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蕉根线虫的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57356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香蕉根线虫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受线虫危害的香蕉树一般表现为叶黄、植株矮小、抽蕾困难、果实瘦小。蒋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土壤质地、气候条件、前作、用肥用药及蕉园管理水平都有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香蕉根线虫的防治方法,可以防治根线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香蕉根线虫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新蕉植前,用淡拟紫青霉颗粒剂,撒施种植穴并与泥土充分混合,在植株长至1-1.5米高时,撒施阿维菌素颗粒;(2)根据根结线虫的发病情况,每隔45-60天要进行一次线虫药剂处理,对发病严重的植株,还可配套海藻酸+复合微生物菌淋施根部;(3)改良土壤环境,对板结,偏酸性的土壤,要多施有机生物菌肥,并施用吸盐粉,可长期使用钙镁肥;(4)水肥一体化,灌溉以滴灌为宜,每月灌溉5-7次;(5)新蕉园最好远离病区,病株应及时清除和隔离;(6)采取水旱轮作。

进一步说明,所述水旱轮作可以为香蕉与水稻或香蕉与甘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防治根线虫,提高香蕉的抗病能力,从而提高香蕉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一种香蕉根线虫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新蕉植前,用淡拟紫青霉颗粒剂,撒施种植穴并与泥土充分混合,可有效清除土壤中的线虫及线虫卵。在植株长至1-1.5米高时,撒施阿维菌素颗粒可有效清除土壤中的线虫;(2)根据根结线虫的发病情况,每隔45或50或60天要进行一次线虫药剂处理,因为根系未恢复正常,发病株用药后不能马上追肥,容易造成肥害。对发病严重的植株,还可配套海藻酸+复合微生物菌淋施根部,促使植株迅速恢复;(3)改良土壤环境。由于线虫偏爱通气性好的环境,一般沙质土发病率比粘质土高,控制土壤湿度十分重要。对板结,偏酸性的土壤,要多施有机生物菌肥,并施用吸盐粉,调节土壤ph值。缺钙容易引起根腐,可长期使用钙镁肥;(4)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香蕉喜水怕涝,灌溉以滴灌为宜。每月灌溉5或6次或7次,让水源、药剂、肥料能够更精准地到达植株根部。(5)远离病区,清除病株。新蕉园最好远离病区,病株及时清除和隔离。(6)采取水旱轮作,如香蕉与水稻、甘蔗等作物轮作,防治线虫效果明显。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蕉根线虫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新蕉植前,用淡拟紫青霉颗粒剂,撒施种植穴并与泥土充分混合,在植株长至1‑1.5米高时,撒施阿维菌素颗粒;(2)根据根结线虫的发病情况,每隔45‑60天要进行一次线虫药剂处理,对发病严重的植株,还可配套海藻酸+复合微生物菌淋施根部;(3)改良土壤环境,对板结,偏酸性的土壤,要多施有机生物菌肥,并施用吸盐粉,可长期使用钙镁肥;(4)水肥一体化,灌溉以滴灌为宜,每月灌溉5‑7次;(5)新蕉园最好远离病区,病株应及时清除和隔离;(6)采取水旱轮作。本发明是提供防治方法,可以防治根线虫。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俊春
技术研发日:2017.11.30
技术公布日:2018.0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