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通风供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829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养殖通风供氧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池的通风供氧系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指人为控制下的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目前,对多种水产混合养殖系统均是采用高度密集养殖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多种水产混合养的产值,但是,密集养殖方式下,水体容易氧气不足,导致水产养殖成片死亡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通风供氧系统,用于水产养殖池内的通风供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产养殖通风供氧系统,用于水产养殖池的通风供氧,包括通风转轴、进风罩、导向结构及至少一轴承;所述通风转轴是竖直管件,通风转轴从养殖池水面竖直伸入养殖池,通风转轴安装在至少一轴承上,轴承与养殖池固定,通风转轴绕其轴线旋转;

水面上部的通风转轴端部连接所述进风罩,进风罩是具有凹口的罩子,通风转轴与进风罩的凹口相连通;

进风罩顶部与所述导向结构固定连接,导向结构包括立柱及受风板;立柱侧面固定连接受风板,受风板平面与立柱在同一平面;立柱与进风罩顶部固定连接,立柱与通风转轴在同一轴线上,且受风板平面与进风罩的凹口端面垂直,受风板向进风罩的凹口背部一侧伸展。

进一步地,养殖池固定浸没一输送管,通风转轴伸入输送管一端口,轴承通过杆件焊接、架设在输送管内,输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养殖池其他需氧地方。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转轴通过两轴承旋转安装。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全机械结构,不需用额外电能即可为养殖池通风供氧,经济效益高。

2.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在养殖池中设置有浸没的输送管,该输送管能够定向为需氧的地方输送饱含空气的水体,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志说明:1-通风转轴,2-进风罩,3-导向结构,31-立柱,32-受风板,4-轴承,5-养殖池,51-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而非限定。

参看附图1至3,一种水产养殖通风供氧系统,用于水产养殖池5的通风供氧,包括通风转轴1、进风罩2、导向结构3及至少一轴承4。如图1,所述通风转轴1是竖直管件,通风转轴1从养殖池5水面竖直伸入养殖池5。通风转轴1安装在至少一轴承4上,轴承4与养殖池5固定,通风转轴1绕其轴线旋转,优选地,通风转轴1通过两轴承4旋转安装。

水面上部的通风转轴1端部连接所述进风罩2,进风罩2是具有凹口的罩子,凹口利于收集风,通风转轴1与进风罩2的凹口相连通。

进风罩2顶部与所述导向结构3固定连接,导向结构3包括立柱31及受风板32。立柱31侧面固定连接受风板32,受风板32平面与立柱31在同一平面。立柱31与进风罩2顶部固定连接,立柱31与通风转轴1在同一轴线上,且受风板32平面与进风罩2的凹口端面垂直,受风板32向进风罩2的凹口背部一侧伸展。

在导向结构3的作用下,进风罩2的凹口正面迎风,风从凹口进入并经通风转轴1传输至养殖池5水体,在水体中形成空气气泡。

优选地,养殖池5固定浸没一输送管51,通风转轴1竖直伸入养殖池5水面且伸入输送管51一端口,轴承4通过杆件焊接、架设在输送管51内,通风转轴1安装在轴承4上,输送管51的另一端延伸至养殖池其他需氧地方。输送管51用以将含有空气气泡的水体定向输送至养殖池5的其他需氧地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通风供氧系统,用于水产养殖池的通风供氧,包括通风转轴、进风罩、导向结构及至少一轴承;通风转轴从水面竖直伸入养殖池,通风转轴安装在至少一轴承上,轴承与养殖池固定,通风转轴绕其轴线旋转;水面上部的通风转轴端部连接所述进风罩,通风转轴与进风罩的凹口相连通;进风罩顶部与所述导向结构固定连接,导向结构包括立柱及受风板;立柱侧面固定连接受风板,受风板平面与立柱在同一平面;立柱与进风罩顶部固定连接,立柱与通风转轴在同一轴线上,且受风板平面与进风罩的凹口端面垂直,受风板向进风罩的凹口背部一侧伸展。该通风供氧装置采用全机械结构,不需用额外电能即可为养殖池通风供氧,经济效益高。

技术研发人员:韦荣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韦荣斌
技术研发日:2017.11.30
技术公布日:2018.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