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模化蠋蝽的人工饲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28380阅读:10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规模化蠋蝽的人工饲养方法,属于蠋蝽人工饲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态农业的推广和普及,害虫生物治理技术在农业的逐步得到推广,各种天敌昆虫的繁殖与培养被逐被人重视,且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蠋蝽(armachinensisfallou)属半翅目蝽科,是一种捕食范围广、适应能力强可用于生物防治的重要天敌昆虫之一,捕食鳞翅目和鞘翅目等40多种农林害虫的成虫、蛹、幼虫和卵,最喜欢捕食刺蛾科和金花虫科的害虫。对害虫种群数量增长有显著控制作用。应用蠋蝽防治农林害虫,只要选择其生态环境适宜的场所,适期连续人工释放2~3年,即可在释放区形成较稳定的定殖种群并逐渐向其四周扩散,达到可持续控制多种害虫的目的。蠋蝽应用于防治农林害虫不仅效果显著持久,而且能够大量减少农药的施用量,既保护农林生态环境,也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和实现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发展方向。

蠋蝽有一个象注射器一样的口器,当捕杀昆虫时,将口器刺入对方体内,口器中的一支管道注入使对方瘫痪的麻醉液,另一管道便吸吮对方的体液。不论是凶悍的松毛虫,还是遍身毒毛的刺蛾一遇蠋蝽便束手待毙,蠋蝽的扑食量很大,一只二龄幼虫可日食杨扇舟蛾卵十五粒,一只成虫可日食松毛虫十五条,食量大过体重数倍。由于蠋蝽的上述优点,作为新的生物治理关注昆虫,蠋蝽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关注。但现有关于蠋蝽的报道均处于试验阶段,尚未有规模化生的完整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覆盖蠋蝽人工饲养各个环节的规模化蠋蝽的人工饲养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规模化蠋蝽的人工饲养方法包括以下环节

规模化蠋蝽的人工饲养方法包括以下环节,

a.成虫交配产卵,在智能气候室内将雌雄成虫各一只放在防逃逸的交配产卵容器内,并在交配产卵容器内放入食物和水;在智能气候室内每天一次清理交配产卵容器内的食物残渣和粪便,同时补充食物和水并收集产卵后的卵块用于人工孵化;

b、卵块的孵化,将收集的卵块放置在铺有棉纸的孵化培养皿内,并保持孵化培养皿内的绵纸湿润,将孵化培养皿于人工气候箱内,设置温度24-27℃、湿度rh55-65%,光照以晚上7-9h、白天15-17h为宜,每天上午取出孵化培养皿补充水分,5-8天卵块孵化出1龄若虫,1龄若虫饲养4-6天进入2龄,6-7天进入3龄;。

c、2-5龄若虫饲养,取1-1.5m³容器防逃逸的养虫笼,在养虫笼内放入1500-2000头3-4龄粘虫供蠋蝽取食,同时在养虫笼内放入3000-5000头2-3龄的蠋蝽;每天定时清理粘虫的虫粪、虫尸、按以上粘虫蠋蝽饲养比例添加粘虫供其取食,9-11天更换清洗饲养笼一次,保障笼内环境清洁;

d、成虫的饲养及释放,5龄若虫6-10天进入成虫期,成虫期按2800-3200头成虫/笼,1500头3-4龄粘虫/笼比例放入笼内进行饲养;准备释放的成虫蠋蝽整笼放入智能气候室,温度设置为14-17℃、湿度rh60%;将要释放的蠋蝽从智能气候室取出,分装于投放容器内,投放量40-60头/亩提供至需投放区域;未释放的部分成虫饲养用于产卵。

将成虫饲养在智能气候室内,设置温度25-27℃、湿度rh60%,所述的成虫交配产卵的具体步骤是

(1)放置纸张;将裁剪好的长6cm、宽8cm的一般性纸张折叠成一端呈尖角一端呈宽边的“扇形”后放入预先准备好的直径为8-10cm、高10-12cm的交配产卵容器内,所述的交配产卵容器为塑料性杯子,所述折叠纸张供成虫产卵;

(2)雌雄成虫放置;采用单对交配法,每个交配产卵容器内放入蠋蝽成虫的雌虫、雄虫各一只,同时每个交配产卵容器放3-4龄粘虫2只或和蛹2只,供蠋蝽产卵时取食;

