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杆踏式打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3358发布日期:2019-04-09 19:51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杆踏式打奶机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广大牧区的打奶桶大多是圆木长桶通过人力抽拉约两个小时才能凝固酥油的,人特别累,在市场上也有电机驱动的电机打奶机,但广大牧区,在遥远无人的野外入住,别说有驱动电机的大功率电,就连照明都成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脚踏通过产生杠杆力来带动牛奶机尤为重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人脚踏产生杠杆为而后通过增速齿轮驱动桶内叶轮圈而实现打奶的打奶机,以供广大牧区应用。

发明如下:一种长杆踏式打奶机,它是在桶的侧位中下位设一孔洞,孔洞内安装一带叶轮内装有增速齿轮的金属盒,奶桶底位装有可旋转的纵向长杆,长杆中后段用旋转结构连接一连杆,连杆上端用旋转结构与金属盒外的轴段端的拐弯支相连,它通过人用脚踏纵向长杆端往下压,由连杆向上驱转金属盒外的拐弯支,使拐弯支转动而驱动金属盒内增速齿轮高速转动,使最末从动齿轴端带动叶轮圈而搅动桶内牛奶,从而实现打奶,它包括:打奶桶、金属盒、叶轮圈、纵向长杆和连杆组成。

所述打奶桶为一方体空桶,桶顶前位和后位各设有一支架,以便打奶时人用手抓住支架而踩踏纵向踏杆,发力方便,方体桶顶部设有护壳式盖,盖中心设有拉手,以便人用手抓拉手打开盖和盖上盖,方体桶的侧位中下位设有孔洞,孔洞内用焊接密封而安装有一金属盒,盒两面设有轴承,盒内设有增速齿轮组,既主动齿比从动齿多十几倍的齿数,其中主动齿轴端向外经轴承与拐弯支前端刚性相连,而最末从动齿轴端向内经轴承与叶轮圈中心结根刚性相连,所述叶轮圈为将多支叶片内支与中心结根刚性相连而形成的叶轮圈,叶轮圈在桶内纵向安置,以便纵向旋转,所述脚踏纵向长杆后端设旋转结构与方体奶桶侧后底位焊接一结块于该结块上用旋转结构相连,前段中后位向上连接一连杆,连杆上端与金属盒外拐弯支用旋转结构相连,杆下端与纵向长杆中后段用旋转结构连接,杆的内前端设有脚踏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不同和先进之处:

现有牧区使用的奶桶主要是木制结构长桶,但需用手抽拉约两个小时才能形成凝固酥油,人特别累,市场上也有电机驱动的打奶桶,但在遥远的高原牧区根本没有能启动电机的大功率电,有个照明电就不错,而本发明它是可用脚踏,好发力,并应用有杠杆结构会产生杠杆力,它是将人的整个体重几乎压上云,而不是发力,因脚踏打奶时,人可位站高一点,是靠体重自然压下去,而不是身体发力压下去,有质的不同,人根本不累,这点很重要,值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示图

图2为拐弯支与齿轮连接图

图3为金属盒示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长杆踏式打奶机其特征打奶桶为一方体桶(11),桶顶部前后设有手抓支架(2),桶顶设有护壳式盖(3),盖中心设有拉手(1),方体奶桶(11)侧前中下位设有孔洞(15),孔洞中安有金属盒(4),盒两面设有轴承(12),盒内设有增速齿轮组(16),其中主动齿轴(12)经轴承向外与拐弯支(5)刚性相连,最末从动齿轴段(13)向内经轴承(12)与叶轮圈(14)中心结根(16)相连,方体奶桶(11)底边部后位用旋转结构设有向内纵向的杠杆长杆(8),长杆中后段与连杆(9)下端用旋转结构(17)相连,连杆上端与金属盒(4)外壳上的拐弯支(5)用旋转结构(10)相连,杆(8)向内前端设有脚踏板(18)。

实施例:我们将方体奶桶(11)置于帐内,倒上牛奶至大半位,尔后用手扶住桶顶的手抓支架(2),脚踩其下纵向长杆(8)前端有的脚踏板(18),因长杆后端旋转结构(6)的旋转使长杆中段的连杆(9)下端用旋转结构(17)向上推起方体桶(11)中下位的金属盒(4)外的拐弯支(5),使拐弯支纵向旋转,从而拐弯支(5)向内经金属盒(14)轴承(12)通过轴段驱动盒内增速齿轮组(16),使最末从动齿轴段(13)以相当快的速度转动桶内的叶轮圈(14)搅动牛奶,约半个多小时,酥油已形成,用手拿出酥油,然后用手抓住护壳式盖(3)上的拉手(1),将盖盖于方体桶(11)上。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长杆踏式打奶机,它是用脚去踏一杠杆结构而带动一设有增速齿轮组的金属盒从而驱动桶内叶轮圈实现对牛奶的搅拌的打奶机。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志
技术研发日:2017.09.30
技术公布日:2019.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