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西瓜产量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69811发布日期:2018-07-06 20:37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西瓜产量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西瓜属葫芦科,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它所结出的果实是瓠果,为葫芦科类所持有的一种肉质果,是由3个心皮具有侧膜胎座的下位子房发育而成的假果。西瓜主要的食用部分为发达的胎座。果实外皮光滑,呈绿色或黄色有花纹,果瓤多汁为红色或黄色,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尿并消除肾脏炎症,降低血压、美容养颜之功效,目前西瓜在我国已经广泛种植,目前主要面临种植期间病害发生率高,需要大量施用化学药剂,不仅不利于环境安全,而且种植得到的西瓜农药残留高。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提高西瓜产量的种植方法,通过点穴方法播种西瓜种,减化前期的育苗工作,解决了西瓜抵抗力弱,频繁喷洒农药的问题,采用灌溉线浇灌,根部水分充足,生长旺盛,抵抗力强,减少农药的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西瓜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种子处理,播种前两天取西瓜种子,用55℃热水浸种杀菌,浸种后搓去种子表面的粘膜,催芽处理后捞出,放置恒温32℃环境下,定期观察在种子露白的时候播种;步骤二、浸种催芽处理后,进行播种培育,大棚内起垄,垄上挖一条深5厘米的播种沟,浇透之后种子依次丢入播种沟中,每坑2-4粒,覆土薄膜;步骤三、幼苗出土后,随着苗芽的生长,使用扎孔器在覆膜上扎通风孔,直到西瓜长度在50-80厘米,拆除覆膜;步骤四、追肥管理,在开花前,追施腐熟牛马粪或鸡粪,以及硫酸钾;开花期,使用垄道内的灌溉线浇水,小流量滴灌;在瓜果长至鸡蛋大小时,每亩追施氮钾肥比例为1:1。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催芽处理的步骤为:用30℃-35℃的清水下恒温浸泡9-12个小时,然后捞出,在阳光下晾晒半干后放置在湿纱布内发芽。所述步骤二中,播种前配置先配置营养土,营养土选用未种过瓜果的田土,按体积计算,田土和充分腐熟的堆肥比例为2:1,如果选用腐熟的鸡粪则按5:1的比例混合,混合均匀过筛。播种前,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喷洒稀释后的敌百虫晶体和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幼苗出土后,调整大棚内温度,白天20℃-23℃,夜晚12℃-16℃,出苗7天内不通风,出苗半月后,大棚内的温度升高2-4℃。所述步骤三中,当瓜苗长到5叶时,每坑保留1-2棵瓜苗,修剪多余瓜苗,保留涨势最好的瓜苗。所述步骤四、追肥管理,追肥的同时浇水和杀菌,每亩100公斤水。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使用点穴方法播种,保证发芽率的同时,也简化了育苗流程;设置灌溉线,节水节省肥料;而且本发明中自主设计的灌溉线和扎孔器,提高了劳动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一种提高西瓜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种子处理,浸种催芽。播种前两天取西瓜种子,用55℃热水浸种,自然冷却,杀灭种子表面病原菌,成本低,易操作,浸种后搓去种子表面的粘膜。杀菌后的种子,进行催芽处理,用30℃-35℃的清水下恒温浸泡9-12个小时,然后捞出,在阳光下晾晒半干后放置在湿纱布上,将种子铺平放置3层以上的湿纱布上,上面覆盖3层湿纱布,放置恒温32℃环境下即可发芽,上下各3层以上湿纱布保湿保暖性更优良,缩短发芽时间。每5个小时观察一次情况,在种子露白的时候即可播种,发芽时间已经缩短,加大查看频率,在种子露白的时候就可大棚内播种,露白的时候就播种不需要考虑种芽的放置情况播种丢坑即可,效率高,同时能够保证发芽率。现有技术中有些已经发芽的种子丢坑过程中,还要考虑芽的朝向问题,不然影响会发芽率,所以本发明中选择留白播种。

步骤二、浸种催芽处理后,进行播种培育。在大棚内先配置营养土,营养土选用未种过瓜果的田土,按体积计算,田土和充分腐熟的堆肥比例为2:1,如果用腐熟的鸡粪则按5:1的比例混合,混合均匀过筛。为了防止病虫害,配置营养土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用90%敌百虫晶体和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均匀喷在营养土上进行消毒,营养土的配置以土坨不散为准。

