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3014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行业中,淡水鱼的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单养、混养和套养;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精养、半精养、粗养等四类方式。其中,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在传统的养殖模式中,主要以肉眼测光照度,凭手感试水温,靠经验投食的养殖方式,存在着亩产量低、发病率高、对水质要求高,人工成本高等特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虽然养殖方式逐渐过渡到机械投食、传感器测控水温的自动化养殖方式,但机械的操作依然离不开人工控制,属于半自动化的养殖方式,而在产量方面,虽然随着科研成果的有效推广,鱼苗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但水质依然制约着产量。另一方面,因鱼塘养殖对水质要求高,水资源浪费严重,污水排放容易破坏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

所述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包括:蓄水池、养殖池、生态循环池、沉淀池、水处理装置、控制平台及服务器组,所述蓄水池与所述养殖池贯通,所述水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养殖池内,所述养殖池、所述生态循环池贯通并形成回路,所述水处理装置、所述服务器组及所述控制平台依次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平台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而生成换水指令,并将所述换水指令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组;

所述服务器组用于将所述换水指令发送至所述水处理装置;

所述水处理装置用于响应所述换水指令而运行以改变所述蓄水池、所述生态循环池与所述养殖池的导通状态从而实现换水。

进一步地,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换水设备、过滤设备以及自动控制器,所述自动控制器与所述换水设备及所述过滤设备均电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器与所述服务器组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水流推进器以及导流板,所述水流推进器以及所述导流板均设置于所述养殖池内,所述水流推进器以及所述导流板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还包括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以及所述水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服务器组通信连接;

所述监测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养殖池内的水质参数,并将所述水质参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组;

所述服务器组用于依据所述水质参数生成水质调节指令,并将所述水质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水处理装置;

所述水处理装置用于响应所述水质调节指令而运行以改善所述养殖池内的水质。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解码器以及溶氧量传感器,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曝气管以及加氧设备,所述监测解码器与所述溶氧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曝气管以及所述加氧设备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监测解码器与所述服务器组通信连接;

所述溶氧量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鱼塘内的溶氧量,并通过所述监测解码器将所述溶氧量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组;

所述服务器组用于当所述溶氧量小于预设定的溶氧量时,生成增氧指令,并将所述增氧指令发送至所述自动控制器;

所述自动控制器还用于响应所述增氧指令而控制所述曝气管以及所述加氧设备运行以增加所述鱼塘内的溶氧量。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装置包括ph值传感器以及监测解码器,所述ph值传感器与所述监测解码器电连接,所述监测解码器与所述服务器组通信连接;

所述ph值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鱼塘内的ph值,并通过所述监测解码器将所述ph值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组;

所述服务器组用于当所述ph值不在预设定的范围内时,生成ph值调节指令,并将所述ph值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自动控制器;

所述自动控制器还用于响应所述ph值调节指令而控制所述换水设备运行以改变所述蓄水池、所述生态循环池与所述养殖池的导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与所述监测解码器电连接;

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所述鱼塘周围的图像信息,并通过所述监测解码器将所述图像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组;

所述服务器组用于存储所述图像信息或将所述图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还包括报警设备,所述报警设备与所述自动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服务器组还用于当所述水质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报警指令,并将所述报警指令发送至所述自动控制器;

所述自动控制器还用于响应所述报警指令而控制所述报警设备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还包括投食设备,所述投食设备与所述自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投食设备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向所述养殖池内投放食物。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平台包括显示单元以及管理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管理单元电连接,所述管理单元与所述服务器组通信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所述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包括:蓄水池、养殖池、生态循环池、沉淀池、水处理装置、控制平台、服务器组以及外接智能终端,所述水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养殖池内,所述养殖池、所述生态循环池贯通并形成回路,所述自动控制器、所述服务器组及所述控制平台依次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平台与所述外接智能终端通信连接;

所述外接智能终端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而生成换水指令,并将所述换水指令发送至控制平台;

所述控制平台用于将所述换水指令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组;

所述服务器组用于将所述换水指令发送至所述水处理装置;