(3)纱网放置;用直径13-17cm的纱网覆盖于交配产卵容器口部,同时用橡皮筋将纱网固定于交配产卵容器上;

(4)棉花块放置;在纱网上放6-8cm2大小、厚约3-5mm的棉花一块,在棉花上每次/天注入5%蜂蜜水6-8ml,保证蠋蝽成虫及粘虫所需的营养;

(5)交配产卵容器的放置;将交配产卵容器放于塑料托盘上,每个托盘放28杯,放好后将塑料托盘放于智能气候室的饲养架上;

(6)清理与添加蜂蜜水;每天上午9-10点添加一次蜂蜜水,同时清理一次交配产卵容器内虫尸、虫粪或蛹残渣,并视粘虫存活情况添加粘虫或虫蛹,保持在每杯每天2-3只,智能气候室内放置7-9天后,蠋蝽成虫开始产卵,在每天上午9-10点添加蜂蜜水时收集虫卵。

所述的卵块的孵化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收集的虫卵450-550粒,放于底部及周边铺有绵纸、直径5-7cm、高3-4cm的孵化培养皿内,在孵化培养皿皿口放纱网覆盖并用橡皮筋固定;

(2)用注射器将5%的蜂蜜水约10-15ml注入培养皿纱网表面的棉块,同时从纱网孔内注入孵化培养皿内部的绵纸,以皿内底无积水为宜,保证卵块孵化为幼虫这一阶段所需湿度,也供刚孵化出的若虫取食;

(3)将加有蜂蜜水且放有卵块的孵化培养皿放于人工气候箱内,设置温度26℃、湿度rh60%,光照以晚上8h、白天16h为宜,每天上午10点取出培养皿添加一次蜂蜜水,6-8天卵块孵化出1龄若虫,1龄若虫饲养4-6天进入2龄,约5-7天进入3龄。

所述的2-5龄若虫饲养包括以下步骤;

(1)养虫笼准备,准备好用于饲养的养虫笼,笼内底放黄纸一张,以刚覆盖于笼底部为宜,并将养虫笼置于养虫架上,每个架子放笼子6-9个;

(2)粘虫投放;按照笼内1500-2000头/笼放入3-4龄粘虫,供蠋蝽取食;

(3)蠋蝽放置,将装有接近3龄的蠋蝽若虫的孵化培养皿取出,将附着于孵化培养皿底部纸张及覆盖表面纱网上的蠋蝽放于饲养笼内,数量4000-5000头;

(4)分笼与放虫;6-8天蠋蝽3龄若虫进入4龄,再过5-7天4龄若虫进入5龄;随着蠋蝽的生长发育需要分笼,3龄若虫以放4000-5000头,粘虫放1500-2000头;4龄若虫每笼放3500-4000头,粘虫放1800-2000头;5龄若虫每笼放2800-3200头,粘虫放1400-1600头;每天定时清理粘虫的虫粪、虫尸;按以上粘虫与蠋蝽饲养比例添加粘虫供其取食,9-11天更换清洗饲养笼一次,保障笼内环境清洁。

所述5龄蠋蝽若虫7-9天左右进入成虫期,成虫的饲养及释放方法如下:

(1)高密度饲养在玻璃温室内,5龄若虫进入成虫期,按2800-3200头成虫/笼、1500头3-4龄粘虫/笼比例放入笼内进行饲养;

(2)释放前准备:低温保存,按每期释放量,将部分整笼成虫放入智能气候室,温度设置为15℃、湿度rh60%,在此环境内蠋蝽暂停取食;

(3)成虫释放与供应,准备释放的蠋蝽,将其从智能气候室取出,分装于自制的释放沙袋中,每袋装1000-2000头,释放于田间防治20-40亩,或装于自制运输盒中,每盒装50头,每盒防治1亩,提供至所释放区域。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发明人长期致力于蠋蝽的生物学特性、捕食功能以及人工饲养的研究,通过小试、中试实现了规模化饲养蠋蝽,截至2017年,已经实现了年产蠋蝽100万头以上。在长达5年的试验过程中已经陆续产生了许多饲养过程中的相关专利,同时申请人在蠋蝽的养殖过程中发现了蠋蝽的各种习性,针对习性对蠋蝽的规模化饲养进行了区分:

