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山杜鹃的扦插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59254阅读:17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杜鹃花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山杜鹃的扦插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高山杜鹃:常绿小灌木,高可达1米,分枝繁密,伏地或挺直。叶常散生于枝条顶部,革质,上面浅灰至暗灰绿色,下面淡黄褐色至红褐色,叶柄被鳞片。花序顶生,伞形,有花数朵,花芽鳞脱落,花萼小,带红色或紫色,花冠宽漏斗状,淡紫蔷薇色至紫色,罕为白色,花丝基部被绵毛,蒴果长圆状卵形,5-7月开花,9-10月结果。生于高山、苔原、多岩石地方或沼泽地带。产中国东北大兴安岭、长白山及内蒙古。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也有。该物种花朵可植于庭园花坛中、亦可作切花瓶插,有较高的园艺价值。高山杜鹃多用于盆栽观赏,其喜冷凉、湿度大的环境,由于树冠大,需水量也大。根系发达,为浅根性树种,栽培基质宜疏松,含丰富腐殖质,土壤团粒结构良好,ph值在5.5至6.5之间,用泥质瓦盆栽植最好。高山杜鹃不耐高温,超过35℃生长不良,但可耐-10℃严寒

在高山杜鹃的引种驯化中解决了种子繁殖出芽率低的问题,但种子繁殖的幼苗生长极其缓慢,从播种到开花,少则一年,多则需年以上,影响了高山杜鹃的推广、应用。扦插繁殖仅需1年时间即可开花,研究它们的扦插繁殖规律,将对其引种驯化及资源的开发利用起到积极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山杜鹃的扦插育苗方法,开启了高山杜鹃速生、丰产、优质的繁育模式,以促进对高山杜鹃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开发其园林观赏价值。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山杜鹃的扦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3-4月份,选取3-5年生健壮高山杜鹃植株作为母株,选择1年生枝条作为扦插穗条,留片2-3片叶子,穗条长6-8厘米,采穗选择在傍晚5-7点钟进行,穗条剪切后在切口涂膜溶有氯化亚铁的淀粉溶液,使用保鲜膜封口系上,并将整条插穗用湿毛巾包覆;

(2)插床基质以腐殖土、珍珠岩、黄沙、石英砂、泥炭、菇渣、蛭石、发酵玉米秸秆为原料配制,基质配制好后经过5-7天日晒,扦插前3-5天喷撒上浓度为280-300ppm的多菌灵溶液,用量为80-100毫升/平方米,然后翻耕至4-5厘米深,在扦插前1-2天用水淋湿基质至含水量在78-80%之间,插后将插穗周围基质压实,扦插前将插穗底部用浓度为100-120ppm的萘乙酸溶液浸蘸10-15秒;

(3)当开始生根后,控制光照时间为8-10小时,并在早晚增加散射光,将夜间温度控制在14-18℃范围,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范围,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之间,每隔13-15天在根部25-30厘米范围内的基质上喷洒一次液肥,用量为18-20千克/亩。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溶有氯化亚铁的淀粉溶液中氯化铁质量分数为0.23-0.25%,淀粉质量分数为4.5-5.5%、剩余为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插床基质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腐殖土25-30份、珍珠岩18-20份、黄沙14-16份、石英砂12-14份、泥炭10-12份、菇渣7-10份、蛭石5-8份、发酵玉米秸秆4-6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所述肥液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尿素占3.2-3.5%、硫酸钾占2.0-2.4%、氯化钙占1.8-2.0%、硝酸铵占1.5-1.8%、有机肥占1.2-1.5%、发酵饼肥占0.8-1.0%、硫酸锰占0.5-0.7%、硫酸亚铁占0.3-0.4%、钼酸钠占0.2-0.3%、剩余为水。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解决现有高山杜鹃扦插繁殖遇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山杜鹃的扦插育苗方法,通过研究扦插部位、扦插时间、基质配比、生长调节剂、营养液药剂处理对生根的影响,解决生根技术性难题,创造了保湿防萎蔫、防止切口腐烂的环境,不仅生根期短,而且成活率高,繁殖系数高,根系发育好,本发明的插穗形成愈伤组织的时间较普通扦插方式缩短了3-5天,生根时间缩短了6-8天,成活率达到99.9%以上,开启了高山杜鹃速生、丰产、优质的繁育模式,以促进对高山杜鹃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开发其园林观赏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高山杜鹃的扦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3-4月份,选取3年生健壮高山杜鹃植株作为母株,选择1年生枝条作为扦插穗条,留片2-3片叶子,穗条长6-8厘米,采穗选择在傍晚5-7点钟进行,穗条剪切后在切口涂膜溶有氯化亚铁的淀粉溶液,使用保鲜膜封口系上,并将整条插穗用湿毛巾包覆;