所述水处理装置用于响应所述换水指令而运行以改变所述蓄水池、所述生态循环池与所述养殖池的导通状态从而实现换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设置有蓄水池、养殖池、生态循环池、沉淀池、换水设备以及过滤设备,蓄水池与养殖池贯通,过滤设备设置于养殖池内,养殖池、生态循环池贯通并形成回路,过滤设备与养殖池以及沉淀池依次贯通;从而通过过滤设备将养殖池内的水过滤后,再利用换水设备将废水排到生态循环池内,在生态循环池对水进行cod检测、净化处理后,再将水引导回养殖池,从而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高效节能,高密度投放鱼苗,同时也节约养殖成本。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的电路连接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的进一步的电路连接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的电路连接框图。

图标:100-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110-蓄水池;120-养殖池;130-生态循环池;140-沉淀池;150-监测装置;152-监测解码器;154-溶氧量传感器;156-ph值传感器;158-图像采集设备;160-水处理装置;161-自动控制器;162-过滤设备;163-换水设备;164-水流推进器;165-导流板;166-曝气管;167-加氧设备;170-服务器组;171-接入服务器;172-中心服务器;173-存储服务器;174-分析服务器;175-web服务器;180-控制平台;182-显示单元;184-管理单元;192-投食设备;194-报警设备;200-外接智能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100,以实现水产养殖业智能化生产,并且达到环保节能的要求。请参阅图1,该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100包括:蓄水池110、养殖池120、生态循环池130、沉淀池140、水处理装置160、监测装置150、投食设备192、控制平台180以及服务器组170。其中,蓄水池110、生态循环池130以及沉淀池140分别与养殖池120贯通,服务器组170分别与水处理装置160、监测装置150以及控制平台180通信连接。

蓄水池110用于储存水资源,用于为养殖池120提供养殖鱼苗所需的水。

养殖池120用于养殖鱼苗。养殖池120与蓄水池110以及沉淀池140均贯通,养殖池120还与生态循环池130贯通形成封闭的回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养殖池120包括进水口、溢流孔、出水口、排污口及内置水处理设备。进水口与蓄水池110和生态循环池130均导通,溢流孔与内置水处理设备池导通,出水口与生态循环池130导通,排污口与沉淀池140导通。

养殖池120内置水处理设备,废水经处理后由出水口排放至生态循环池130,生态循环池130存储的中水经cod检测、净化处理后可重新导入养殖池120内,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高新节能,同时节约养殖成本。沉淀池140与养殖池120贯通,养殖池120内的杂质均通过排污口排放至沉淀池140。通过设置沉淀池140,可以收集废弃物,在对该废弃物进行加药处理、烘干、压缩等工序可成为固体肥料,可供农田使用,再次废物利用,节能环保。

监测装置150与服务器组170通信连接,用于采集养殖池120内的水质参数,并将水质参数发送至服务器组170。

请参阅图2,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监测装置150包括监测解码器152、溶氧量传感器154、ph值传感器156以及图像采集设备158等,监测解码器152与溶氧量传感器154、ph值传感器156以及图像采集设备158均电连接,监测解码器152与服务器组170通信连接。其中,溶氧量传感器154用于采集鱼塘内的溶氧量,并通过监测解码器152将溶氧量发送至服务器组170;ph值传感器156用于采集鱼塘内的ph值,并通过监测解码器152将ph值发送至服务器组170;图像采集设备158用于采集鱼塘周围的图像信息,并通过监测解码器152将图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组170。

在其他实施例中,监测装置150还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光照探测计、水温传感器、氨氮含量传感器等等。

水处理装置160与服务器组170通信连接,用于在服务器组170的控制下改善养殖池120内的水质。

请参阅图3,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水处理装置160包括但不仅限于自动控制器161、过滤设备162、换水设备163、水流推进器164、导流板165、曝气管166以及加氧设备167等。其中,自动控制器161与过滤设备162、换水设备163、水流推进器164、导流板165、曝气管166以及加氧设备167均电连接,自动控制器161还与服务器组170通信连接。

