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犊牛饮食性腹泻治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02065发布日期:2019-06-13 17:11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犊牛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犊牛饮食性腹泻治疗方法。



背景技术:

犊牛腹泻又称犊牛拉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犊牛常发的一种胃肠疾病。犊牛常在出生后2~3d开始发病,对犊牛的发育、生长、成活等有很大影响。在大群饲养时,犊牛腹泻发生率常达90%~100%,死亡率最高可达50%以上,对奶业的发展威胁很大。

饮食性腹泻为犊牛常发疾病,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或母乳及乳制品品质不良造成的。患病犊牛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发育受阻。发病以1月龄内最多,2月龄以后减少,雨季和冬春季节发病最多。

症状:10日龄以内的犊牛,消化不良和拉稀。1月龄的犊牛,粪呈暗红色,血汤样,或粪呈白色,干硬,这与过食母乳或乳制品有关。1月龄以上的犊牛,粪稀,呈暗绿色或黑褐色,内含较干的硬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犊牛饮食性腹泻治疗方法,经济效益高,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犊牛饮食性腹泻治疗方法:

可用温开水代替乳液喂养或停食24小时,喂给口服补盐液,腹泻减轻后再逐渐喂给正常乳量;药物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可选用以下药物:

有食欲的病牛,用乳酶生1-2克,磺胺脒4-5克,酵母片3-4克,一次喂服,每天3次,连服3天;

粪便带血的病牛,用液体石蜡油150-200毫升,一次灌服,清理胃肠道,第二天用磺胺脒和碳酸氢钠各4-5克,一次喂服,每天3次,连服2-3天;

伴有胃肠臌胀的病牛,用磺胺脒5-6克、碳酸氢钠5-6克、氧化镁2-6克,一次喂服;

有脱水症状的病牛,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2500毫升、20%葡萄糖液250-500毫升、5%碳酸氢钠液250-30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每天2-3次;

伴有体温升高的病牛,除内服健胃消炎药外,用青霉素80万-16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国际单位,一次肌肉注射,每天2-3次,连续用药2-3天。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按照本发明的方法,采用减食或者停食的方法,并配以合适的药物治疗,病牛症状缓解,见效快,一般3天-5天即可恢复正常,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犊牛饮食性腹泻治疗方法:

可用温开水代替乳液喂养或停食24小时,喂给口服补盐液,腹泻减轻后再逐渐喂给正常乳量;药物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可选用以下药物:

有食欲的病牛,用乳酶生1-2克,磺胺脒4-5克,酵母片3-4克,一次喂服,每天3次,连服3天;

粪便带血的病牛,用液体石蜡油150-200毫升,一次灌服,清理胃肠道,第二天用磺胺脒和碳酸氢钠各4-5克,一次喂服,每天3次,连服2-3天;

伴有胃肠臌胀的病牛,用磺胺脒5-6克、碳酸氢钠5-6克、氧化镁2-6克,一次喂服;

有脱水症状的病牛,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2500毫升、20%葡萄糖液250-500毫升、5%碳酸氢钠液250-30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每天2-3次;

伴有体温升高的病牛,除内服健胃消炎药外,用青霉素80万-16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国际单位,一次肌肉注射,每天2-3次,连续用药2-3天。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按照本发明的方法,采用减食或者停食的方法,并配以合适的药物治疗,病牛症状缓解,见效快,一般3天-5天即可恢复正常,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犊牛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犊牛饮食性腹泻治疗方法。可用温开水代替乳液喂养或停食24小时,喂给口服补盐液,腹泻减轻后再逐渐喂给正常乳量;药物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可选用以下药物:有食欲的病牛,用乳酶生1‑2克,磺胺脒4‑5克,酵母片3‑4克;粪便带血的病牛,用液体石蜡油150‑200毫升,第二天用磺胺脒和碳酸氢钠各4‑5克;伴有胃肠臌胀的病牛,用磺胺脒5‑6克、碳酸氢钠5‑6克、氧化镁2‑6克,一次喂服;有脱水症状的病牛,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2500毫升、20%葡萄糖液250‑500毫升、5%碳酸氢钠液250‑30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每天2‑3次。其优点是:病牛症状缓解,见效快,一般3天‑5天即可恢复正常,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技术研发人员:苏小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小红
技术研发日:2017.12.05
技术公布日:2019.06.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