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因配型的甜樱桃授粉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70628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因配型的甜樱桃授粉方法。



背景技术:

甜樱桃属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其授粉亲和性由s等位基因控制,品种内授粉或s基因型相同的品种相互授粉座果率几乎为零,不能形成经济产量。生产中一般采用配置授粉树的方式进行授粉,授粉树必须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且s基因型不同。但授粉品种的果实品质往往不如主栽品种,经济价值较低,而且在生长发育特性、成熟期等方面与主栽品种不同,给生产管理带来不便,使生产效益降低。近年来国内甜樱桃新品种不断涌现,良种很多,品种的s基因型不确定,田间配置授粉树困难。

甜樱桃保护地栽培中,也存在授粉难的问题,个别还存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替代授粉结实的现象,难以保证果实品质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因配型的甜樱桃授粉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本发明的一种基因配型的甜樱桃授粉方法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甜樱桃叶片提取总dna,使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技术鉴定主要推广甜樱桃品种的s基因型。

(2)针对主栽品种,选择3个以上不同s基因型品种,确定为授粉品种;

(3)在铃铛花期(开放前1天)采集授粉品种花药,20℃烘干后立即收集花粉,混合均匀,密封后在-18℃至-20℃保存;

(4)使用时,取花粉与辅助材料制备成均匀的混合制剂,2小时内完成人工授粉。

步骤(1)中pcr扩增使用的引物为pruc2:5′-ctatggccaagtaattattcaaacc-3′和pruc4r:5′-ggatgtggtacgattgaagcg-3′。

步骤(1)中,pcr扩增反应体系为25μl,包括10×pcrbuffer2.5μl、2.0mmol/lmgcl2、0.2mmol/ldntp、引物各0.2μmol/l、模板50ng、taq酶1.5u;pcr反应程序:94℃预变性3min,94℃变性30s,59℃退火30s,72℃延伸2min,72℃延伸5min。

步骤(4)中,人工授粉方法为点施或喷粉机喷布。

步骤(4)中,所述的混合制剂为花粉与滑石粉或淀粉按1:10比例混合,授粉方法为点施,用棉棒蘸取花粉并轻涂至待授粉花朵的柱头。

步骤(4)中,所述的混合制剂可为花粉与滑石粉或淀粉按1:100比例混合,用喷粉机喷布于花朵周围使花粉自然散落于柱头。

步骤(4)中,所述的混合制剂为花粉与硼砂、蔗糖、水按质量比1:0.5:20:500混合,用喷雾器喷布于花朵周围使花粉自然散落于柱头。

所述授粉品种,应具备花粉量大、花粉容易取得、果实品质相对较高的特性。

所述铃铛花期,指花即将开放但花瓣尚处于闭合状态的时期。

所述花粉混合制剂,应现配现用,并在2小时内施用完毕,防治花粉失去活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法依据甜樱桃自交不亲和原理,根据栽培甜樱桃品种的s基因型筛选授粉品种,制备花粉并用于人工授粉,可提高授粉效率,免除大量栽植授粉树带来的管理成本提高,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用具体实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试验基地的主栽甜樱桃品种为‘美早’,露天栽培。

待选授粉品种包括‘早大果’、‘早红宝石’、‘红灯’、‘萨米脱’、‘拉宾斯’、‘佐藤锦’、‘布鲁克斯’、‘黑珍珠’、‘先锋’、‘雷尼’。

采用ctab法分别从1个主栽品种和10个待选授粉品种的嫩叶中提取总dna。

以pruc2(5′-ctatggccaagtaattattcaaacc-3′)和pruc4r(5′-ggatgtggtacgattgaagcg-3′)为引物,分别以11个甜樱桃品种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反应体系为25μl,包括10×pcrbuffer2.5μl、2.0mmol/lmgcl2、0.2mmol/ldntp、引物各0.2μmol/l、模板50ng、taq酶1.5u。pcr反应程序:94℃预变性3min,94℃变性30s,59℃退火30s,72℃延伸2min,72℃延伸5min。

反应结束后,将pcr产物在1.5%的琼脂糖凝胶上电泳2h,eb染色,切取并回收目的条带。

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上搜索,把同源性最大(高于90%)的基因确定为该基因的名称,确定s基因型,结果表1所示:

表1

根据以上结果选择基因型差别较大的红灯、萨米脱、拉宾斯三个品种作为授粉品种,在铃铛花期(开放前1天)采集授粉品种花药,20℃烘干后立即收集花粉,等比例混合均匀,密封后在-18℃至-20℃保存。在‘美早’品种盛花期,取花粉与硼砂、蔗糖、水按质量比1:0.5:20:500混合,2小时内,用喷雾器喷施。落花后第20天调查座果率(座果率%=果实数量/花朵数量×100%),未授粉植株座果率为0.6%,授粉植株座果率为31.3%。落花后第45天调查果实产量,未授粉植株平均株产0.1kg,折合亩产5.6kg;授粉植株平均株产15.4kg,折合亩产862.4kg,达到授粉树自然授粉产量水平,授粉效果良好。

实施例2

试验基地的主栽甜樱桃品种为‘布鲁克斯’,保护地(冬暖大棚)栽培。

根据实施例1的检测结果,选择拉宾斯、萨米脱、早红宝石作为授粉品种,在铃铛花期(开放前1天)采集授粉品种花药,20℃烘干后立即收集花粉,等比例混合均匀,密封后在-18℃至-20℃保存。在‘布鲁克斯’品种盛花期,取花粉与滑石粉按1:10比例混合,2小时内,用棉棒蘸取花粉并轻涂至待授粉花朵的柱头授粉。落花后第20天调查座果率(座果率%=果实数量/花朵数量×100%),未授粉植株座果率为1.1%,授粉植株座果率为36.2%。落花后第45天调查果实产量,未授粉植株平均株产0.2kg,折合亩产11.2kg;授粉植株平均株产16.8kg,折合亩产940.8kg,达到授粉树自然授粉产量水平,授粉效果良好。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在露天栽培和保护地栽培中使用的举例说明,在生产过程中,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栽培者或生产者可以根据生产实际,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进行使用方法的搭配、改进和润饰。这些搭配、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