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自流蜜巢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5352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分离式自流蜜巢脾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离式自流蜜巢脾。



背景技术:

传统的蜂箱蜂蜜采集非常繁琐,用户需要进行大量准备及劳动,例如:需要穿上防护服以防蜜蜂叮咬蜇伤;用喷烟器驯服蜜蜂;撬开蜂箱并抬起笨重的蜂箱,取出巢框,同时避免伤害蜜蜂,将蜜蜂从巢框上赶走,之后用户用割蜜刀从巢框上割掉蜂蜡;再用离心机转动蜂巢,采集蜂蜜,进行过滤操作,将蜂蜡和死蜂除去,装桶;之后再将上述流程,反向操作一遍,回归原位。整体取蜂蜜的操作过程较繁琐,存在用户被蜜蜂蛰伤的危险,同时可能对蜜蜂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自流蜜巢脾,取蜂蜜时不用打开蜂箱,取出槽框,极大地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离式自流蜜巢脾,包括:支架、至少一个蜂巢单元和至少两个拉杆单元,两个所述拉杆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蜂巢单元的两端,所述蜂巢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蜂巢活动板、隔板和第二蜂巢活动板,所述第一蜂巢活动板、所述第二蜂巢活动板分别和所述拉杆单元活动连接,所述拉杆单元包括:拉杆,所述拉杆固定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两侧,所述拉杆的表面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插片和至少一个第二插片,所述第一蜂巢活动板的和所述拉杆相邻的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插槽,所述第二蜂巢活动板的和所述拉杆相邻的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插槽,每一所述第一插槽和每一所述第一插片的位置对应,每一所述第二插槽和每一所述第二插片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插片可活动地插入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第二插片可活动地插入所述第二插槽内;通过所述拉杆的向上移动带动所述第一插片向上移动并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插片从所述第一插槽内移出,以及带动所述第二插片向上移动并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插片从所述第二插槽内移出,使相互合拢的所述第一蜂巢活动板和所述第二蜂巢活动板在所述第一插片和所述第二插片的作用力下分开;通过所述拉杆的向下移动带动所述第一插片向下移动并插入到所述第一插槽内,以及带动所述第二插片向下移动并插入到所述第二插槽内,使相互分开的所述第一蜂巢活动板和所述第二蜂巢活动板在所述第一插片和所述第二插片的作用力下合拢。

进一步:所述第一插片和所述第二插片均为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一插槽的形状和所述第一插片对应以容纳第一插片并使所述第一插片可在所述第一插槽中移动,所述第二插槽的形状和所述第二插片对应以容纳所述第二插片并使所述第二插片可在所述第二插槽中移动。

进一步:所述拉杆的上端设置有插孔。

进一步,还包括:摇臂单元,所述摇臂单元包括:摇臂、摇臂插槽和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摇臂的宽度比厚度大;所述摇臂插槽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上方,所述摇臂插槽和所述插孔贯通,所述摇臂插槽的上表面的内侧到下表面的内侧的距离和所述插孔的上表面的内侧到下表面的内侧的距离均不小于所述摇臂的宽度,所述摇臂可插入所述插孔和所述摇臂插槽并在所述插孔和所述摇臂插槽中转动;所述支撑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摇臂插槽的一端,位于所述摇臂插槽和与所述摇臂插槽相邻的所述插孔之间,所述插孔的上表面的内侧到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的距离小于所述摇臂的宽度;所述摇臂插入所述插孔和所述摇臂插槽后,所述摇臂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上方,所述拉杆和所述隔板随着所述摇臂的转动而上下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蜂巢活动板和所述第二蜂巢活动板分开或者合拢。

进一步:当所述第一蜂巢活动板和所述第二蜂巢活动板合拢,所述摇臂插入所述插孔和所述摇臂插槽时,所述摇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平行于所述摇臂插槽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垂直于所述摇臂的厚度方向的两相对设置的表面;随着所述摇臂的转动,所述拉杆和所述隔板向上运动,所述第一插片向上移动并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插片从所述第一插槽内移出,所述第二插片向上移动并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插片从所述第二插槽内移出,所述第一蜂巢活动板和所述第二蜂巢活动板逐渐分开;当所述摇臂转动90°后,随着所述摇臂的继续转动,所述拉杆和所述隔板向下运动,所述第一插片向下移动并插入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第二插片向下移动并插入所述第二插槽内,所述第一蜂巢活动板和所述第二蜂巢活动板逐渐合拢。

