4先后工作。所述刮粪机4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刮粪板5、设置在机架上的铁链和动力装置。所述机架包括一根横杆和一根竖杆。所述横杆与排粪沟1平行,横杆固定在竖杆的底面,且横杆与竖杆垂直。所述刮粪板5包括一块与排粪沟1平行的横板和两块挡板。所述横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挡板连接,横板与挡板围成一个开口面对排粪沟1的钝角。两块所述挡板之间的最大距离为地面宽度的一半。所述刮粪板5通过铰链固定在横杆的两端。为了可以将刮粪板5绕横杆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将刮粪板5的底部与地面脱离,在横杆与刮粪板5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当第一伸缩杆缩短时,刮粪板的底部会脱离地面。

为了刮粪机4在地面工作时有一个导向作用,不会刮歪,在地面上设置两条与排粪沟1垂直的导轨6和在机架上竖杆底面中间位置设置一个滑块。所述导轨6的长度为排水沟2与排粪沟1之间最小的距离,两条导轨6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与刮粪机4上两挡板之间的最大距离相等,且两导轨6关于地板的中心线对称。所述滑块能在导轨6内滑移。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猪舍外的转角轮、转轮和驱动转轮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转角轮的轴线与地面垂直,且转角轮底面的圆心位于导轨6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所述转轮的轴线与地面垂直,转轮的轴心与转角轮的轴心所在的直线与导轨6垂直。所述铁链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铁链远离机架的一端通过转角轮相切形成一个九十度的直角,最后缠绕在转轮上。所述转轮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转动,转轮上开始缠绕铁链,转角轮被带动,铁链向猪舍的排粪沟1缩短,带动机架沿导轨6向排粪沟1运动,刮粪机4开始工作,最终刮粪板5将粪便推至排粪沟1内,粪便由排粪沟1通入粪池。为了能使刮粪机4更加智能,多次刮粪,在排粪沟1所接触的墙上设置两个第二伸缩杆,在排水沟2所接触的墙上设置两个固定杆、在刮粪机4的中间位置设置一个车轮装置和在猪舍内设置一个控制模块。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分别设置在两导轨中心线的正上方,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垂直固定在墙上,第二伸缩杆远离墙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感应头。两个所述固定杆分别设置在两导轨中心线的正上方,固定杆的一端垂直固定在墙上,固定杆远离墙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感应头。所述车轮装置包括固定在刮粪机4支架上的一个长方形框架和设置在长方形框架四角的车轮。所示控制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于第一感应头、第二感应头、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两刮粪机的第一电机相连。当第一感应头与刮粪机4的竖杆相碰撞时,第一感应头向控制模块发射信号,控制模块会控制第一电动机改变转向、使第一伸缩杆收缩和使第二伸缩杆伸长,将刮粪板5的底部向上卷起与地面脱离接触,第二伸缩杆伸长给刮粪机4一个向前的推力,刮粪机4在自身重力和推力的作用下,刮粪机4的轮子带着刮粪机4向前滚动,刮粪机4退回要原来的位置;当第二感应头与刮粪机4的竖杆相碰撞,,第二感应头向控制模块发射信号,控制模块会控制第一电动机机又一次改变转向、使第一伸缩杆伸长和使第二伸缩杆收缩,将刮粪板5的底部放下与地面接触,铁链又拉着刮板机4向排粪沟1所在方向刮粪。为了防止粪便沟内的臭味溢出和猪踩入排粪沟1,在排水沟2的正上方设置封板、在封板中间设置侧板和封板与猪舍两侧墙壁之间各设置一块卷帘门。所述封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猪舍的两侧墙上。所述侧板与封板垂直。侧板的宽度与排粪沟1宽度相等。所述封板、侧板、卷帘门与猪舍墙壁形成两个封闭空间。两个刮粪机工作结束后分别进入这两个封闭空间。

猪舍内空气浑浊潮湿,固在猪舍的顶面设置通风口7,在猪舍两侧的墙壁上设置若干通风装置8。所述通风装置8包括设置在两侧墙上的排气孔、设置在排气孔内的排风扇和第二电机。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排气孔之间的距离相等,且两面墙上的排风对称。所述排风扇由第二电机驱动,排风扇的中心与排气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排气孔内。为了吸收排风扇排出的空气内的细菌异味,在排气孔上设置活性炭过滤网9。

