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盆栽滴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9393阅读:46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盆栽滴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滴灌装置,属于植物栽培器具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水资源的逐步枯竭以及人们对传统灌溉模式认识的改变,滴灌技术应运而生并深入渗透到农业生产技术的各个领域,盆栽也不例外。但不同于野外大面积滴灌作业,盆栽植物的水肥需求量一般较小,各个生长周期所需的水肥成分和计量不一致,尤其是对于一些经常出差的上班族来说,出于无奈只能一次性给盆栽浇大量的水,这种浇灌方式不仅不符合其自然生长规律,而且很容易造成植株腐败甚至死亡,这个问题也同样困扰着因为寒暑假离校的学生群体。虽然目前也有一些将滴灌技术应用于盆栽领域的发明装置,但大都设计繁琐,成本过高,水肥施洒不均匀,性价比和体验感差,不太满足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客群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盆栽滴灌装置,以解决现有滴灌装置设计繁琐,成本过高,水肥施洒不均匀,性价比和体验感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简易盆栽滴灌装置,包括沿竖向设置的内筒、中筒和外筒,中筒套设于内筒外,且中筒的内壁与内筒的外壁相贴合,中筒和内筒上对应开设有出水孔,外筒上端开口,所述内筒和中筒均设置于外筒内,外筒的底部连通有导液管,导液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类似医疗注射滴管所用流量调节阀即可。

前述滴灌装置中,所述导液管的一端与外筒的底部固定连通,导液管的另一端连通固定有插管,插管为硬质的锥形结构,用于插入土壤内;

前述滴灌装置中,外筒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多个导液管,所述多个导液管沿外筒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设置;

前述滴灌装置中,所述外筒的底部设置有支架,所述外筒固定于支架上;

前述滴灌装置中,所述支架为上窄下宽的椎体结构,外筒的底部固定于支架的上端;

前述滴灌装置中,所述内筒的底部为封闭式结构,内筒固定设置于外筒内,中筒转动套设于内筒外,内筒的上端由中筒内伸出至外部;

前述滴灌装置中,所述内筒上分布设置有多组出水孔,中筒上对应内筒上的出水孔处也开设有出水孔,在使用时,相对旋转内筒和中筒,通过调整内筒和中筒上出水孔的重合程度大小来实现调节内筒出水快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可控容量和可调速率的筒形滴灌装置,可根据盆栽自然生长需要进行合理滴灌,能够利用同一个盛液系统对多个盆栽同时进行滴灌,基本实现了个性化的体验,同时满足不同盆栽对水肥需求的不同,布置孔型渗水系统,有效控制液位和滴灌速率,帮助水肥充分融合并对盆栽进行有效滴灌,该滴灌装置简易便捷,可调节水肥施洒的计量和速率,保障植株的正常生长,满足快节奏人群的实际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取下内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导液管外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表述的更为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简易盆栽滴灌装置,包括沿竖向设置的内筒1、中筒2和外筒3,内筒1上标刻有容量刻度,中筒2套设于内筒1外,且中筒2的内壁与内筒1的外壁相贴合,中筒2和内筒1上对应开设有出水孔4,内筒1上分布设置有八排五列出水孔4,中筒2上对应内筒1上的出水孔4处开设有九排五列出水孔4,在使用时,相对旋转内筒1和中筒2,通过调整内筒1和中筒2上出水孔4的重合程度大小来实现调节内筒1出水快慢,外筒3上端开口,所述内筒1和中筒2均设置于外筒3内,内筒1的底部为封闭式结构,内筒1固定设置于外筒3内,中筒2转动套设于内筒1外,内筒1的上端由中筒2内伸出至外部,外筒3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多个导液管5,所述多个导液管5沿外筒3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设置,导液管5的一端与外筒3的底部固定连通,导液管5的另一端连通固定有插管7,插管7为硬质的锥形结构,用于插入土壤内,导液管5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6,类似医疗注射滴管所用流量调节阀即可,外筒3的底部设置有支架8,支架8为上窄下宽的椎体结构,外筒3的底部固定于支架8的上端。

其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第一步,旋转中筒2,保证其与内筒1之间处于严格贴合状态,利用注液装置向内筒1注入待滴灌液,存量视需要滴灌的时间长短而定;

第二步,慢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中筒2,使其孔口(出水孔4)与内孔1的孔口(出水孔4)慢慢交叉重叠,重叠区域的大小视调液阀的速率而定,滴灌液经内筒与中筒的交叉孔壁逐步渗入外筒3中;

第三步,将插管7插入需要滴灌的盆栽内,可以一盆一管或一盆多管,沿导液管5方向前后滚动流量调节阀6以调整滴灌速率,进而对盆栽实施滴灌;

第四步,如果所滴灌的盆栽需要水肥趋近一致,则直接将水肥注入内筒1中进行滴灌作业,如果所需水肥差别大,则在内筒1中注入净水,在外筒3与导液管5连接处的缸体内加入各自所需的肥料。

第五步,利用压力差不能滴灌时,可通过调节下方支架8的高度来进行有效作业。需要清洗该盆栽滴灌装置时,可将内筒1、中筒2和外筒3分别拆卸,用工具刷洗干净即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易盆栽滴灌装置,包括沿竖向设置的内筒、中筒和外筒,中筒套设于内筒外,且中筒的内壁与内筒的外壁相贴合,中筒和内筒上对应开设有出水孔,外筒上端开口,所述内筒和中筒均设置于外筒内,外筒的底部连通有导液管,导液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类似医疗注射滴管所用流量调节阀即可。以解决现有滴灌装置设计繁琐,成本过高,水肥施洒不均匀,性价比和体验感差等问题。本发明属于滴灌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刘萍;王春华;刘怀谦;郑上上;刘茂琪;曾建华;韩森;何鑫;郭军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12.04
技术公布日:2018.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