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白芍产量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26582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白芍产量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芍药适宜温和气候,在无霜期较长的地区生长良好,但既能耐热、也有抗寒。芍药耐干旱,怕潮湿,忌积水,雨水多能引起根腐病,喜阳光充足;山地栽培应选向阳坡地,四周不可有树林及高坡阴蔽,以免影响产量,土壤以沙质壤土、夹沙黄泥土、冲积壤土为好,怕连作,种过芍药的地,间隔2-3年再种芍药,前茬作物以玉米、小麦、豆类、甘薯等作物较好。

白芍是宿根植物,其种子为上胚轴休眠类型,上胚轴休眠特性强,种子一旦干燥之后很难萌发,因此芍药自然更新缓慢,播种后当年生根,再经过一段低温打破上胚轴休眠,翌年春天破土出苗。打破种子休眠的方式有多种,如低温层积、赤霉素处理等,近年来还有人研究磁处理对种子萌发的作用,但针对芍药种子休眠的研究报道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白芍的产量及品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白芍产量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白芍产量的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整地、铺设基质:

选择阳光充足、相对地势较高的肥沃地块,做好排水措施,然后把地块深翻2遍,达到疏松的程度,地块整成高畦,畦宽1-2m,高15-20cm,沟宽25-30cm;

施足基肥后,铺设基质,所述的基质分为三层,下层铺设珍珠岩,中层铺设赤玉土和椰棕,上层铺设陶粒;

(2)催芽处理:

采集上年生健壮白芍种子,晒干并除杂后贮藏,播种前3-5天,使用药液浸泡白芍种子5-12小时,取出种子后,放置在电磁场中进行磁处理后,取出,包于湿纱布中于20-25℃室温下放置;

(3)播种:

采用撒播或点播方法播种,将白芍种子与湿沙按1:3-5混合比例混均后播种,播种后覆土并稍加镇压,将上述浸泡种子的药液用水稀释后浇灌,再浇足底水,亩播种量为3-4kg;

(4)日常管理:

播种后1-3年要进行田间追肥,及时除去田间杂草,及时补水,控制土壤含水率40%-55%;

病虫害防治:叶斑病发病初期,用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多次;

锈病发病初期,喷0.3-0.4波美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4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多次;

根腐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灌根,虫害用90%的敌百虫1000-1500倍液浇灌根部杀虫,采收前7-10天禁止使用任何农药,整个生长季节严禁使用高毒农药;

(5)采收:

白芍栽后2-3年,待白芍成熟后采收,先割去植株茎叶,然后挖出全根,除去泥土,将主根和侧根剪下待加工。

其中,所述步骤(1)中珍珠岩层厚度在1.5-2.5cm,中层赤玉土和椰棕铺设厚度在0.6-1.0cm,陶粒层厚度在1-2cm;所述的赤玉土和椰棕混合比例为3-5:1。

其中,所述步骤(2)药液是指含有80-100ppm赤霉素、6-10%高锰酸钾的水溶液。

其中,所述步骤(2)磁处理时磁场两极相距2-4cm,磁场强度为2250-3400gs,处理时间为1.5-3小时。

其中,所述步骤(4)中追肥方法是穴施,施于芍头周围、深埋,第1年因栽种时施入底肥,追肥一次,之后2-3年,每年追肥2-3次。

其中,所述步骤(4)追肥为每株施入钾肥颗粒1.5-2.0kg、腐熟鸡粪2.0-2.5kg、过磷酸钙0.6-1.0kg、磷酸铵0.3-0.5kg、腐植酸钾0.2-0.5kg、酒石酸钾钠1.2-1.5kg。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中通过赤霉素、高锰酸钾复配药物浸泡、磁处理对白芍种子进行处理,磁处理可改变植物体内的代谢调控,在播种后,浇灌药物稀释液,打破芍药种子的休眠,促进其发芽,同时通过三层基质垫底,保证土壤疏松疏松肥沃不易发生板结,利于白芍的扎根,且生根率高,缩短白芍的出苗、茎叶生长时间,结合科学、合理的施肥,促使白芍的生长,大大提高白芍的产量及白芍内营养成分,病虫害防治有效控制了整个生长期的病虫害发生率,提高了白芍的亩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提高白芍产量的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整地、铺设基质:

选择阳光充足、相对地势较高的肥沃地块,做好排水措施,然后把地块深翻2遍,达到疏松的程度,地块整成高畦,畦宽1m,高15cm,沟宽25cm;

施足基肥后,铺设基质,所述的基质分为三层,下层铺设1.5cm厚珍珠岩,中层铺设0.8cm赤玉土和椰棕,上层铺设1cm陶粒;所述的赤玉土和椰棕混合比例为4:1。

(2)催芽处理:

采集上年生健壮白芍种子,晒干并除杂后贮藏,播种前4天,使用药液浸泡白芍种子8小时,取出种子后,放置在电磁场中,磁处理时磁场两极相距3cm,磁场强度为3000gs,处理时间为2小时,磁处理后,取出,包于湿纱布中于20-25℃室温下放置;

所述药液是指含有100ppm赤霉素、10%高锰酸钾的水溶液;

(3)播种:

采用撒播或点播方法播种,将白芍种子与湿沙按1:4混合比例混均后播种,播种后覆土并稍加镇压,将上述浸泡种子的药液用水稀释后浇灌,再浇足底水,亩播种量为4kg;

(4)日常管理:

播种后1-3年要进行田间追肥,及时除去田间杂草,及时补水,控制土壤含水率50%;

病虫害防治:叶斑病发病初期,使用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每10天喷1次,连续多次;

锈病发病初期,喷0.3-0.4波美度石硫合剂,每天喷1次,连续多次;

根腐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800倍液灌根,虫害用90%的敌百虫1000倍液浇灌根部杀虫,采收前10天禁止使用任何农药,整个生长季节严禁使用高毒农药;

(5)采收:

白芍栽后2-3年,待白芍成熟后采收,先割去植株茎叶,然后挖出全根,除去泥土,将主根和侧根剪下待加工。

其中,所述步骤(4)中追肥方法是穴施,施于芍头周围、深埋,第1年因栽种时施入底肥,追肥一次,之后2-3年,每年追肥2次。

其中,所述步骤(4)追肥为每株施入钾肥颗粒1.5kg、腐熟鸡粪2.0kg、过磷酸钙0.8kg、磷酸铵0.5kg、腐植酸钾0.3kg、酒石酸钾钠1.5kg。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白芍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整地、铺设基质、催芽处理、播种、日常管理和采收;本发明中通过赤霉素、高锰酸钾复配药物浸泡、磁处理对白芍种子进行处理,打破芍药种子的休眠,促进其发芽,同时通过三层基质垫底,保证土壤疏松疏松肥沃不易发生板结,利于白芍的扎根,且生根率高,缩短白芍的出苗、茎叶生长时间,结合科学、合理的施肥,促使白芍的生长,大大提高白芍的产量及白芍内营养成分,提高了白芍的亩产量和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李素亮;李保明;魏庆红;刘爱珍;罗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亳州市中药材进出口检测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7.10.26
技术公布日:2018.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