所述排水沟2的长度与地面的宽度相当。为了防止猪蹄踩入排水沟2,在排水沟2上设置有网格。

所述污水处理装置3包括栅格池10、调节池11、曝气池12和消毒池13。所述栅格池10包括所述栅格池10包括栅格池本体、设置在栅格池本体内的栅格机14、设置在栅格池本体两侧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

所述栅格机14包括外壳15、栅格16、两个主动齿轮17、链条圈、两个第一从动齿轮18、两个第二从动齿轮19和第三电机。所述外壳15的宽度与栅格池10的宽度相等,外壳15包括设置在栅格池10外的第一外壳和设置在栅格池10内的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均为长方形壳体,第一外壳的下表面与第二外壳的下表面形成一个开口朝向地面的钝角。所述第二外壳倾斜放入栅格池10内,且第二外壳的上下表面为空心状态。两个所述主动齿轮17分别固定在第一外壳上远离第二外壳的一端的两侧面。两个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8固定在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连接处的两侧面。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轮19固定在第二外壳的下端的两侧。所述链条圈通过与主动齿轮17、第一从动齿轮18和第二从动齿轮19啮合将主动齿轮17、第一从动齿轮18和第二从动齿轮19包裹在链条圈内,所述链条圈一直保持绷紧状态。所述栅格16固定在链条圈上,将链条圈包裹住,且栅格16紧贴在链条圈上。为了收集栅格16上的固体杂质,在栅格16上设置若干排相互平行的旋转轴、设置在旋转轴上的靶齿20和在第一外壳的底部设置一个收纳盒21。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栅格16的两端,旋转轴与栅格平行,随栅格16一起运动,且任意相邻两排旋转轴的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收纳盒21位于主动齿轮17的正下方,用于收集从栅格16上掉落的固定杂质,为了使固定杂质能从栅格16上剥落,在收纳盒21的正中位置设置刮板。刮板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收纳盒21上,刮板远离收纳盒21的一端与下层的栅格16接触,将栅格16上的固定从栅格16上刮落进收纳盒21内。对比当第三电机带动主动齿轮17作匀速定向旋转时,整个耙齿便自上而下运动,并携带固体杂物从液体中分离出来,流体通过耙齿间隙流出去,整个工作状态连续进行。由于耙齿的特殊结构形状,使耙齿链携带固体杂物到达上端反向运动时,前后耙之间产生相对自清运动,促使杂物依靠重力脱落。

所述第一进水口设置在外壳上表面面对的栅格池10墙上的中间位置,为了将污水从排水沟2引进栅格池10内,在栅格池10外设置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通过水管将排水沟2内的污水抽入栅格池10内。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在与第一进水口相对栅格池10池壁的底部。为了将固体杂质排出,在栅格池10的底部设置第一污泥管和在栅格池10外设置第一污泥泵。所述第一污泥管的一端与栅格池10连接,第一污泥管远离栅格池10的一端与粪池连接,第一污泥管在第一污泥泵的作用下,将栅格池10内的固体杂质抽至粪池。

所述调节池11包括设置在调节池11两侧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的高度高于第二出水口的高度。为了将栅格池10内的水通过水管抽至调节池11内,在栅格池10和调节池11之间设置有第二水泵。为了将固体杂质排出,在调节池11的底部设置第二污泥管和在调节池11外设置第二污泥泵。所述第二污泥管的一端与调节池11连接,第二污泥管远离调节池11的一端与粪池连接,第二污泥管在第二污泥泵的作用下,将调节池11内的固体杂质抽至粪池

所述曝气池12包括厌氧水解池22、接触性氧化池23和沉淀池24。所述厌氧水解池22包括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为了将调节池11内的水抽到厌氧水解池22内,在调节池11和厌氧水解池22之间设置第三水泵。厌氧水解池22内有厌氧菌,厌氧水解池22内利用厌氧菌的作用,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为了将固体杂质排出,在厌氧水解池22的底部设置第三污泥管和在厌氧水解池22外设置第三污泥泵。所述第三污泥管的一端与厌氧水解池22连接,第三污泥管远离厌氧水解池22的一端与粪池连接,第三污泥管在第三污泥泵的作用下,将厌氧水解池22内的固体杂质抽至粪池。

