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伴同播种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3318发布日期:2018-06-02 12:52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棉花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棉花伴同播种技术。



背景技术:

在棉花栽培中,播种是一项主要的技术环节,随着农业科技进步的发展,棉花精量播种技术已得到推广应用。刘鹏云等“棉花精量播种技术”采用棉花品种包衣方法而实现精量播种(即每穴2~3粒)技术,《中国棉花》,1999年第09期;而唐军等“棉花精量播种技术在兵团的推广”《新疆农机化》2004年第5期,王大光等“棉花精量播种与配套栽培技术”《中国棉花》2013年第05期,许晨等“精量播种技术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新疆农业科技》2003年第s1期,等等,所报道的棉花精量播种技术均是指用精量播种机械将棉花种子按农艺要求的播量、行距、深度精确播入土壤的技术,一般要求达到1穴1粒种子,从而简化间定苗操作。温浩军“新疆兵团棉花精量铺膜播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针对新疆兵团棉花种植特点,对现有播种机械和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械进行分析,着重从播种器的研究入手,设计新型气吸鸭嘴滚筒式精量播种器。目前为止,所有的棉花精量播种技术均是以精量播种器来实现达到精量播种目的。

然而,棉花为双子叶植物,根据棉花子的生理特性,其种子发芽一般经过3个过程:吸水膨胀、物质分解分化、胚细胞分化。当胚根突破珠孔向外伸长发芽后,将子叶带出土面并平展时开始出苗,两片子叶出土过程中常遇到各种情况而影响出苗率,造成缺苗或断垄,常给棉花生产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提高出苗率,本发明提供一种棉花伴同播种方法,本发明播种方法采用绿黄隆处理后的普通商品棉花的棉子与优良棉种同时播种,两种棉子一起出苗可以增加子叶顶土力,提高出苗率,采用绿黄隆处理后的普通商品棉花的棉子的幼苗5~10天后死亡,最终棉花出苗后所保留下来的田间基本苗与生产上要求的密度基本一致,1穴1苗,不用人工间定苗,从而实现一播全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中,3%辛硫磷指的是辛硫磷颗粒中有效成分含量为3%;25%绿黄隆指的是有效成分含量为25%的可湿性粉剂。

一种棉花伴同播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清理棉田,将残留在田间的作物秸秆、枯枝落叶处理干净,为棉田伴同播种创造良好的棉田环境;

第二步,犁地整地,按照农机标准化作业和农艺要求,保证犁地质量,在犁地前施肥,犁后耙前,施用灭虫剂;

第三步,优良棉种精选,播种前选择饱满完整,充分成熟,大小一致,发芽率在90%以上的优良棉花品种种子,在阳光下嗮8~10h;

第四步,伴同棉子处理,播种前同样选择饱满完整,充分成熟,大小一致,发芽率在90%以上的普通商品棉花的棉子,在阳光下嗮8~10h后,用绿黄隆水溶液浸泡后晒干;

第五步,播种机械调试,按要求株距和播种1穴5粒棉子的要求进行调节播种机械;

第六步,播种,按优良品种棉子∶伴同棉子=1∶4重量比进行混合,按照农艺要求播种量进行播种。

优选的,所述第二步中,每亩施有机肥2500~3000kg,尿素30~35kg,磷酸二铵15~18kg,氯化钾20~25kg;犁后耙前,每亩施3%辛硫磷颗粒3~4kg。

优选的,所述第四步中,按照质量比为25%绿黄隆∶水∶棉子=1∶10~15∶20~30浸泡8~10h后晾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播种方法中绿黄隆浸泡后的伴同棉子能够正常出苗,与优良品种棉子一起可以增加子叶顶土力,以此实现顺利出土,提高出苗率5~10%;而出苗后的第3天,伴同棉子出的苗开始发黄,已失去与优良品种苗的争夺养分能力,5~10天后完全死亡,所保留下来的田间基本苗与生产上要求的密度基本一致,1穴1苗,不用人工间定苗,从而实现一播全苗。

(2)本发明播种方法可明显提高棉花幼苗整齐度,避免“大、小苗”现象,为标准化管理奠定基础,棉苗生育进程提前3~5天,产量增加5~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更清楚叙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有机肥为农业废弃物(如秸秆、豆粕、棉粕)、畜禽粪便(如鸡粪、牛羊、马粪)等所有种类的有机肥。

实施例1

一种棉花伴同播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清理棉田,将残留在田间的作物秸秆、枯枝落叶处理干净,为棉田伴同播种创造良好的棉田环境;