营养土配置完成后,进行起垄处理,起垄能够增加土壤的表面积,改变土壤的光、热、水、气条件和微生物环境,提高了作物对光热资源的吸收利用。播种前,垄上挖一条深5厘米的播种沟,然后浇透营养土,种子依次丢入播种沟中,避免重叠压放,每坑2-4粒。直接播种,不需要后期移栽,节省人力。撒完种子后,覆盖营养土,垄上表面平整,垄上覆薄膜,保温保湿可以有效降低土壤水分蒸发,调节土壤温度,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25℃-30℃之间。种子刚刚露土,在薄膜上挖生长孔,随着小苗的增长,生长孔逐步扩大,直至将瓜苗引出膜外,用土压膜,膜勿靠茎上,以防高温烫伤死苗。起垄和覆膜的结合改变了地面微地形,影响了土壤水分的运动,具有增温保湿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可增加作物产量,提高水分利用率。

西瓜生产需水量很大,为保证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每条垄道的内部设有一条灌溉线,灌溉线包括一条主管道、多个分支管道,分支管道连通到主管道上,每个分支管道从上而下设有一排出水孔,出水孔的面积由上而下依次增大,出水孔朝向垄道中心方向,从垄道内部地下浇水,水资源利用率高,更加节水。如果需要施肥,水溶性肥料也可以通过灌溉线浇到土壤内部,根部周边,减少空气挥发。

步骤三、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调整大棚内温度,白天20℃-23℃,夜晚12℃-16℃,有利于西瓜苗前期稳定生长。出苗7天内不通风,保持瓜苗的稳定性避免倒伏,保温促进生长,出苗半月后,大棚内的温度升高2-4℃,白天温度保持在22℃-27℃,夜晚14℃-20℃,形成昼夜温差,利于瓜苗生长,随着苗芽的生长,使用扎孔器在覆膜上扎通风孔,直到西瓜长度在50-80厘米,拆除覆膜。当瓜苗长到5叶时,每坑保留1-2棵瓜苗,修剪多余瓜苗,保留涨势最好的瓜苗。本发明提供的扎孔器,选用长竹竿,竹竿的底部是尖端,尖端选用棱柱表面,垂直尖端可拆卸安装有一个耙子。需要在薄膜上扎孔的时候,手握竹竿的一端,尖端直接可以轻易扎通风孔,尖端上的棱柱线可以划破薄膜,方便扩大通风孔,在需要拆除覆膜的时候,耙子安装在竹竿的尖端处,扎破薄膜的时候,可以聚拢覆膜,拆除方便。

步骤四、追肥管理,在开花前,追施腐熟牛马粪或鸡粪,以及硫酸钾,不要浇水,等瓜坐齐浇水。开花期,灌溉线浇水,小流量滴灌,延长花期,人工授粉,增大坐果率。在瓜果长至鸡蛋大小时,每亩追施氮钾肥比例为1:1,优选氮肥15公斤,钾肥15公斤,一周之后继续追肥,每亩10公斤尿素,10公斤钾肥,也可以适当添加磷酸一铵,硫酸二氢钾、硫酸铜、芸苔素等肥料,促进果实膨大。追肥的同时喷洒灭菌液。

西瓜属于耐旱作物,抗旱怕涝,同时也需要实时浇水,适量灌水,所以本发明中选用灌溉线,在西瓜播种时,水量中等,浇透即可,满足种子发芽对水分的要求即可,开花坐果期间,追肥同时,每亩喷洒100公斤水。追肥后,定期修剪对瓜藤,每棵保留1-2条主蔓,剪除侧蔓,每条主蔓保留一个果,当西瓜有鸡蛋大小的时候,下面垫付草垫用来保护瓜皮的外色。

实施例一、

在每条垄道的内部设有一条灌溉线,灌溉线包括一条主管道、多个分支管道,分支管道连通到主管道上,每个分支管道的出口位置内设有多个过滤塞,多个过滤塞的出水口前后交错排布,防止泥土进入分支管道内。出口最外面设有一层过滤网,防止碎石进入堵塞分支管道的出口,泥土的话,随水流可以流出,不会堵塞管道。

上面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