进一步,所述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蜂巢单元上方的顶梁,所述顶梁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和所述摇臂插槽的位置对应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摇臂插槽贯通,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和所述拉杆以及所述隔板向上运动后的所述插孔和所述摇臂插槽的上表面对应。

进一步,所述拉杆单元还包括:当所述拉杆和所述隔板向上运动后将所述拉杆锁住的锁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蜂巢活动板和所述第二蜂巢活动板均由多个六边形蜂巢排列而成,每一排所述蜂巢的下表面向所述隔板方向倾斜。

进一步,还包括:接蜜槽,所述接蜜槽设置在所述蜂巢单元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蜂巢单元为三个,所述拉杆单元为六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自流蜜巢脾,取蜂蜜时不用打开蜂箱取出槽框,极大地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自流蜜巢脾,避免了伤害蜜蜂,也避免了工人被蜜蜂蜇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自流蜜巢脾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自流蜜巢脾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自流蜜巢脾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自流蜜巢脾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自流蜜巢脾的第一蜂巢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自流蜜巢脾的第一蜂巢活动板和第二蜂巢活动板分开的状态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自流蜜巢脾的第一蜂巢活动板和第二蜂巢活动板分开的状态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自流蜜巢脾的第一蜂巢活动板和第二蜂巢活动板合拢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离式自流蜜巢脾。如图1~8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自流蜜巢脾的结构示意图一至三、拉杆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蜂巢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蜂巢活动板和第二蜂巢活动板分开的状态图一至二、第一蜂巢活动板和第二蜂巢活动板合拢的状态图。

该分离式自流蜜巢脾包括:至少一个蜂巢单元、至少两个拉杆单元和摇臂单元。两个拉杆单元分别设置在蜂巢单元的两端。该分离式自流蜜巢脾还包括支架,用于固定和支撑各组件。

该蜂巢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蜂巢活动板1、隔板3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第一蜂巢活动板1、第二蜂巢活动板2分别和拉杆单元活动连接。

该拉杆单元包括:拉杆4。拉杆4固定设置在隔板3的两侧,具体的,拉杆4可通过螺栓和隔板3固定设置。拉杆4的表面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插片41和至少一个第二插片42。第一蜂巢活动板1的和拉杆4相邻的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插槽11。第二蜂巢活动板2的和拉杆4相邻的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插槽21。每一第一插槽11和每一第一插片41的位置对应。每一第二插槽21和每一第二插片42的位置对应。第一插片41可活动地插入第一插槽11内,第二插片42可活动地插入第二插槽21内。

从该分离式自流蜜巢脾取蜜时,通过拉杆4的向上移动带动第一插片41向上移动并且至少部分第一插片41从第一插槽11内移出,以及带动第二插片42向上移动并且至少部分第二插片42从第二插槽21内移出,使相互合拢的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在第一插片41和第二插片42的作用力下分开。第一插片41通过向上移动对第一插槽11的内表面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使第一插片41在移出第一插槽11的过程中将第一蜂巢活动板1向外推,同时,第二插片41通过向上移动对第二插槽21的内表面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使第二插片42在移出第二插槽21的过程中将第二蜂巢活动板2向外推,实现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分开。当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分开时,蜂蜜自动流出,实现取蜜。

从该分离式自流蜜巢脾取蜜后,通过拉杆4的向下移动带动第一插片41向下移动并插入到第一插槽11内以及带动第二插片42向下移动并插入到第二插槽21内,使相互分开的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在第一插片41和第二插片42的作用力下合拢。第一插片41通过向下移动对第一插槽11的内表面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使第一插片41在插入第一插槽11的过程中将第一蜂巢活动板1向内拉,同时,第二插片41通过向下移动对第二插槽21的内表面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使第二插片42在插入第二插槽21的过程中将第二蜂巢活动板2向内拉,实现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合拢。当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合拢时,蜂蜜不会流出,实现蜂蜜的储存。