(2)插床基质以腐殖土、珍珠岩、黄沙、石英砂、泥炭、菇渣、蛭石、发酵玉米秸秆为原料配制,基质配制好后经过5天日晒,扦插前3天喷撒上浓度为280ppm的多菌灵溶液,用量为80毫升/平方米,然后翻耕至4厘米深,在扦插前1天用水淋湿基质至含水量在78-80%之间,插后将插穗周围基质压实,扦插前将插穗底部用浓度为100ppm的萘乙酸溶液浸蘸10秒;

(3)当开始生根后,控制光照时间为8小时,并在早晚增加散射光,将夜间温度控制在14-18℃范围,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范围,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之间,每隔13天在根部25厘米范围内的基质上喷洒一次液肥,用量为18千克/亩。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溶有氯化亚铁的淀粉溶液中氯化铁质量分数为0.23%,淀粉质量分数为4.5%、剩余为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插床基质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腐殖土25份、珍珠岩18份、黄沙14份、石英砂12份、泥炭10份、菇渣7份、蛭石5份、发酵玉米秸秆4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所述肥液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尿素占3.2%、硫酸钾占2.0%、氯化钙占1.8%、硝酸铵占1.5%、有机肥占1.2%、发酵饼肥占0.8%、硫酸锰占0.5%、硫酸亚铁占0.3%、钼酸钠占0.2%、剩余为水。

实施例2

一种高山杜鹃的扦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3-4月份,选取4年生健壮高山杜鹃植株作为母株,选择1年生枝条作为扦插穗条,留片2-3片叶子,穗条长6-8厘米,采穗选择在傍晚5-7点钟进行,穗条剪切后在切口涂膜溶有氯化亚铁的淀粉溶液,使用保鲜膜封口系上,并将整条插穗用湿毛巾包覆;

(2)插床基质以腐殖土、珍珠岩、黄沙、石英砂、泥炭、菇渣、蛭石、发酵玉米秸秆为原料配制,基质配制好后经过6天日晒,扦插前4天喷撒上浓度为290ppm的多菌灵溶液,用量为90毫升/平方米,然后翻耕至4.5厘米深,在扦插前1天用水淋湿基质至含水量在78-80%之间,插后将插穗周围基质压实,扦插前将插穗底部用浓度为110ppm的萘乙酸溶液浸蘸12秒;

(3)当开始生根后,控制光照时间为9小时,并在早晚增加散射光,将夜间温度控制在14-18℃范围,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范围,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之间,每隔14天在根部28厘米范围内的基质上喷洒一次液肥,用量为19千克/亩。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溶有氯化亚铁的淀粉溶液中氯化铁质量分数为0.24%,淀粉质量分数为5.0%、剩余为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插床基质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腐殖土28份、珍珠岩19份、黄沙15份、石英砂13份、泥炭11份、菇渣8份、蛭石6份、发酵玉米秸秆5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所述肥液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尿素占3.3%、硫酸钾占2.2%、氯化钙占1.9%、硝酸铵占1.6%、有机肥占1.3%、发酵饼肥占0.9%、硫酸锰占0.6%、硫酸亚铁占0.35%、钼酸钠占0.25%、剩余为水。

实施例3

一种高山杜鹃的扦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3-4月份,选取5年生健壮高山杜鹃植株作为母株,选择1年生枝条作为扦插穗条,留片2-3片叶子,穗条长6-8厘米,采穗选择在傍晚5-7点钟进行,穗条剪切后在切口涂膜溶有氯化亚铁的淀粉溶液,使用保鲜膜封口系上,并将整条插穗用湿毛巾包覆;

(2)插床基质以腐殖土、珍珠岩、黄沙、石英砂、泥炭、菇渣、蛭石、发酵玉米秸秆为原料配制,基质配制好后经过7天日晒,扦插前5天喷撒上浓度为300ppm的多菌灵溶液,用量为100毫升/平方米,然后翻耕至5厘米深,在扦插前2天用水淋湿基质至含水量在78-80%之间,插后将插穗周围基质压实,扦插前将插穗底部用浓度为120ppm的萘乙酸溶液浸蘸15秒;

(3)当开始生根后,控制光照时间为10小时,并在早晚增加散射光,将夜间温度控制在14-18℃范围,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范围,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之间,每隔15天在根部30厘米范围内的基质上喷洒一次液肥,用量为20千克/亩。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溶有氯化亚铁的淀粉溶液中氯化铁质量分数为0.25%,淀粉质量分数为5.5%、剩余为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插床基质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腐殖土30份、珍珠岩20份、黄沙16份、石英砂14份、泥炭12份、菇渣10份、蛭石8份、发酵玉米秸秆6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所述肥液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尿素占3.5%、硫酸钾占2.4%、氯化钙占2.0%、硝酸铵占1.8%、有机肥占1.5%、发酵饼肥占1.0%、硫酸锰占0.7%、硫酸亚铁占0.4%、钼酸钠占0.3%、剩余为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