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吸精播机吸籽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8264阅读:751来源:国知局
气吸精播机吸籽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吸精播机的吸籽盘。



背景技术:

播种盘是气吸式谷物播种机排种器上的关键工作部件,直接影响气吸式播种机的播种作业性能和效果。目前气吸精播机需要配备的吸籽盘,因为吸孔与吸籽盘平齐,吸籽效果不佳,经常会出现不出籽的现象,造成空穴,另一方面很多吸籽盘不配有松籽装置,需要单独安装松籽装置,较为繁琐麻烦,尤其是现有精量穴播机所用吸籽盘都是铁板材质,制作工艺复杂,加上吸籽盘平整度要求较高,导致加工成本高,质量不易保证,总的来说使用性能不尽如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吸精播机的吸籽盘,设计的吸籽装置突出于盘面,吸籽装置将种子拨动松之后在吸上去,效率高的同时不会出现不出种子的现象,同时设置有松籽装置,使种子保持松动,不会因为负压而过分紧实,影响出籽,使用防静电塑料材料一体成型,出籽更顺畅的同时轻便、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气吸精播机的吸籽盘,该吸籽盘包括盘体、吸籽装置、松籽装置;圆盘状的盘体一面为种子接触面,且相对的另一面为出籽面,种子接触面设置有松籽装置,端部为圆弧状的圆柱形突起的松籽装置围成一个与盘体同心的圆形或者交错围成两个与盘体同心的同心圆形,松籽装置围成的圆形外圈均匀设置有贯穿盘体的吸籽装置,吸籽装置围成的圆形与盘体同心,吸籽装置包括突部和异径孔,突出于种子接触面的突部是端部为圆角的圆台形,突部中间为贯穿盘体的异径孔,异径孔种子接触面一端的孔径小于出籽面一端的孔径。

最优的,该吸籽盘还包括中轴孔、轴承固定孔A、轴承固定孔B、螺栓、轴承、盘体固定孔和定位槽;盘体中心位置设置有贯穿盘体的中轴孔,盘体中轴孔的外围设置有一圈贯穿盘体,且均匀布置的轴承固定孔A,轴承的外围设置有一圈与轴承固定孔A相匹配的轴承固定孔B,通过螺栓穿过轴承固定孔A和轴承固定孔B的方式将轴承固定在盘体的中轴孔中,轴承外围设置有松籽装置,松籽装置外围的吸籽装置,盘体的最外圈设置有均匀布置成一圈,且贯穿盘体的盘体固定孔,盘体的出籽面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定位槽,定位槽位于盘体固定孔所围成的圆的内侧,且吸籽装置围成的圆的外圈,定位槽由两个同心异径的圆环构成,且定位槽的圆心与盘体圆心重合。

最优的,所述吸籽盘是由防静电塑料材料制成。

最优的,所述盘体、所述吸籽装置、所述松籽装置、所述中轴孔、所述轴承固定孔A、所述轴承固定孔B、所述盘体固定孔和所述定位槽是一体成型。

最优的,所述松籽装置是空心结构;所述异径孔种子接触面一端的孔径与出籽面一端的孔径长度比为1:2。

最优的,出籽面一侧的吸籽装置,即出籽面一端的异径孔外设置有出籽感应装置,出籽感应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和警报装置,光电传感器与警报装置电连接,其中光电传感器包括发送器、接收器、检测电路、显示器,发送器用以提供光源束,接收器接受发送器所发射的光源束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检测电路将接收器输出的电信号处理成文字信号发送至显示模块,通过所述显示器向用户显示,光电传感器用于感应是否从出籽面一端的异径孔出来种子,并在显示器上显示是或者否,当显示器显示否的时候启动警报装置,警报装置发出警报。

最优的,所述吸籽装置为3~8个,所述异径孔是种子接触面一端的孔径为2.3毫米、3.2毫米、4.2毫米或5.0毫米,所述松籽装置为3~8个。

最优的,所述松籽装置的上表面高于种子接触面3~8毫米,所述突部的上表面高于种子接触面3~6毫米。

最优的,所述定位槽外直径为224毫米,所述吸籽装置围城的圆的直径为176毫米。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吸精播机的吸籽盘有益效果是松籽装置和吸籽装置一体化,结构简单,松籽效果显著,同时将吸籽装置设计成突出,且前后异径的结构,变相的提高了吸力,同时拨动种子,使得精准取籽,使用塑料材料制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吸精播机的吸籽盘,一次成型,简洁平整且制作工艺简单,成本降低,更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气吸精播机的吸籽盘盘体的种子接触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气吸精播机的吸籽盘盘体的出籽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气吸精播机的吸籽盘吸籽装置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中:盘体1、吸籽装置2、突部3、异径孔4、松籽装置5、螺栓6、轴承7、盘体固定孔8、定位槽9。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气吸精播机的吸籽盘,吸籽盘由防静电塑料材料制成,该吸籽盘包括盘体1、吸籽装置2、松籽装置5、中轴孔、轴承固定孔A、轴承固定孔B、螺栓6、轴承7、盘体固定孔8和定位槽9。圆盘状的盘体1一面为种子接触面,且相对的另一面为出籽面。盘体1、所述吸籽装置2、所述松籽装置5、所述中轴孔、所述轴承固定孔A、所述轴承固定孔B、所述盘体固定孔8和所述定位槽9是一体成型。