1、人工饲养很关键的一个环节为蠋蝽的产卵,而产卵的关键要素为配对和交尾,本发明发现了蠋蝽的如下特点:(1)蠋蝽的配对是1头雌虫、1头雄虫,1:1配对,典型的一夫一妻制,感情比较专一,确定交尾对象后一生不变,即使在有其他雌虫和雄虫的环境下,也只和配对的伴侣进行交尾。(2)蠋蝽完成若虫阶段,最后一次脱皮变成成虫后3~4天,在环境温度和湿度特定的情况下开始进行配对交尾,(3)在配对期间的饮食和水分补充;(4)设置了特定的容器;将上述特点应用于蠋蝽的人工饲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配对交尾成功率可达95%以上,平均产卵量400粒左右,卵的孵化率可达90%以上。

2、在对卵块的孵化过程中,也总结了相关特点,(1)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特有的孵化培养皿结构;孵化初期的养分采用上下补蜂蜜水的方式使得卵块的孵化率最高、最好,其6-8天卵块孵化出1龄若虫,1龄若虫饲养4-6天进入2龄,约5-7天进入3龄,使整个孵化过程工序简单、适合规划化繁殖。

3、在3-5龄的饲养阶段,发现了最适合充当其食物且方便人工繁殖饲养的粘虫,同时根据大量实验总结了最佳的投食比例和蠋蝽圈养量,确保了在有效空间内蠋蝽的健康及其高效成长率;

4、在投放阶段,通过有效的温度设置减缓蠋蝽进食及其活动能力,避免其生长过快,并有效控制交配,且方便蠋蝽在田间的封装投放及其田间的自然交配,且经过试验检测得出了较佳的蠋蝽投放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规模化蠋蝽的人工饲养方法包括以下环节

a.成虫交配产卵,在智能气候室内将雌雄成虫各一只放在防逃逸的交配产卵容器内,并在交配产卵容器内放入食物和水;在智能气候室内每天一次清理交配产卵容器内的食物残渣和粪便,同时补充食物和水并收集产卵后的卵块用于人工孵化;

b、卵块的孵化,将收集的卵块放置在铺有棉纸的孵化培养皿内,并保持孵化培养皿内的绵纸湿润,将孵化培养皿于人工气候箱内,设置温度24-27℃、湿度rh55-65%,光照以晚上7-9h、白天15-17h为宜,每天上午取出孵化培养皿补充水分,5-8天卵块孵化出1龄若虫,1龄若虫饲养4-6天进入2龄,6-7天进入3龄;。

c、2-5龄若虫饲养,取1-1.5m³容器防逃逸的养虫笼,在养虫笼内放入1500-2000头3-4龄粘虫供蠋蝽取食,同时在养虫笼内放入3000-5000头2-3龄的蠋蝽;每天定时清理粘虫的虫粪、虫尸、按以上粘虫蠋蝽饲养比例添加粘虫供其取食,10天左右更换清洗饲养笼一次,保障笼内环境清洁;

d、成虫的饲养及释放,5龄若虫约8天左右进入成虫期,成虫期按3000头左右成虫/笼,1500头3-4龄粘虫/笼比例放入笼内进行饲养;将准备释放的成虫蠋蝽整笼放入智能气候室,温度设置为14-17℃、湿度rh60%;将要释放的蠋蝽从智能气候室取出,分装于投放容器内,投放量40-60头/亩提供至需投放区域;未释放的部分成虫饲养用于产卵。

各环节的人工饲养细节如下:将成虫饲养在智能气候室内,设置温度25-27℃、湿度rh60%,所述的成虫交配产卵的具体步骤是

(1)放置纸张;将裁剪好的约长6cm、宽8cm的一般性纸张折叠成一端呈尖角一端呈宽边的“扇形”后放入预先准备好的直径为8-10cm、高约10-12cm的交配产卵容器内,所述的交配产卵容器为塑料性杯子,所述折叠纸张供成虫产卵;

(2)雌雄成虫放置;采用单对交配法,每个交配产卵容器内放入蠋蝽成虫的雌虫、雄虫各一只,同时每个交配产卵容器放3~4龄粘虫2只或蛹2只,供蠋蝽产卵时取食;

