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豇豆大棚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86682发布日期:2019-04-03 03:37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棚蔬菜栽培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豇豆大棚栽培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豇豆为豆科豇豆属栽培种之一,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饭豆、蔓豆、泼豇豆、黑脐豆、角豆、姜豆、带豆等,豇豆营养价值很高,还具有药用价值,豇豆提供易于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质,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镇江地区多培长豇豆,传统上,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遍采用露天栽培,由此导致豇豆产量低,另外,其栽培方法也不太适当,使得品质不是很好,限制了营养价值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量高、品质好且营养价值得到较大提升的豇豆大棚栽培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豇豆大棚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施肥: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地,土地周边设立大棚,但是不要覆盖大棚膜,在栽培前对栽培土地深耕翻耙,在翻耙过程中对土地进行施肥使肥料充分融入到土地中,施肥种类为腐烂玉米秸秆、鸡粪、复合肥以及磷肥、钾肥;

b、播种育苗:

播种时,种子覆土厚度为2-3厘米,然后覆盖地膜,幼苗出土后,抠破地膜,同时在大棚上覆盖大棚膜;当第一对真叶露出而未展开时,即可定植,定植密度为3300-380o穴/亩,每穴3株;

c、田间管理:

出苗一周后进行表面浇水,豇豆齐苗后进行除草以及追肥,其追加的肥料为15-20千克/亩的尿素,第一花序开始结荚后,加大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当植株长到30-35厘米,即将抽蔓时,还要及时插架,进入生长后期,逐步减少浇水量;

e、采收:

成熟后,即可开始采收,采收时,要保护好花序上部的花,不能连花柄一起采下,盛荚期每天采收一次,后期隔1天采收1次。

所述步骤a中施肥量为腐烂玉米秸秆600-650千克/亩,鸡粪5000-5500千克/亩,复合肥20-30千克/亩、磷肥10-15千克/亩、钾肥10-15千克/亩。

所述步骤c中,当苗高达到30-35厘米时,继续追加用磷8-12千克/亩。

采用上述的方法后,由于种植时首次提出了新的土地处理手段并且选用了合理的肥料,由此为其生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另外,合理种苗处理手段、育苗地膜覆盖加之在覆盖大棚定植管理手段,由此使其不但适合多个季节的生长,其产品品质好,采收后的豇豆具有非常高的医药价值,其营养也十分丰富,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增加了经济效益和医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豇豆大棚栽培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豇豆大棚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施肥: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地,土地周边设立大棚,但是不要覆盖大棚膜,在栽培前对栽培土地深耕翻耙,在翻耙过程中对土地进行施肥使肥料充分融入到土地中,施肥种类为腐烂玉米秸秆、鸡粪、复合肥以及磷肥、钾肥,施肥量为腐烂玉米秸秆600千克/亩,鸡粪5000千克/亩,复合肥20千克/亩、磷肥10千克/亩、钾肥10千克/亩。

b、播种育苗:

播种时,种子覆土厚度为2厘米,然后覆盖地膜,幼苗出土后,抠破地膜,同时在大棚上覆盖大棚膜;当苗高达到30厘米时,继续追加用磷8千克/亩,当第一对真叶露出而未展开时,即可定植,定植密度为3300穴/亩,每穴3株;

c、田间管理:

出苗一周后进行表面浇水,豇豆齐苗后进行除草以及追肥,其追加的肥料为15千克/亩的尿素,第一花序开始结荚后,加大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当植株长到30厘米,即将抽蔓时,还要及时插架,进入生长后期,逐步减少浇水量;

e、采收:

成熟后,即可开始采收,采收时,要保护好花序上部的花,不能连花柄一起采下,盛荚期每天采收一次,后期隔1天采收1次。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豇豆大棚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施肥: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地,土地周边设立大棚,但是不要覆盖大棚膜,在栽培前对栽培土地深耕翻耙,在翻耙过程中对土地进行施肥使肥料充分融入到土地中,施肥种类为腐烂玉米秸秆、鸡粪、复合肥以及磷肥、钾肥,施肥量为腐烂玉米秸秆625千克/亩,鸡粪5250千克/亩,复合肥25千克/亩、磷肥12千克/亩、钾肥13千克/亩。

b、播种育苗:

播种时,种子覆土厚度为2厘米,然后覆盖地膜,幼苗出土后,抠破地膜,同时在大棚上覆盖大棚膜;当苗高达到33厘米时,继续追加用磷10千克/亩,当第一对真叶露出而未展开时,即可定植,定植密度为3500穴/亩,每穴3株;

c、田间管理:

出苗一周后进行表面浇水,豇豆齐苗后进行除草以及追肥,其追加的肥料为17千克/亩的尿素,第一花序开始结荚后,加大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当植株长到33厘米,即将抽蔓时,还要及时插架,进入生长后期,逐步减少浇水量;

d、采收:

成熟后,即可开始采收,采收时,要保护好花序上部的花,不能连花柄一起采下,盛荚期每天采收一次,后期隔1天采收1次。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豇豆大棚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施肥: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地,土地周边设立大棚,但是不要覆盖大棚膜,在栽培前对栽培土地深耕翻耙,在翻耙过程中对土地进行施肥使肥料充分融入到土地中,施肥种类为腐烂玉米秸秆、鸡粪、复合肥以及磷肥、钾肥,施肥量为腐烂玉米秸秆650千克/亩,鸡粪5500千克/亩,复合肥30千克/亩、磷肥15千克/亩、钾肥15千克/亩。

b、播种育苗:

播种时,种子覆土厚度为3厘米,然后覆盖地膜,幼苗出土后,抠破地膜,同时在大棚上覆盖大棚膜;当苗高达到35厘米时,继续追加用磷12千克/亩,当第一对真叶露出而未展开时,即可定植,定植密度为380o穴/亩,每穴3株;

c、田间管理:

出苗一周后进行表面浇水,豇豆齐苗后进行除草以及追肥,其追加的肥料为20千克/亩的尿素,第一花序开始结荚后,加大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当植株长到35厘米,即将抽蔓时,还要及时插架,进入生长后期,逐步减少浇水量;

e、采收:

成熟后,即可开始采收,采收时,要保护好花序上部的花,不能连花柄一起采下,盛荚期每天采收一次,后期隔1天采收1次。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豇豆大棚栽培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整地施肥: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地,土地周边设立大棚,但是不要覆盖大棚膜,在栽培前对栽培土地深耕翻耙,在翻耙过程中对土地进行施肥;B、播种育苗:播种时,覆盖地膜,幼苗出土后,抠破地膜,同时在大棚上覆盖大棚膜;C、田间管理:出苗一周后进行表面浇水,豇豆齐苗后进行除草以及追肥;D、采收:成熟后,即可开始采收。采用上述的方法后,不但适合多个季节的生长,其产品品质好,采收后的豇豆具有非常高的医药价值,其营养也十分丰富,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增加了经济效益和医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祝顺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三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5
技术公布日:2019.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