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缝式鱼道休息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5380阅读:1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竖缝式鱼道休息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竖缝式鱼道休息池。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大,修建大坝会阻断鱼类的洄游,严重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目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鱼类的洄游习惯,会在大坝的附近修建一条适合鱼类洄游的鱼道;鱼类通过鱼道逆流而上。

现有的鱼道,由于水流比较湍急,鱼类在洄游过程中比较劳累,会由于体力不支,游不上去;为了解决该问题,有些鱼道中设置了休息池,由于现有的休息池,结构比较复杂,会产生往返或循环的水流,容易使鱼类迷失方向,导致洄游的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竖缝式鱼道休息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水流比较湍急,鱼类在洄游过程中会由于体力不支导致洄游失败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竖缝式鱼道休息池,包括两个垂直于鱼道底部的隔板,两块隔板呈喇叭形设置且围成休息区,休息区开口小的一端为进水口且朝向鱼道上游区域,休息区开口大的一端为出水口且朝向鱼道的下游区域。

进一步,隔板均为向休息区外部凸起的弧形板。

进一步,隔板内侧壁上设有向下游区域延伸的休息板。鱼类可以隐藏在休息板的后侧,减少水流的冲击,进行休息。

进一步,休息板的上端位于低于水面。可以使休息板仍然有水流通过,防止因挡板的作用产生循环水,保证了水流的方向,使鱼类不迷失方向,便于逆流而上。

进一步,进水口处设有挡板,挡板位于进水口的上游区域。可以阻挡水流直接流进休息区内,减小了休息区内的水流速度。

进一步,挡板上设有通水孔,通水孔为锥形,通水孔进水端小且出水端大。通水孔进水端小且出水端大;一方面可以减缓从出水端流出的水流速度,防止水流集中喷出;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杂质通水孔内的堆积。

进一步,休息区的底部为下凹的V型槽。在V型槽内水流进本处于静止状态,可以让鱼类得到充分的休息。

进一步,休息区的底部水平设置,休息区的底部设有休息洞,休息洞设有用于进出的洞口。在休息洞内水流进本处于静止状态,可以让鱼类得到充分的休息。

进一步,所述休息洞为弧形,休息洞设有两个洞口且分别位于休息洞的两端,休息洞的两个洞口位于鱼道的同一横截面上。可以减少水流在休息洞内的流动。

进一步,所述休息洞有多个,每个休息洞设有两个洞口且分别位于休息洞的两端,同一个休息洞的两个洞口沿着水流方向设置。设置多个休息洞且沿着水流方向设置可以使鱼类容易发现休息洞;各个休息洞相互独立,鱼类不会迷失方向,相对单一的一个大的休息洞,多个小的休息洞内水流环境比较简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鱼类在鱼道中游动时,在休息池内,鱼类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由于休息池休息区的进水口小,休息区内部大,则休息区内水流会放缓,可以给鱼类有较大的休息空间,使鱼类在缓慢的水流下前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阅图1,一种竖缝式鱼道休息池,包括两个垂直于鱼道1底部的隔板3,两块隔板3呈喇叭形设置且围成休息区2,休息区2开口小的一端为进水口21且朝向鱼道上游区域,休息区2开口大的一端为出水口22且朝向鱼道的下游区域。

隔板3均为向休息区2外部凸起的弧形板。

隔板3内侧壁上设有向下游区域延伸的休息板4。休息板4的上端位于低于水面。

进水口21处设有挡板5,挡板5位于进水口21的上游区域。挡板5上设有通水孔,通水孔为锥形,通水孔进水端小且出水端大。

休息区2的底部水平设置,休息区2的底部设有休息洞6,休息洞6设有用于进出的洞口。所述休息洞6为弧形,休息洞6设有两个洞口且分别位于休息洞6的两端,休息洞6的两个洞口位于鱼道的同一横截面上。

在安装时,每个隔板3与相邻的鱼道侧壁之间最窄处的宽度均大于进水口21的宽度。可以减缓休息区2内水流速度。

当鱼类洄游时,鱼类从鱼道的下游逆流而上,鱼类可以从水流缓慢的休息区2内前行,也可以通过水流湍急的隔板3与相邻的鱼道侧壁之间前行,鱼类在休息区2内前行时阻力较小,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在休息区2内时,鱼类可以在休息板的后侧进行休息,也可以在休息洞6内休息。

实施例二:

参阅图2,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休息洞6有多个,每个休息洞6设有两个洞口且分别位于休息洞6的两端,同一个休息洞6的两个洞口沿着水流方向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