(3)纱网放置;用直径约13-7cm的纱网覆盖于交配产卵容器口部,同时用橡皮筋将纱网固定于交配产卵容器上;

(4)棉花块放置;在纱网上放6~8cm2大小、厚约3~5mm的棉花一块,在棉花上每次/天注入5%蜂蜜水6~8ml,保证蠋蝽成虫及粘虫所需的营养;

(5)交配产卵容器的放置;将交配产卵容器放于塑料托盘上,每个托盘放28杯,放好后将塑料托盘放于智能气候室的饲养架上;

(6)清理与添加蜂蜜水;每天上午9-10点添加一次蜂蜜水,同时清理一次交配产卵容器内虫尸、虫粪或蛹残渣,并视粘虫存活情况添加粘虫,保持在每杯每天2-3只,智能气候室内放置7-9天后,蠋蝽成虫开始产卵,在每天上午9-10点添加蜂蜜水时收集虫卵。

所述的卵块的孵化细节如下;

(1)将收集的虫卵450-550粒,放于底部及周边铺有绵纸、直径5-7cm、高3-4cm的孵化培养皿内,在孵化培养皿皿口放纱网覆盖并用橡皮筋固定;

(2)用注射器将5%的蜂蜜水约10~15ml注入培养皿纱网表面的棉块,同时从纱网孔内注入孵化培养皿内部的绵纸,以皿内底无积水为宜,保证卵块孵化为幼虫这一阶段所需湿度,也供刚孵化出的若虫取食。

(3)将加有蜂蜜水且放有卵块的孵化培养皿放于人工气候箱内,设置温度26℃、湿度rh60%,光照以晚上8h、白天16h为宜,每天上午10点取出培养皿添加一次蜂蜜水,6-8天卵块孵化出1龄若虫,1龄若虫饲养4-6天进入2龄,约5-7天进入3龄。

同时申请人还设计了一种新的孵化培养皿,其包括底部容器,加筋能吸水的容器壁,及其由加筋外设吸水层绳线制作的纱网,这样就可省去逐一补充蜂蜜水的工序,更加节约人力成本,减少孵化期间卵块在培养箱人工气候箱内的时间。

所述的2-5龄若虫饲养的具体细节是;

(1)养虫笼准备,准备好用于饲养的养虫笼,笼内底放黄纸一张,以刚覆盖于笼底部为宜,并将养虫笼置于养虫架上,每个架子放笼子6-9个;

(2)粘虫投放;按照笼内1500-2000头/笼放入3~4龄粘虫,供蠋蝽取食;

(3)蠋蝽放置,将装有接近3龄的蠋蝽若虫的孵化培养皿取出,将附着于孵化培养皿底部纸张及覆盖表面纱网上的蠋蝽放于饲养笼内,数量约4000-5000头;

(4)分笼与放虫;6-8天蠋蝽3龄若虫进入4龄,再过5-7天4龄若虫进入5龄;随着蠋蝽的生长发育需要分笼,3龄若虫以放4000-5000头,粘虫放1500-2000头;4龄若虫每笼放3500-4000头,粘虫放1800-2000头;5龄若虫每笼放2800-3200头,粘虫放1400-1600头;每天定时清理粘虫的虫粪、虫尸;按以上粘虫与蠋蝽饲养比例添加粘虫供其取食,10天左右更换清洗饲养笼一次,保障笼内环境清洁。

所述5龄蠋蝽若虫约8天左右进入成虫期,成虫的饲养及释放细节如下:

(1)高密度饲养在玻璃温室内,5龄若虫进入成虫期,按3000头左右成虫/笼、1500头3~4龄粘虫/笼比例放入笼内进行饲养;

(2)释放前准备:低温保存,按每期释放量,将部分整笼成虫放入智能气候室,温度设置为15℃、湿度rh60%,在此环境内蠋蝽暂停取食。

(3)成虫释放与供应,准备释放的蠋蝽,将其从智能气候室取出,分装于自制的释放沙袋中,每袋装1000~2000头,释放于田间防治20~40亩,或装于自制运输盒中,每盒装50头,每盒防治1亩,提供至所释放区域。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