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搭架子群落自然模拟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21209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搭架子群落自然模拟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搭架子群落自然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矿山资源的需求,大量的矿山被开采,但矿山被开采之后留下了大量的矿坑,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而中国对矿山的复垦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全国矿山复绿工程已经达到全国的11%,但是由于现实技术的问题,对于矿山的复绿仍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针对矿山矿坑的复绿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搭架子群落自然模拟方法,其根据矿坑的地形来进行搭架子,进而为植被成长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以达到群落演替和恢复矿坑绿化的目的,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搭架子群落自然模拟方法,通过根据矿坑的地形地貌,在矿坑内进行搭架子,铺网和移植种植土来为植物成长提供良好的外界条件,进而模拟群落演替的过程,解决了现有的矿坑生态环境差,复绿技术难以克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搭架子群落自然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勘察矿坑地貌和数据测绘:对矿坑的地形地貌进行观察,并测量矿坑的高程和坡度;

步骤二,清理矿坑:对矿坑内的松动石头以及杂草进行清理,并对矿坑的凹形区域进行平整;

步骤三,设置固定孔:根据测得的数据对矿坑进行均布设置固定孔,固定孔的深度为25cm,固定孔的直径为18cm;

步骤四,插接固定柱:将固定柱插入固定孔中,并通过混泥土对固定柱进行加固;

步骤五,搭接横杆:在固定柱上搭接横杆,使固定柱与横杆构成的框架成阶梯状,横杆之间形成交错的网格状;

步骤六,铺设丝网:在横杆的上面铺设丝网,并将丝网牢固在横杆上;

步骤七,填充种植土:在丝网上填充种植土;

步骤八,种植植物:在种植土上种植藤本植物,并撒播藤本植物的种子;

步骤九,定期养护:对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定期记录,并对植物进行定期施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的所述固定柱的直径为14c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七中的所述种植土是由种植壤土、复合肥、保水剂和泥炭土均匀混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土的厚度为15cm,所述种植土的颗粒为5m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八中的所述藤本植物为狗牙根、紫花苜蓿、爬山虎和薜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根据矿坑的地貌对矿坑进行搭架子,能够有效的为植被的生长提供较好的物质基础,避免了矿坑的凹凸不平对植物生长带来的影响。

2、本发明通过在架子上铺设丝网,移植种植土,并进行植被种植,来模拟群落演替,对矿坑进行复绿,能够有效的改变矿坑的现状,提高矿坑的生态环境。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搭架子群落自然模拟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固定孔,2-固定柱,3-横杆,4-种植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搭架子群落自然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勘察矿坑地貌和数据测绘:对矿坑的地形地貌进行观察,并测量矿坑的高程和坡度;将测量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对矿坑进行布置固定孔1。

步骤二,清理矿坑:对矿坑内的松动石头以及杂草进行清理,并对矿坑的凹形区域进行平整;避免矿坑内的松石和杂草对架子的安全以及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步骤三,设置固定孔1:根据测得的数据对矿坑进行均布设置固定孔1,固定孔1的深度为25cm,固定孔1的直径为18cm;固定孔1为固定柱2在矿坑内的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步骤四,插接固定柱2:将固定柱2插入固定孔1中,并通过混泥土对固定柱2进行加固;为横杆3的搭接提供支撑的基础。

步骤五,搭接横杆3:在固定柱2上搭接横杆3,使固定柱2与横杆3构成的框架成阶梯状,有利于植物在阶梯平台上进行生长,避免了种植土4顺着矿坑坡度滑到矿坑坑底,横杆3之间形成交错的网格状。

步骤六,铺设丝网:在横杆3的上面铺设丝网,并将丝网牢固在横杆3上,此丝网为金属制品,通过丝网的拦截能够有效的防止种植土4从横杆3形成的网格之间下落到矿坑表面,并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平台。

步骤七,填充种植土4:在丝网上填充种植土4。

步骤八,种植植物:在种植土4上种植藤本植物,并撒播藤本植物的种子;藤本植物易生长,且繁殖能力强能在前期利用现有资源对矿山进行覆盖。

步骤九,定期养护:对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定期记录,并对植物进行定期施肥。

其中,步骤四中的固定柱2的直径为14cm。

其中,步骤七中的种植土4是由种植壤土、复合肥、保水剂和泥炭土均匀混合而成;能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丰富的资源。

其中,种植土4的厚度为15cm,种植土的颗粒为5mm。

其中,步骤八中的藤本植物为狗牙根、紫花苜蓿、爬山虎和薜荔。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搭架子群落自然模拟方法,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勘察矿坑地貌和数据测绘;清理矿坑;设置固定孔;插接固定柱;搭接横杆;铺设丝网;填充种植土;种植植物;定期养护。本发明根据矿坑的地形地貌,在矿坑内进行搭架子,铺网和移植种植土来为植物成长提供良好的外界条件,进而模拟群落演替的过程,实现矿坑复绿,改变矿坑的生态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琦;牛杏杏;明桂林;孙忠伟;王代飞;秦月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6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