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苹果高收益立体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48177发布日期:2019-03-19 23:10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苹果高收益立体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种植技术中,苹果的栽培需要的耕地面积大,株行距较大,行距间的空间无法充分利用,浪费大量的耕地面积,除此之外,行距间的空地容易滋生杂草,除草费时费力,而且杂草会耗费大量的土壤中的养分,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的苹果高收益立体栽培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于百姓接受、符合中国当今耕地少的国情、科学合理的苹果高收益立体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苹果高收益立体栽培方法,苹果采用矮化砧的宽行密株模式,并设立植株支架系统,所述支架系统包括钢筋混凝土立柱、铁丝和竹竿,顺行向每隔10~15m设立一根高4m的钢筋混凝土立柱,每相邻的两根钢筋混凝土立柱上拉有五根横向平行设置的铁丝,每相邻的两根铁丝间的间距为80cm。

苹果树形采用高细树形,所述高细树形是指果树的干高为0.8~1.0m,树高为3.2m~3.8m,侧枝30~35个,侧枝长度为100~120厘米,侧枝上着生中、小型结果枝组,侧枝角度为100~110度,干枝粗度比为(4~6)∶1,冠径为1.5m~2.0m。

苹果起垄覆盖,苹果株行距为:1~2.5m-4m,苹果株行行间种植套种植物。

优选的,所述矮化砧包括中间砧和自根砧。

优选的,所述套种植物为花生,花生采用覆膜技术,一般按80-85cm起垅,垄高10-25cm,垄面宽50-55cm,播两行,选80cm的地膜覆盖。

优选的,所述种植套种植物植物为地瓜,地瓜采用1.8-2.4尺小垄,每亩密度为:中等肥地3500-4000株,薄地4000-5000株,下地瓜中等肥地5000株左右。

优选的,所述套种植物为紫花苜蓿或黑麦草,其中紫花苜蓿的播种量为0.5-1.5kg/666.7m2;黑麦草的播种量为2.0-3.0kg/666.7m2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由于采用上述种植方法,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经济效益,减少除草;同时可以增加30-50%的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苹果高收益立体栽培方法,苹果采用矮化砧的宽行密株模式,比如中间砧或自根砧,矮化砧苹果栽植的苗木扶直中干,并设立植株支架采用支架系统,所述支架系统包括钢筋混凝土立柱、铁丝、竹竿,顺行向每隔10~15m设立一根高4m的钢筋混凝土立柱,每相邻的两根钢筋混凝土立柱上拉有五根横向平行设置的铁丝,每相邻的两根铁丝间的间距为80cm。

树形采用高细树形,苹果起垄覆盖,起垄覆盖栽培的模式利于防涝害,尤其降雨量大的地方,株行距为:1~2.5m-4m,行间种植花生或地瓜,花生采用覆膜技术,一般按80-85cm起垅,垄高10-25cm,垄面宽50-55cm,播两行,选80cm的地膜覆盖;地瓜大力推广1.8-2.4尺小垄,每亩密度春地瓜中等肥地35004000株,薄地4000-5000株,下地瓜中等肥地5000株左右;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经济效益,减少除草;同时可以增加30-50%的花生(地瓜)收入。

所述高细树形是指果树的干高为0.8~1.0m,树高为3.2m~3.8m,侧枝30~35个,侧枝长度为100~120厘米,侧枝上着生中、小型结果枝组,侧枝角度为100~110度,干枝粗度比为(4~6)∶1,冠径为1.5m~2.0m。

所述高细树形适用于株距1.0~2.5米的苹果果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苹果高收益立体栽培方法,苹果采用矮化砧的宽行密株模式,比如中间砧或自根砧,采用支架系统,树形采用高细树形,苹果起垄覆盖,株行距为:1~2.5m-4m,行间种植牧草,草收割后可以喂养牲畜如牛羊等。

生草可以通过生物固氮等方式来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果园生草是经过筛选的种类,一般营养丰富,干物质中粗蛋白的含量多在16%~17%以上,且含有大量的矿质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是很好的动物饲料;收割牧草又可以用于喂养牲畜,利于发展果园养殖,增加果农的收入。适于牛羊的果园生草:以紫花苜蓿、黑麦草为宜。

其中:紫花苜蓿自然生长高度30-50cm,年鲜草产量5000kg/667m2,耐践踏及恢复力极强。黑麦草的根系主要集中0-30cm土层,与果树争水争肥较弱。在6月底7月初生长发育完全可进行刈割,该时期果实开始膨大,资源匹配合理。产草量高,每公顷产青草5000-7500kg。

种草的播种时间春、夏、秋季均可播种,多为春、秋季。春播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份,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秋季播种一般从8月中旬开始,到9月中旬结束。最好在雨后或灌溉后趁墒进行。种子播种量:紫花苜蓿:0.5-1.5kg/666.7m2;黑麦草2.0-3.0kg/666.7m2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苹果高收益立体栽培方法,苹果采用矮化砧的宽行密株模式,并设立植株支架系统,所述支架系统包括钢筋混凝土立柱、铁丝和竹竿,顺行向每隔10~15m设立一根高4m的钢筋混凝土立柱,每相邻的两根钢筋混凝土立柱上拉有五根横向平行设置的铁丝,每相邻的两根铁丝间的间距为80cm;苹果树形采用高细树形,所述高细树形是指果树的干高为0.8~1.0m,树高为3.2m~3.8m,侧枝30~35个,侧枝长度为100~120厘米,侧枝上着生中、小型结果枝组,侧枝角度为100~110度,干枝粗度比为(4~6)∶1,冠径为1.5m~2.0m;苹果起垄覆盖,苹果株行距为:1~2.5m‑4m,苹果株行行间种植套种植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济效益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平;王金政;薛晓敏;陈汝;韩雪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09.10
技术公布日:2019.0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