过滤设备162设置于养殖池120内,并位于出水口处。过滤设备162用于在养殖池120排水时,过滤掉水中的杂质,以使流入生态循环池130内的水质较好,具有较少的杂质,从而可以循环利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过滤设备162为微滤机,微滤机是一种转鼓式筛网过滤设备162。被处理的废水沿轴向进入鼓内,以径向辐射状经筛网流出,水中杂质即被截留于鼓筒上滤网内面;当截留在滤网上的杂质被转鼓带到上部时,被压力冲洗水反冲到排渣槽内流出。因而可以理解地,通过微滤机,可以将处理过的废水以及杂质分离开,从而使得处理过的废水通过第一排水口进入生态循环池130内;使得杂质通过排污口进入沉淀池140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过滤设备162也可以为其他,如除污器等等。

水流推进器164设置于养殖内,并位于靠近进水口的一侧。水流推进器164是一种能够使水旋转并向前流动形成水流的机器。

导流板165设置于养殖池120内,用于与水流推进器164共同使得养殖池120内的水能够慢速流动,使得养殖池120内的水形成活水,从而使得养殖池120内的水具有较高的含氧量,为鱼苗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更利于鱼苗的生长发育,可倍数扩大鱼苗的投放量,实现高密度养殖;此外,由于水流一直处于低速流动的状态,因而养殖池120内不易堆积淤泥,减少了人工打扫养殖池120的成本。

换水设备163设置于养殖池120内,主要用于控制养殖池120与蓄水池110、生态循环池130以及沉淀池140的导通状态。例如,换水设备163可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第一阀门设置于蓄水池110与养殖池120的进水口之间,第二阀门设置于生态循环池130与养殖池120的进水口之间,第三阀门设置于生态循环池130与养殖池120的出水口之间,第四阀门设置于养殖池120的排污口与沉淀池140之间。因而,通过控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的开关状态,便能控制养殖池120与蓄水池110、生态循环池130以及沉淀池140的导通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换水设备163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对养殖池120与蓄水池110、生态循环池130以及沉淀池140的导通状态控制。

当养殖池120处于换水状态时,养殖池120与蓄水池110、生态循环池130以及沉淀池140均导通,从而一边排水、一边进水,最终实现换水。

曝气管166设置于养殖池120池底。曝气管166也称为压缩空气曝气,其原理为利用鼓风机将空气通过输气管道输送至设在养殖池120底的曝气装置中,以气泡形式弥散逸出,从而把氧气融入水中。因而可以理解地,在曝气管166运行时,可以有效增加养殖内水的溶氧量。

加氧设备167用于与曝气管166共同增加养殖内水的溶氧量。且需要说明的是,加氧设备167采用三级供氧的方式。其中,一级为日常供氧,二三级为备用液氧供给,以确保养殖内水的溶氧量能够处于正常状态,有利于鱼苗的生长。

需要说明的是,换水设备163、过滤设备162、水流推进器164、导流板165、监测装置150以及水处理装置160等设备,均采用三级供电的方式。采用三级供电的好处在于,供电设备正常时,采用一级供电模式正常供电,而当出现停电等情况时,则采用二三级供电模式,使用备用电源为上述设备供电,以确保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100能够正常运行。

服务器组170用于依据水质参数生成水质调节指令,并将水质调节指令发送至水处理装置160。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服务器组170包括接入服务器171、中心服务器172、存储服务器173、分析服务器174及web服务器175。其中,接入服务器171与中心服务器172、存储服务器173、分析服务器174及web服务器175均通信连接,接入服务器171还与控制平台180通信连接。

接入服务器171又称为网络接入服务器171,用于使服务器组170能够接入网络。

分析服务器174用于依据水质参数生成水质调节指令,并将水质调节指令发送至水处理装置160。

存储服务器173与接入服务器171通信连接,存储服务器173存储有预设定的ph值、预设定的溶氧量等参数;同时,存储服务器173还用于存储接收到的ph值、溶氧量及图像信息等。

