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烟株打顶刀。
背景技术:
烟株打顶作为一项实用生产技术已被广泛采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打顶可阻断同化物质向生殖器官的转移,使光合产物集中向烟叶内分配,促使烟叶干物质的积累,增加叶片有效叶面积,有利于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具体地,烟草打顶是通过人为摘除烟株顶端的花序及包括顶部的几片幼叶,控制和去除烟草的顶端生长优势,其目的是去除生殖生长的花序和避免顶部不能形成有效产量的幼叶进一步对烟草体内养分的消耗。打顶可及时地将烟株的生长中心调整到刺激保留下的烟叶生长发育,以获得理想的烟叶产量和优质的烟叶。
在目前实际的烟草种植生产中,由于整片区域内的各烟株生长状态会有稍微的差别,一些烟株顶端包裹较紧,一些烟株顶端较为展开,因此无法采用自动化的设备对一片烟田进行打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人工打顶,即打顶人员针对各烟株顶端的实际情况进行手工摘除。这种方式存在烟株的摘除断开不均匀、易连带损伤下部茎叶、人员工作量大等问题,进而导致烟株容易感染病毒,而且手工摘除方式的消毒条件不好,当出现病株打顶时,很容易引起附近烟株传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烟株打顶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烟株打顶刀,包括呈弧形的刀体,设置于刀体弧形内侧的刃口,与刀体端部连接的握把,开设于握把上的指孔,以及形状与刀体匹配的消毒刀鞘,其中,消毒刀鞘的一端和侧面均封闭,另一端为供刀体插入的鞘口。
具体地,所述指孔为1~4个,沿刀体延伸方向依次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握把侧面设有防滑槽。
更具体地,所述消毒刀鞘包括均呈弧形的上盖和下盖,位于弧形外侧并将上盖和下盖均连接的合页,以及内嵌于上盖和下盖内侧的消毒海绵。
其中,所述消毒海绵由海绵本体吸附消毒液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弧形设置的刀体在打顶时卡住并割断烟株顶部完成打顶,方便快捷,不会造成烟株其他损伤,避免烟株感染,采用带指孔的握把既方便用力又能防滑还能优化体积,使之方便操作,同时配合消毒刀鞘的使用,避免了打顶时病毒传播,安全可靠,而且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中消毒刀鞘采用开合式设计,其内嵌的消毒海绵能随时清洗刀体,而且事后也方便更换海绵或消毒液,使用非常方便;并且刀鞘与刀体共同结合后也方便携带,特别适用于现有人工摘除打顶的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消毒刀鞘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该新型烟株打顶刀,包括呈弧形的刀体1,设置于刀体弧形内侧的刃口2,与刀体端部连接的握把3,开设于握把上沿刀体延伸方向依次排布的四个指孔4,设置于握把侧面的防滑槽5,以及形状与刀体匹配的消毒刀鞘,其中,消毒刀鞘的一端和侧面均封闭,另一端为供刀体插入的鞘口6。在进一步的设计中,可将刀体和握把采用螺丝连接或卡扣连接结构,使其在需要时能够相互拆离,当刀体或握柄出现损坏时,可以将其拆卸更换,提高部件的利用效率,节约成本。
具体地,所述消毒刀鞘包括均呈弧形的上盖7和下盖8,位于弧形外侧并将上盖和下盖均连接的合页9,以及内嵌于上盖和下盖内侧的消毒海绵10。其中,所述消毒海绵由海绵本体吸附消毒液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打顶中使用,将烟株顶部卡入刀体的刃口侧,向上或向下提带,即可割断烟株顶部,完成打顶。每隔一段时间或遇到病株时,在打顶后将刀体插入刀鞘中再拔出,实现刀体的消毒、清洗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烟田发病情况,更换带有不同消毒液的消毒海绵实现针对防止病毒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