优选的,第一插片41和第二插片42均为平行四边形。第一插槽11的形状和第一插片41对应以容纳第一插片41并使第一插片41可在第一插槽11中移动。由于第一插片41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第一插槽11的形状也优选为平行四边形。第二插槽21的形状和第二插片42对应以容纳第二插片42并使第二插片42可在第二插槽21中移动。由于第二插片42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第二插槽21的形状也优选为平行四边形。该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使得第一插片41和第二插片42在移动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对第一插槽11和第二插槽21的内表面施力,实现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的分开和合拢。

更优选的,该第一插片41、第二插片42、第一插槽11和第二插槽21的形状为菱形。

优选的,第一蜂巢活动板1的每一上述的侧表面上的第一插槽11的数量为四个,在第一蜂巢活动板1上间隔设置。更优选的,该四个第一插槽11分别位于靠近第一蜂巢活动板1的上表面、中间和下表面的位置。优选的,第二蜂巢活动板2的每一上述的侧表面上的第二插槽21的数量为四个,在第二蜂巢活动板2上间隔设置。更优选的,该四个第二插槽21分别位于靠近第二蜂巢活动板2的上表面、中间和下表面的位置。相应的,与第一插槽11配合的第一插片41的数量和第一插槽11的数量相同,与第二插槽21配合的第二插片42的数量和第二插槽21的数量相同。

优选的,拉杆4的上端设置有插孔5。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摇臂单元包括:摇臂6、摇臂插槽7和至少一个支撑件8。摇臂6的宽度比厚度大。摇臂插槽7设置在隔板3的上方。优选的,该摇臂6的一端可以带有把手61以方便握持。插孔5和摇臂插槽7贯通。摇臂插槽7的上表面的内侧到下表面的内侧的距离和插孔5的上表面的内侧到下表面的内侧的距离均不小于摇臂6的宽度。摇臂6可插入插孔5和摇臂插槽7并在插孔5和摇臂插槽7中转动。支撑件8固定设置在摇臂插槽7的一端,位于摇臂插槽7和与摇臂插槽7相邻的插孔5之间。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撑件8和摇臂插槽7的下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或者低于摇臂插槽7的下表面,则该实施例中插槽7的上表面的内侧到下表面的内侧的距离不小于摇臂6的宽度。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撑件8高于摇臂插槽7的下表面,则该实施例中摇臂插槽7的上表面的内侧到下表面的内侧的距离大于摇臂6的宽度并且摇臂插槽7的上表面的内侧到支撑件8的上表面的距离大于摇臂6的宽度。

插孔5的上表面的内侧到支撑件8的上表面的距离小于摇臂6的宽度。优选的,摇臂插槽7的上表面的内侧到支撑件8的上表面的距离也小于摇臂6的宽度。本实用新型定义摇臂6插入插孔5和摇臂插槽7后在插孔5和摇臂插槽7内延伸的方向为长度方向,则摇臂6的另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分别为宽度和厚度。

摇臂6插入插孔5和摇臂插槽7后,摇臂6位于支撑件8的上方。拉杆4和隔板3随着摇臂6的转动而上下移动并带动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分开或者合拢。

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均由多个六边形蜂巢排列而成。优选的,每一排蜂巢的下表面向隔板3方向倾斜,以便当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分离后,蜂蜜可向较低的方向流动以便收集。

优选的,该分离式自流蜜巢脾还包括:接蜜槽9。接蜜槽9设置在蜂巢单元的下方,用于收集蜂蜜。

具体的,当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合拢,摇臂6插入插孔5和摇臂插槽7时,摇臂6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平行于摇臂插槽7的上、下表面。其中,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垂直于摇臂6的厚度方向的两相对设置的表面。

随着摇臂6的转动,拉杆4和隔板3向上运动,第一插片41向上移动并且至少部分第一插片41从第一插槽11内移出,第二插片42向上移动并且至少部分第二插片42从第二插槽21内移出,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逐渐分开。

