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园艺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花盆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研究证明,室内摆放园艺植物可以有效地吸收室内污染物,同时也可以陶冶情操,增加室内的生命气息。因此,园艺植物日益走进普通人的家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的消耗品。但是,室内园艺植物的摆放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有序的摆放、合理的布局可以对室内空间起到点缀、美化作用。
公开号为CN2043939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室内园艺花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中空的中柱,所述中柱顶端设有顶部托盘,顶部托盘上置有顶部花盆,所述中柱侧向连通的设有向上弯折的连接管,连接管为中空设置,所述连接管上设有侧方托盘,侧方托盘上设有侧方花盆,所述中柱底部设有出水管。
其不足之处在于,浇灌花盆时,多余的水分从顶部托盘或者侧方托盘进入中柱,最后从出水管排出,使得这些多余的水分被浪费,无法体现环保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回收利用花盆中排出的水分的花盆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花盆架,包括中空设置的中柱、设于所述中柱上端并连通于所述中柱的顶部托盘,所述中柱的下端面上连通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连通有向上延伸的引水管,所述引水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设有位于所述顶部托盘上方的喷头,所述储水箱上设有进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花盆中排出的水通过中柱进入储水箱后,被水泵抽取至喷头,为顶部托盘中的花盆进行浇水,从而实现花盆排出水的回收利用,节能环保;通过在储水箱上设置进水口,是以防储水箱中水不够浇花时,可从进水口加水,以确保储水箱中水分充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箱上设有与所述中柱同轴设置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上设有围绕所述中柱周向分布的若干导流槽,所述中柱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导流槽的进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头中喷水为花盆浇水,没有进入花盆的水则掉落至接水盘中,避免水落在地面上,导致地面湿滑,掉落在接水盘中的水通过导流槽、进水孔进入中柱,最终被收集至储水箱, 从而实现浇花用水的回收利用,进一步实现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箱内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将所述储水箱分为上层与下层,所述水泵连接所述储水箱下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的设置,实现对花盆排水的过滤,避免泥土进入储水箱下层,被水泵抽取至喷头而堵塞喷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网的边沿设有竖直向上设置的挡板,所述储水箱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抵接所述滤网的抵接块,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滤网进出的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滤网上积聚较多泥土时,可将滤网从通槽处抽出,挡板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滤网上的泥土在滤网的移动过程中掉落,将滤网清洗后,再重新放入储水箱,避免滤网堵塞,花盆排水无法进入储水箱下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口上设有导流斗,所述导流斗上设有端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斗的设置,是为了避免在往储水箱内添水时不小心将水倒在进水口周围,端盖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固体颗粒进入储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部托盘的上端面上设有一对分别设于所述中柱两侧用于抵接花盆的第一凸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花盆放置在第一凸条上,使得花盆底部与顶部托盘上端面留有空间,加快了花盆排水进入中柱的速度,避免因花盆底部与顶部托盘紧贴时花盆排水不能顺利进入中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储水箱、水泵以及喷头,花盆中排出的水通过中柱进入储水箱后,被水泵抽取至喷头,为顶部托盘中的花盆进行浇水,从而实现花盆排出水的回收利用,节能环保;通过设置接水盘、导流槽以及进水孔,喷头中喷水为花盆浇水,没有进入花盆的水则掉落至接水盘中,避免水落在地面上,导致地面湿滑,掉落自接水盘中的水通过导流槽、进水孔进入中柱,最终被收集至储水箱,从而实现浇花用水的回收利用,进一步实现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主要用于体现进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只要用于体现滤网和抵接块的爆炸图。
图中:1、储水箱;11、进水口;12、导流斗;13、端盖;14、抵接块;15、通槽;2、中柱;21、顶部托盘;22、第一凸条;23、进水孔;3、支杆;31、侧方托盘;32、第二凸条;4、水泵;5、引水管;6、喷头;7、接水盘;71、导流槽;8、滤网;81、挡板;8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花盆架,参考图1,包括储水箱1,储水箱1的上端面上设有竖直向上设置的中柱2,中柱2中空设置,中柱2的上端面上设有顶部托盘21,顶部托盘21连通于中柱2,中柱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倾斜向上设置支杆3,支杆3中空设置,支杆3远离中柱2的一端设有水平设置的侧方托盘31,侧方托盘31连通于支杆3。
参考图1,顶部托盘21的上端面上设有一对分别位于中柱2两侧且平行设置的第一凸条22,侧方托盘31的上端面设于一对分别位于支杆3上端两侧且平行设置的第二凸条32。
参考图1,储水箱1的侧壁上连接有水泵4,水泵4上连接有引水管5,引水管5向上延伸,引水管5的上端设有位于中柱2上方的喷头6,顶部托盘21与侧方托盘31均在喷头6的喷洒范围内;参考图2,储水箱1的上端面上设有进水口11,进水口11上设置有导流斗12,导流斗12上盖设有端盖13(参考图1)。
参考图2,储水箱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接水盘7,进水口11连通接水盘7,接水盘7与中柱2同轴设置,接水盘7的上端面上设有若干围绕中柱2均匀分布的导流槽71,中柱2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导流槽71的进水孔23(参考图3)。
参考图4,储水箱1的内侧壁上设有一圈抵接块14,抵接块14上抵接有滤网8,滤网8的边沿均设有竖直向上设置的挡板81,储水箱1的侧壁上设供滤网8进出的通槽15,通槽15的下端面与抵接块14上端面齐平,靠近通槽15的挡板81位于通槽15内且该挡板8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把手82;滤网8将储水箱1分为上层与下层,水泵4连通于储水箱1的下层。
花盆中排出的水通过中柱2进入储水箱1后,被水泵4抽取至喷头6,为顶部托盘21以及侧方托盘31中的花盆进行浇水,未进入花盆中的水则掉落在接水盘7内,掉落在接水盘7中的水通过导流槽71、进水孔23进入中柱2,最终被收集至储水箱1,等待再次被利用。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