具体地,服务器组170可接收溶氧量传感器154发送的溶氧量以及ph值传感器156发送的ph值;服务器组170用于当溶氧量小于预设定的溶氧量时,生成增氧指令以控制曝气管166及增氧装置运行而增加鱼塘内的溶氧量;服务器组170还用于当ph值大于预设定的ph值时,生成ph值调节指令以控制换水设备163运行而改变蓄水池110、生态循环池130与养殖池120的导通状态。

可以理解地,当溶氧量小于预设定的溶氧量时,不利于鱼苗的生长以及存活,因而此时需要增加养殖池120的溶氧量,因而服务器生成增氧指令,并将该增氧指令传输至自动控制器161,自动控制器161则可响应增氧指令而控制曝气管166及加氧设备167运行以增加鱼塘内的溶氧量。

当ph值不在预设定的范围内时,即ph值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鱼苗的生长以及存活,因而此时服务器生成ph值调节指令,自动控制器161则可响应ph值调节指令而控制换水设备163运行以改变蓄水池110、生态循环池130与养殖池120的导通状态。

此外,服务器组170还用于当水质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报警指令,并将报警指令发送至自动控制器161,自动控制器161则响应该报警指令而控制报警设备194。

该报警设备194可以但不仅限于声音报警器、光报警器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水质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可以指:溶氧量小于预设定的溶氧量以及ph值不在预设定的范围内等。即:当ph值大于预设定的ph值或是当溶氧量小于预设定的溶氧量时,服务器组170会生成报警指令,并将报警指令发送至报警设备194。

报警设备194与服务器组170通信连接,用于响应报警指令而报警,从而提醒用户养殖池120内的水质需要改善。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报警设备194为声光报警器。

控制平台180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而生成换水指令,并将换水指令通过服务器组170转发至水处理装置160,以使得水处理装置160响应所述换水指令而运行以改变蓄水池110、生态循环池130与养殖池120的导通状态从而实现换水。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平台180还可用于响应用户的其他操作而生成投食、增氧、调节水流速度等指令,并将投食、增氧、调节水流速度等指令通过服务器组170转发至水处理装置160,以使得水处理装置160响应投食、增氧、调节水流速度等指令而控制响应的设备运行。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控制平台180包括显示单元182以及管理单元184,显示单元182与管理单元184电连接,管理单元184与服务器组170通信连接。

当养殖池120内的水质不适合进行鱼苗养殖时,用户可通过管理单元184生成换水指令,以控制换水设备163进行换水操作。

用户还可通过显示单元182显示图像采集设备158采集并发送的图像信息。

投食设备192与自动控制器161电连接,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向养殖池120内投放食物。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投食设备192包括投食机、传输带、自控设备组成,从而实现定时定量投喂鱼食,可有效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此外,服务器组170还可依据鱼苗的生长周期自动设定投食设备192的投食时间和投食量。例如:在养殖池120内刚投入鱼苗时,投食设备192的投食频率相对较低,投食量也相对较少;而随着鱼苗的生长,鱼对于食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此时服务器组170可更改投食设备192的投食时间和投食量,从而增大投食设备192的投食频率以及每次投食的分量,以保证鱼有充足的食物。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10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100,其基本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上述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上述的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100还包括外接智能终端200,外接智能终端200与控制平台180通信连接,外接智能终端200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而生成换水指令,并将换水指令发送至控制平台180,服务器组170用于响应所述换水指令而控制所述换水设备163运行以改变所述蓄水池110、所述生态循环池130与所述养殖池120的导通状态从而实现换水。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设置有蓄水池、养殖池、生态循环池、沉淀池、换水设备以及过滤设备,蓄水池与养殖池贯通,过滤设备设置于养殖池内,养殖池、生态循环池贯通并形成回路,过滤设备与养殖池以及沉淀池依次贯通;从而通过过滤设备将养殖池内的水过滤后,再利用换水设备将废水排到生态循环池内,在生态循环池对水进行cod检测、净化处理后,再将水引导回养殖池,从而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高效节能,高密度投放鱼苗,同时也节约养殖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