参照附图1所示,盘体1中心位置设置有贯穿盘体1的中轴孔,盘体1中轴孔的外围设置有一圈贯穿盘体1,且均匀布置的轴承固定孔A,轴承7的外围设置有一圈与轴承固定孔A相匹配的轴承固定孔B,通过螺栓6穿过轴承固定孔A和轴承固定孔B的方式将轴承7固定在盘体1的中轴孔中。

轴承7外围设置有松籽装置5,3~8个松籽装置5设置在种子接触面,松籽装置5的上表面高于种子接触面3~8毫米,端部为圆弧状的中空圆柱形突起的松籽装置5围成一个与盘体1同心的圆形或者交错围成两个与盘体1同心的同心圆形。

松籽装置5围成的圆形外圈均匀设置有贯穿盘体1的3~8个吸籽装置2,吸籽装置2围成的圆形与盘体1同心,吸籽装置2围城的圆的直径为176毫米,参照附图3所示,吸籽装置2包括突部3和异径孔4,突出于种子接触面的突部3是端部为圆角的圆台形,突部3的上表面高于种子接触面3~6毫米,突部3中间为贯穿盘体1的异径孔4,异径孔4种子接触面一端的孔径小于出籽面一端的孔径,异径孔4种子接触面一端的孔径与出籽面一端的孔径长度比为1:2,异径孔4是种子接触面一端的孔径为2.3毫米、3.2毫米、4.2毫米或5.0毫米。

参照附图2所示,盘体1的最外圈设置有均匀布置成一圈,且贯穿盘体1的盘体固定孔8,盘体1的出籽面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定位槽9,定位槽9位于盘体1固定孔所围成的圆的内侧,且吸籽装置2围成的圆的外圈,定位槽9由两个同心异径的圆环构成,且定位槽9的圆心与盘体1圆心重合,定位槽9外直径为224毫米。

出籽面一侧的吸籽装置2,即出籽面一端的异径孔4外设置有出籽感应装置,出籽感应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和警报装置,光电传感器与警报装置电连接,其中光电传感器包括发送器、接收器、检测电路、显示器,发送器用以提供光源束,接收器接受发送器所发射的光源束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检测电路将接收器输出的电信号处理成文字信号发送至显示模块,通过所述显示器向用户显示,光电传感器用于感应是否从出籽面一端的异径孔4出来种子,并在显示器上显示是或者否,当显示器显示否的时候启动警报装置,警报装置发出警报。这样就在没有出籽的时候有警报,可以补种,杜绝空穴现象。

盘体1上的松籽装置5为3~8个,松籽装置5是空心结构是减少对种子的伤害,因为实心松籽装置5的突出在旋转时候对种子施加的力是大于空心松籽装置5的,空心的松籽装置5圆滑的外周也是为了避免有棱角的结构在搅拌过程中对种子的伤害。

盘体1上的异径孔4种子接触面一端的孔径小于出籽面一端的孔径,这种同心异径的突出结构,一方面在转动的时候拨动了种子,使得种子松散,更容易吸取一个种子,同时这种异径结构相对同径结构,增加了吸力,使得吸籽效率提高,最终这种突出的吸籽装置2不论是吸籽质量上还是吸籽效率上都显著提高。

一般情况下三个吸籽装置2种植株距为一尺六寸,四个吸籽装置2种植株距为一尺二寸,五个吸籽装置2种植株距为一尺,六个吸籽装置2种植株距为八寸,七个吸籽装置2种植株距为七寸,八个吸籽装置2种植株距为六寸,在特殊的地域或者特殊的需要情况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定制。

盘体1上的吸籽装置2的异径孔4种子接触面一端的孔径为2.3毫米、3.2毫米、4.2毫米或5.0毫米,其中孔径2.3毫米多用于种植小米、高粱等小颗粒作物,孔径3.2毫米多用于种植榨油用的葵花籽,孔径4.2毫米多用于种植普通的葵花籽,孔径5毫米的多用于种植玉米,籽瓜,葫芦等大颗粒作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吸精播机的吸籽盘有益效果是松籽装置5和吸籽装置2一体化,结构简单,松籽效果显著,同时将吸籽装置2设计成突出,且前后异径的结构,更利于精准取籽,使用塑料材料制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吸精播机的吸籽盘,一次成型,简洁平整且制作工艺简单,成本降低,更便于携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