第二步,犁地整地,按照农机标准化作业和农艺要求,保证犁地质量,在犁地前,每亩施有机肥2500kg,尿素30kg,磷酸二铵15kg,氯化钾20kg;犁后耙前,每亩施3%辛硫磷3kg;

第三步,优良棉种精选,播种前选择饱满而完整,充分成熟,大小一致,发芽率在90%以上的优良棉花品种种子,在阳光下嗮8h;

第四步,伴同棉子处理,播种前同样选择饱满而完整,充分成熟,大小一致,发芽率在90%以上的普通商品棉花的棉子,在阳光下嗮8h后,按照质量比为25%绿黄隆∶水∶棉子=1∶10∶20浸泡8h后晾干;

第五步,播种机械调试,按要求株距和播种1穴5粒棉子进行调节播种机械;

第六步,播种,按优良品种∶伴同棉子=1∶4重量比进行混合,按照农艺要求播种量进行播种。

绿黄隆,1-(2-氯苯基磺酰)-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脲,主要用于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和亚麻田,也可用于休闲地和非耕田,防除绝大多数阔叶杂草,如碎米荠、荠菜、雀舌草、稻茬菜、大巢菜、小巢菜、繁缕、苋、藜、猪殃殃、田蓟、蓼等。也可防除稗草、早熟禾、马唐、狗尾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此外,对抗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得鼬瓣花、卷茎蓼等也有卓效。抗性杂草有狗牙根、硬草、龙葵、碱茅等。用量和施药期因杂草种类、土壤PH值、气候和轮作制度的不同而异,一般作物田每亩用25%可湿性粉剂1.9~6.6g(0.46~1.67有效成分),休闲及非耕地用6.6~20.0g(1.6~5.0g有效成分),可在播前、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也可在苗后进行茎叶喷雾,以杂草苗后早期易用防效较佳。

实施例2

一种棉花伴同播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清理棉田,将残留在田间的作物秸秆、枯枝落叶处理干净,为棉田伴同播种创造良好的棉田环境;

第二步,犁地整地,按照农机标准化作业和农艺要求,保证犁地质量,在犁地前,每亩施有机肥3000kg,尿素35kg,磷酸二铵18kg,氯化钾25kg;犁后耙前,每亩施3%辛硫磷4kg;

第三步,优良棉种精选,播种前选择饱满而完整,充分成熟,大小一致,发芽率在90%以上的优良棉花品种种子,在阳光下嗮10h;

第四步,伴同棉子处理,播种前同样选择饱满而完整,充分成熟,大小一致,发芽率在90%以上的普通商品棉花的棉子,在阳光下嗮10h后,按照质量比为25%绿黄隆∶水∶棉子=1∶15∶30浸泡10h后晾干;

第五步,播种机械调试,按要求株距和播种1穴5粒棉子进行调节播种机械;

第六步,播种,按优良品种∶伴同棉子=1∶4重量比进行混合,按照农艺要求播种量进行播种。

本发明的内容根据以下试验结果而做出,其试验情况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①药剂为25%绿黄隆(江苏省淮阴电化厂生产),试验浓度按实施例规定;②20%百草枯(天津绿津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药∶水(质量比)=1∶80;③42%草甘膦(浙江菱花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药∶水(质量比)=1∶100;④50%乙草胺(山东侨昌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药∶水(质量比)=1∶120;⑤清水为对照。重复三次。

1.2试验分别在室内和田间进行。室内试验采用花盆种植,每盆100粒;田间每小区面积10×10m=100m2,拌种量及拌种方法同实施例中的绿黄隆方法。

2、调查方法:在出苗后第6天调查出苗率,第10天调查死亡率;具体的为:

(1)室内试验,每盆全部调查;

(2)田间试验,每试验小区按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取单垄30cm长。

3、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药剂拌种对棉花出苗和死亡的影响

3.1从出苗率看,在不同的药剂处理中,百草枯为39.8~48.5%,草甘膦为19.8~26.7%,乙草胺出苗率为45.7~52.2%,绿黄隆的出苗率与对照无任何差异,均在96%以上;

3.2从死亡率看,在不同的药剂处理中,百草枯为51.0~59.4%,草甘膦为72.8~79.8%,乙草胺死亡率为49.2~53.3%,绿黄隆为100%;

3.3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只有绿黄隆具备拌种后不影响种子出苗,而在出苗后很短时间(10d内)全部死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