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与生姜套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70378发布日期:2018-07-20 18:08阅读:84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玉米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玉米与生姜套种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属一年生高大草本植物,秆直立,通常不分枝,高1-4米,玉米是喜温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较高的温度,也是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8--10小时)条件下可以开花结实,同时玉米不耐涝。

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开有黄绿色花并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茎,株高0.5-1米;根茎肥厚,多分枝,有芳香及辛辣味,姜原产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和抗旱能力较弱,姜耐阴而不耐强日照,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故栽培时应搭荫棚或利用间作物适当遮荫,避免强烈阳光的照射姜的根系不发达,耐旱抗涝性能差。

现有的玉米种植,玉米植株间间距大,造成玉米地大片株间空闲地的限制,严重影响农业用地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与生姜套种方法,通过玉米与姜套种,提高了种植地的利用率和种植地作物亩产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玉米与生姜套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s01、种子选择:玉米品种选用优质、高产、广适、高抗、耐密品种,保存备用;姜的品种选择健康、50g~100g的姜保存备用;

ss02、种植地施底肥:种植前1-2个月,按每亩500kg-5000kg的用量向种植地施加稻草、玉米秸秆或生姜的茎叶部分,并喷撒水进行腐熟;

ss03、耕地:步骤二完成,对种植地进行深耕,日晒15-30天;

ss04、耙地:对完成日晒的耕地进行耙地操作,耙地将种植地的土壤进行粉碎,以利于土壤的透气性,便于植物的生长以及后续开穴和覆盖操作;

ss05、种子处理:玉米种子播种前选用15%粉锈宁或羟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姜块播种前用药剂浸种,将种姜摊开晾晒1天~2天后,用1:120的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然后将种姜捞出后催芽,用潮沙子将其层层堆码好用薄膜覆盖,膜厚度为0.3mm~0.4mm,使薄膜下温度保持在20℃~30℃,8天~10天后姜种即可出芽,然后分级播种;对种子进行药物处理、有效防止种子的种植过后的病虫害现象发生;

ss06、整地:采用由玉米-生姜同垄种植方式,一垄的宽度80-120cm,相邻垄间距为15-30cm,垄高15-30cm;

ss07、开穴:播种前进行开穴作业,玉米穴开穴深度为5-15cm,穴间距为40-60cm;姜穴的开穴深度为12-18cm,穴间距为40-60cm;

ss08、施肥:向开好的播种穴内每穴施加农家肥100-500g,并兑水200-1000g稀释,日晒3-7天;

ss09、播种:先向开好的玉米穴播种所述经过步骤五处理的玉米种子3-5粒的同时施加4—5kg/亩硫酸按,15—20kg/亩过磷酸钙,2一3kg/亩氯化树作种肥,并用土覆盖;然后向开好的姜穴播种所述经过步骤五处理产生的姜苗1-3颗的同时施加20—30kg/亩过磷酸钙,用土培根深度3-5cm,并用瘪稻或草木灰覆盖2-5cm。

进一步地,所述玉米和姜的播种期在春季3或4月份。

进一步地,所述每垄播种玉米2-3行,每垄播种姜2-3行。

进一步地,所述每亩地起垄100-150垄。

进一步地,所述每亩植玉米3000-6000株,每亩植姜3000-8000株。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玉米与姜套种,提高了种植地的利用率和和种植地作物亩产量;利用姜具有异味,降低了玉米虫害的发生率及虫害程度;利用玉米植株的高大为姜株遮蔽光照,避免姜株受强烈阳光的照射造成根系不发达;利用姜与玉米生长对氮钾磷元素需求量不同,方便田间施肥,提高了对肥料的综合利用率。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为一种玉米与生姜套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s01、种子选择:玉米品种选用优质、高产、广适、高抗、耐密品种,保存备用;姜的品种选择健康、50g~100g的姜保存备用;

ss02、种植地施底肥:种植前1-2个月,按每亩1500kg的用量向种植地施加稻草、玉米秸秆或生姜的茎叶部分,并喷撒水进行腐熟;

ss03、耕地:步骤二完成,对种植地进行深耕,日晒20天;

ss04、耙地:对完成日晒的耕地进行耙地操作,耙地将种植地的土壤进行粉碎,以利于土壤的透气性,便于植物的生长以及后续开穴和覆盖操作;

ss05、种子处理:玉米种子播种前选用15%粉锈宁或羟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姜块播种前用药剂浸种,将种姜摊开晾晒1天~2天后,用1:120的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然后将种姜捞出后催芽,用潮沙子将其层层堆码好用薄膜覆盖,膜厚度为0.3mm~0.4mm,使薄膜下温度保持在20℃~30℃,8天~10天后姜种即可出芽,然后分级播种;对种子进行药物处理、有效防止种子的种植过后的病虫害现象发生;

ss06、整地:采用由玉米-生姜同垄种植方式,一垄的宽度120cm,相邻垄间距为20-30cm,垄高15-20cm;

ss07、开穴:播种前进行开穴作业,玉米穴开穴深度为10cm,穴间距为40cm;姜穴的开穴深度为15m,穴间距为40cm;

ss08、施肥:向开好的播种穴内每穴施加农家肥200g,并兑水500g稀释,日晒5天;

ss09、播种:先向开好的玉米穴播种所述经过步骤五处理的玉米种子3粒的同时施加3.5-4kg/亩硫酸按,13-15kg/亩过磷酸钙,2.5-3kg/亩氯化树作种肥,并用土覆盖;然后向开好的姜穴播种所述经过步骤五处理产生的姜苗1-3颗的同时施加25-30kg/亩过磷酸钙,用土培根深度2cm,并用瘪稻或草木灰覆盖3cm。

其中,玉米和姜的播种期在春季3或4月份。

其中,每垄播种玉米2-3行,每垄播种姜2-3行。

其中,每亩地起垄100-150垄。

其中,每亩植玉米3000-6000株,每亩植姜3000-8000株。

为了确定本发明玉米、姜混合套种的生产效果,玉米选用高产玉米品种龙高l2,姜选用莱芜大姜;在某生产田里,以纯作玉米(密度为4000株/亩)对照例1(ck1),纯作玉米(密度为4500株/亩)为对照2(ck2),纯作姜(密度为6000穴/亩)为对照3(ck3),纯作姜(密度为7000穴/亩)为对照例4(ck4),以玉米、姜套种密度分别为3000株/亩、5000株/亩为套种1(实施例1),以玉米、姜套种密度分别为3500株/亩、6000株/亩为套种2(实施例2),进行了试验,试验1和试验2每个试验小区面积为10m*5m,每一试验均设3次重复,下表中数字为3重复平均数。

其中,种植后每株纯作玉米与套种玉米的施肥量相同,种植后每株纯作姜与套种姜的施肥量相同。

表一:实施例与对照例产值表现对照表

其中,通过上表可知通过玉米与姜的套种提高了作物的亩产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