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薇根系扦插育苗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89407阅读:30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紫薇根系扦插育苗繁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薇根系扦插育苗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

目前,紫薇常用的繁殖方法为硬枝扦插法和嫩枝扦插法。授权公告号为cn104429468b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紫薇苗木扦插培育方法,其利用的是硬枝扦插法,其通过对硬枝扦插法的改良,实现了较好的生根率和存活率。授权公告号为cn104904545b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天鹅绒紫薇高密度嫩枝扦插育苗方法,该方法利用嫩枝进行扦插,通过选用合适的基质和生根剂获得了较好的育苗效果。上述的两种类型的育苗方法,存在着对树冠产生损伤的问题。类似的报道还有公开号为cn105028089a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938279a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4115661b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3947432b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4206135a的中国专利、《紫薇嫩枝扦插技术研究》(汤行昊等,河北林业科技,2016年4期)、《紫薇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研究》(吴奎河等,山东林业科技,2004年6期)、《紫薇扦插技术研究》(张俊芳等,农业与技术,2015年20期)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根系作为插穗是一个研究方向。不过,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而且所得的效果不尽人意。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利用根系作为插穗,且扦插效果优秀的紫薇扦插繁殖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薇根系扦插育苗繁殖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扦插效果好、当年成苗的效果。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紫薇的根剪成小段后,用吲哚丁酸或6-苄基腺嘌呤进行浸泡处理;

(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所得物平铺在基质上,所述基质是由泥炭土和珍珠岩按照体积比3:1的比例构成;

(3)保持适宜的水分、温度并适时施肥,于紫薇落叶休眠后或第二年春季进行出圃移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紫薇的胸径为3cm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根的直径为0.4~0.6cm。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内,发明人发现,根系越粗,树龄越大,细胞的分裂分化能力越弱,不易生根存活;根系越细,树龄越小,细胞的分裂分化能力越强,但是根系贮藏养分太少,也不利于生根存活。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在上述根径范围内,扦插的效果最优。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小段的长度为8~10cm。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吲哚丁酸的浓度为400~600㎎/l。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6-苄基腺嘌呤的浓度为40~60㎎/l。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0秒。

一般情况下,在实施本发明时,步骤(3)中,保持基质含水量80~85%,4月中旬后覆盖遮阳网以降低温度,减少水分蒸发;发芽后及时撤去薄膜和遮阳网;6月后随水适当追施化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硬枝(嫩枝)扦插繁殖技术对树冠产生的损伤的缺点,在利用根系作为插穗的扦插方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技术进步,获得了优秀的扦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选取紫薇根时的实拍图;

图2和图3为本发明对紫薇根进行剪取的实拍图;

图4为本发明对紫薇根进行激素浸泡处理的实拍图;

图5为本发明进行扦插时的实拍图;

图6为本发明进行水分管理时的实拍图;

图7为本发明所得幼苗的生长情况实拍图;

图8为本发明扦插存活幼苗形态的实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1.根系标准

选择胸径3cm以上的紫薇。在树坑周围上部土层中挖取根系。根系直径粗度以0.5㎝左右(0.4~0.6cm)为宜。根系越粗,树龄越大,细胞的分裂分化能力越弱,不易生根存活;根系越细,树龄越小,细胞的分裂分化能力越强,但是根系贮藏养分太少,也不利于生根存活;直径0.5㎝左右的紫薇根系细胞活力较高,养分积累也高,生根快,存活率高。

2.根系处理

开春后方可挖取紫薇根系。挖取时须将根系周围的泥土刨开后再将根系取出,不能在根上造成伤口。用枝剪将根平剪成8-10㎝小段,用400-600㎎/l的iba(吲哚丁酸)或者40-60㎎/l6-ba(6-苄基腺嘌呤)浸泡处理10s。

3.扦插过程

将泥炭土:珍珠岩按照3:1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扦插苗床土,混合时要适当洒水,保持基质湿度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0-85%。在苗床或花盆里铺10㎝厚的基质,将激素处理过的紫薇根平铺在基质上,间距15㎝左右,再铺10㎝的基质,浇透水,用白色塑料薄膜覆盖保温保墒,以促进生根发芽。

4.扦插后管理

随着气温升高,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基质含水量80-85%。4月中旬后可覆盖遮阳网以降低温度,减少水分蒸发。发芽后及时撤去薄膜和遮阳网。保持基质湿润。6月后可随水适当追施化肥,促进幼苗快速生长。

11月上旬-11下旬,紫薇落叶休眠后即可出圃移栽,或者于第二年春季移栽。

在本实施例中,紫薇根系的存活率均大于90%,株高为25-30cm,根系长度为15-20cm。

利用本发明进行扦插非常利于芽的形成,能形成多个枝条,幼苗可直接培育成丛生紫薇。而利用枝条扦插苗要经过多次摘心才能形成丛生紫薇,速度慢,费时费工

对比实施例1

除了激素浓度为6-ba20㎎/l、6-ba80㎎/l、iba200㎎/l和iba800㎎/l之外,其余与实施例1一致。

本实施例中,紫薇根系存活率均低于70%,且株高低于20cm,根系长度度为7-14cm。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薇根系扦插育苗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紫薇的根剪成小段后,用吲哚丁酸或6‑苄基腺嘌呤进行浸泡处理;(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所得物平铺在基质上,所述基质是由泥炭土和珍珠岩按照体积比3:1的比例构成;(3)保持适宜的水分、温度并适时施肥,于紫薇落叶休眠后或第二年春季进行出圃移栽。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硬枝(嫩枝)扦插繁殖技术对树冠产生的损伤的缺点,在利用根系作为插穗的扦插方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技术进步,获得了优秀的扦插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丽莹;王占锋;练华山;熊丙全;刘玉娟;贺静;王蓥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12.11
技术公布日:2018.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