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草鱼死亡率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97731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草鱼养殖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草鱼死亡率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草鱼又名草鱿、草根鱼,在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栖息于江河、湖泊的中、下层,为草食性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珠江和黑龙江三大水系,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淡水鱼类,也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草鱼在养殖的过程中,常并发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等疾病,严重会导致草鱼死亡,严重影响了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草鱼死亡率的养殖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降低草鱼死亡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沿着养殖塘的四周填砂,填砂区域的宽度为2-3m,控制填砂区域的水深为1-1.5m;(2)每隔15-20天,向水池中投放水质改善剂,其中水质改善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1,2-环己二胺四乙酸14-18份、凯迪奥铵盐5-9份、硅钨酸6-8份、柠檬酸异丙酯11-14份;(3)在每千克鱼饲料中添加18-24g营养剂,其中营养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芭蕉花19-26份、谷精草17-20份、覆盆子11-13份、拐枣子8-10份、地衣14-18份、尿苷酸二钠4-7份、肉碱盐酸盐1-4份、乙基抗坏血酸1-2份、甘洛二肽1-2份。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砂子的平均粒径大小为1-3mm。具体地,步骤(2)中每立方米水投入6-10g水质改善剂。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营养剂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芭蕉花、谷精草、覆盆子、拐枣子、地衣分别烘干至含水量为8-12%,然后研碎至平均粒径为150-160目,混合均匀后,继续向其中加入尿苷酸二钠、肉碱盐酸盐、乙基抗坏血酸、甘洛二肽,混合均匀后,制得营养剂。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降低草鱼死亡率的养殖方法,成本低廉,既能有效的促进草鱼的生长速度,又能有效的保证草鱼的存活率,极大地提升了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其中,步骤(1)中,在池塘的四周填砂,可有效的提升水体的澄清度,提升池水中的含氧量,并且在填砂区域投食时,易于草鱼采食,可有效的避免食物的浪费,填砂还能为草鱼提供短暂的休息区;本发明提供的水质改善剂,能有效促进水体中有毒氨氮化合物的分解,提升水体的安全性,并且能在阳光的照射下,提升水体中色素分解速度,进而有效的提升了水体的澄清度;本发明提供的营养剂,芭蕉花、谷精草、覆盆子、拐枣子、地衣中药成分协同作用后,可有效的提升草鱼的消化吸收能力,促进草鱼体内血液的循环速度,促进新陈代谢,进而有效的提升了草鱼的免疫力,同时中药成分还能有效的提升饲料的适口性;尿苷酸二钠、肉碱盐酸盐、乙基抗坏血酸、甘洛二肽可有效的提升草鱼的免疫力,并能提升草鱼的肉质,降低料肉比,有效的提升了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厂家的条件作进一步调整,未说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条件。实施例1一种降低草鱼死亡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沿着养殖塘的四周填砂,填砂区域的宽度为2m,控制填砂区域的水深为1m;(2)每隔15天,向水池中投放水质改善剂,其中水质改善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1,2-环己二胺四乙酸14份、凯迪奥铵盐5份、硅钨酸6份、柠檬酸异丙酯11份;(3)在每千克鱼饲料中添加18g营养剂,其中营养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芭蕉花19份、谷精草17份、覆盆子11份、拐枣子8份、地衣14份、尿苷酸二钠4份、肉碱盐酸盐1份、乙基抗坏血酸1份、甘洛二肽1份。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砂子的平均粒径大小为1mm。具体地,步骤(2)中每立方米水投入6g水质改善剂。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营养剂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芭蕉花、谷精草、覆盆子、拐枣子、地衣分别烘干至含水量为8%,然后研碎至平均粒径为150目,混合均匀后,继续向其中加入尿苷酸二钠、肉碱盐酸盐、乙基抗坏血酸、甘洛二肽,混合均匀后,制得营养剂。实施例2一种降低草鱼死亡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沿着养殖塘的四周填砂,填砂区域的宽度为2.5m,控制填砂区域的水深为1.3m;(2)每隔18天,向水池中投放水质改善剂,其中水质改善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1,2-环己二胺四乙酸16份、凯迪奥铵盐7份、硅钨酸7份、柠檬酸异丙酯13份;(3)在每千克鱼饲料中添加20g营养剂,其中营养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芭蕉花22份、谷精草18份、覆盆子12份、拐枣子9份、地衣16份、尿苷酸二钠5份、肉碱盐酸盐3份、乙基抗坏血酸1份、甘洛二肽2份。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砂子的平均粒径大小为2mm。具体地,步骤(2)中每立方米水投入8g水质改善剂。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营养剂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芭蕉花、谷精草、覆盆子、拐枣子、地衣分别烘干至含水量为10%,然后研碎至平均粒径为155目,混合均匀后,继续向其中加入尿苷酸二钠、肉碱盐酸盐、乙基抗坏血酸、甘洛二肽,混合均匀后,制得营养剂。实施例3一种降低草鱼死亡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沿着养殖塘的四周填砂,填砂区域的宽度为3m,控制填砂区域的水深为1.5m;(2)每隔20天,向水池中投放水质改善剂,其中水质改善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1,2-环己二胺四乙酸18份、凯迪奥铵盐9份、硅钨酸8份、柠檬酸异丙酯14份;(3)在每千克鱼饲料中添加24g营养剂,其中营养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芭蕉花26份、谷精草20份、覆盆子13份、拐枣子10份、地衣18份、尿苷酸二钠7份、肉碱盐酸盐4份、乙基抗坏血酸2份、甘洛二肽2份。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砂子的平均粒径大小为3mm。具体地,步骤(2)中每立方米水投入10g水质改善剂。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营养剂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芭蕉花、谷精草、覆盆子、拐枣子、地衣分别烘干至含水量为12%,然后研碎至平均粒径为160目,混合均匀后,继续向其中加入尿苷酸二钠、肉碱盐酸盐、乙基抗坏血酸、甘洛二肽,混合均匀后,制得营养剂。对比例1不经过步骤(1)的处理,其余的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对比例2步骤(2)中的水质改善剂为市售普通的水质改善剂,其余的操作步骤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对比例3鱼饲料中不添加本发明提供的饲料添加剂,其余的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在同一地区选取规模水质相同的养殖塘,每塘投放相同品种、相同数目、生长状况相同的草鱼苗,分别用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方法对各池塘的草鱼进行饲养管理,除了上述的饲养管理方法不同外,其余的饲养管理方法完全相同,试验时间为5个月,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草鱼养殖试验结果项目草鱼平均增重,g总死亡条数,条实施例13266对比例129315实施例23314对比例228736实施例33323对比例326132由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有效的提升草鱼的生长速度,降低草鱼的死亡率。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