所述接触性氧化池23包括第四进水口和第四出水口。为了将厌氧水解池22内的污水抽入接触性氧化池23内,在接触性氧化池23和接触性氧化池23之间设置第四水泵。在接触性氧化池23底部有活性污泥,为了让污水在接触性氧化池23内停留一段时间,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所述接触性氧化池23外设置空气压缩机25。所述空气压缩机25包括气缸、活塞、连接杆、偏心轮和带动偏心轮转动的第四电机。所述气缸为圆柱形,气缸的轴心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气缸内的上部分设置有进气室和输气室。所述进气室和输气室彼此相邻,且进气室的底面和输气室的底面位于气缸内的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进气室上设置一条进气管,输气室上设置一条输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进气室相连,进气管远离进气室的一端与排气孔相连。所诉输气管的一端与输气室相连,输气管远离输气室的一端与储气罐相连。所述活塞设置在气缸内进气室和输气室的正下方,活塞为圆柱形,活塞的轴线与气缸的轴线重合,为了防止气体从活塞与气缸之间的缝隙溢出,要使活塞与气缸内部的圆柱面紧密贴合,在活塞的周缘设置橡皮圈。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活塞底部连接,连接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与偏心轮上的偏心连接。所述偏心轮的轴线与气缸的轴线垂直,但偏心轮的轴心与气缸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偏心轮由第四电机驱动。在为了将进气室与气缸接通,输气室与气缸接通,在进气室的底部设置第一气阀和在输气室的底部设置第二气阀。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分别通过弹簧与进气室和输气室的顶部相连。所述第一气阀为圆台形,第一气阀的大径大于进气管的直径,第一气阀的小径小于进气管的直径,第一气阀的大端面正对活塞。所述第二气阀也为圆台形,第二本气阀的大径大于输气管的直径,第二气阀的小径小于输气管的直径,第二气阀的大端面面对输气室的内部。所述第四电机带动偏心轮旋转,当偏心轮上的偏心点从最高点转至最低点时,连接杆带动活塞向下运动,气缸与活塞之间气体的气压减小,带动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均向下运动,进气室被打开,进气管向内进气,而输气室仍闭合,;当偏心轮上的偏心点由最低点旋转至最高点时,连接杆带动活塞向上运动,气缸与活塞之间的气体的气压增大,带动第一气阀第二气阀也向上运动,输气室被打开,而进气室二仍闭合,气缸内被压缩的气体由输气管进入储气罐。为了将空气通入接触性氧化池23,在接触性氧化池23的池壁底部设置一条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接触性氧化池23相连,气管远离接触性氧化池23的一端与储气罐相连。为了将固体杂质排出,在接触性氧化池23的底部设置第四污泥管和在接触性氧化池23外设置第四污泥泵。所述第四污泥管的一端与接触性氧化池23连接,第四污泥管远离接触性氧化池23的一端与粪池连接,第四污泥管在第四污泥泵的作用下,将接触性氧化池23内的固体杂质抽至粪池所述沉淀池24为长方体结构,沉淀包括三层与沉淀池24平行的过滤网、第五进水口和第五出水口。所述过滤网的面积与沉淀池24的上表面面积相等。三层所述过滤网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高度低于第五进水口的高度。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孔隙大于第二过滤网的孔隙,第二过滤网的孔隙大于第三过滤网的孔隙。所述第六水泵将沉淀池24内的水抽至消毒池13。为了将接触性氧化池23内的水抽至沉淀池24内,在接触性氧化池23和沉淀池24之间设置第五水泵。为了将固体杂质排出,在沉淀池24的底部设置第五污泥管和在沉淀池24外设置第五污泥泵。所述第五污泥管的一端与沉淀池24连接,第五污泥管远离沉淀池24的一端与粪池连接,第五污泥管在第五污泥泵的作用下,将沉淀池24内的固体杂质抽至粪池。

所述消毒池13包括设置在消毒池13两侧的第六进水口和第六出水口。为了防止杂质进入消毒池13,在消毒池13的顶面设置有池盖。为了给水杀菌,在所述消毒池13的消毒盖子上设置有若干个分布均匀的紫外线灯26。为了将沉淀池24内的水抽至消毒池13内,在沉淀池24和消毒池13之间设置第六水泵。

为了利用处理过的污水,节约水资源,在猪舍内排粪沟1所在墙体上和排水沟2所在的墙体上设置若干给地面清洗的喷头27。同一面墙上的所述喷头27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任意相邻两个喷头27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喷头27通过水管与消毒池13内的出水管连接。为了提高效率,在两者之间设置一个第七水泵,利用第七水泵抽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