当摇臂6转动90°后,随着摇臂6的继续转动,拉杆4和隔板3向下运动,第一插片41向下移动并插入第一插槽11内,第二插片42向下移动并插入第二插槽21内,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逐渐合拢。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支架包括:设置在蜂巢单元上方的顶梁14,该顶梁1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第一通孔15的位置和摇臂插槽7的位置对应使第一通孔15和摇臂插槽7贯通。第二通孔16位于第一通孔15的上方,第二通孔16的位置和拉杆4以及隔板3向上运动后的插孔5和摇臂插槽7的上表面对应。当需要将拉杆4和隔板3向上拉升使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分开时,摇臂6插入第一通孔15内并插入插孔5和摇臂插槽7,通过摇臂6的转动上顶拉杆4和隔板3。

由于蜂蜜、蜂胶和蜂腊都很粘,因此,当拉杆4和隔板3被摇臂6顶上去后,即使转动摇臂6使拉杆4和隔板3失去支撑,由于自重而下落也较不容易,因此,可通过摇臂6下压拉杆4和隔板3来使拉杆4和隔板3较容易地向下运动。当需要将拉杆4和隔板3向下压低使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合拢时,摇臂6插入第二通孔16内并且摇臂6位于插孔5和摇臂插槽7的上表面上,通过摇臂6的转动下压拉杆4和隔板3。

由于蜂蜜、蜂胶和蜂腊都很粘,因此,当拉杆4和隔板3被摇臂6顶上去后,由于自重而下落较不容易。但是,为了尽量避免拉杆4和隔板3下落,更优选的,该拉杆单元还包括:当拉杆4向上运动后将拉杆4锁住的锁件。该设计使得当拉杆4向上运动使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分开的状态下,拉杆4和隔板3的位置锁定,避免由于自重下落,从而使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维持分离的状态,也可以便于抽出摇臂6,节省人力。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的中间部分由于蜂蜜粘连不易分离的问题,可以将尺寸较大的蜂巢单元设计为由三个体积较小的蜂巢单元组成,则设计拉杆单元为六个。

当需要采集蜂蜜时,将摇臂6插入到第一通孔15、插孔5和摇臂插槽7中。此时,摇臂6的垂直于摇臂6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和摇臂插槽7的上、下表面平行。由于插孔5的上表面的内侧到支撑件8的上表面的距离小于摇臂6的宽度,并且摇臂6的宽度比厚度大,因此,转动摇臂6时,为了使摇臂6在支撑件8上方的插孔5和摇臂插槽7内可以转动,摇臂6将拉杆4和隔板3往上顶,从而使得第一插片41向上移动并且至少部分第一插片41移出第一插槽11,第二插片42向上移动并且至少部分第二插片42移出第二插槽21,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逐渐分离。蜂蜜向隔板3方向流动,并通过第一蜂巢活动板1与隔板3之间的空隙,第二蜂巢活动板2与隔板3之间的空隙流入到接蜜槽9中。当采集完蜂蜜后,可以通过转动摇臂6使拉杆4和隔板3失去支撑从而在自重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合拢。此外,还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使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合拢:将摇臂6插入到第二通孔16中,使摇臂6位于插孔5和摇臂插槽7的上表面上,摇臂6的垂直于摇臂6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和摇臂插槽7的上、下表面平行,再转动摇臂6,使摇臂6下压拉杆4和隔板3从而使得第一蜂巢活动板1和第二蜂巢活动板2合拢。

综上所述,该分离式自流蜜巢脾使得用户在工作的时候无需打开蜂箱取出巢框即可取出蜂箱蜂巢中的蜂蜜,减少了蜂农的工作量,同时增加了产量,取蜜不受时间限制,夜间取蜜也可以。每个巢孔独立流蜜,即使有些巢孔中装有花粉也不影响蜂蜜往下流出。封盖蜜,普通蜜由蜂农自己控制,不会造成因气候影响采蜜量少,采收非封盖成熟蜜会夹死蜜蜂的情况。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