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卷帘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棚卷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前置臂杆式卷帘机在使用时,通过在摆臂的前端设置电机,电机带动卷帘机,卷帘机带动卷线轴实现对卷帘的收放。在此过程中,首先电机和卷帘机均置于摆臂的前端,致使摆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弯曲,不利于卷帘收放过程的顺利进行;另外,在收放过程中,卷帘偏移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则是卷帘在收或者放结束后的稳固性也非常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棚卷帘装置,具体为一种背墙和前墙设有立杆、卷帘端部连有套筒、套筒的内壁通过支架连有滚珠电机及滚珠电机套接于转轴上、摆臂的端部设有U形架且U形架的两端部设有卡环的大棚卷帘装置,通过这些设置,使卷帘无论在收放过程还是在卷起或者放开后,均能实现稳固放置,同时,由于不需要卷帘机设置在摆臂上,可以有效减少摆臂的负荷,增加摆臂的使用寿命。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棚卷帘装置,包括棚体、支撑杆和摆臂,所述棚体包括背墙和前墙,背墙和前墙上分别设有立杆,立杆的一侧设有凹槽;大棚卷帘装置还包括卷帘,卷帘的一端固定于背墙上,卷帘的另一端连有套筒,套筒的内壁通过支架连有滚珠电机,滚珠电机套接于转轴上,滚珠电机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与立杆上的凹槽卡合连接;所述摆臂的一端连有U形架,U形架的两端部分别连有卡环,摆臂的另一端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和摆臂间设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和摆臂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部连有可限位滑块,可限位滑块置于滑道中,滑道置于基座上。
所述立杆间的距离大于卷帘的宽度,小于等于转轴的长度,使得转轴的两端部可以分别卡合在两侧立柱的凹槽内,增强卷帘放置的稳固性。
电动伸缩杆与支撑杆及电动伸缩杆与摆臂的固定连接均为焊接。
所述立杆的高度大于等于卷帘卷起时形成的圆柱体的半径,小于等于圆柱体的直径,可使卷起后的卷帘更加方便的通过转轴置于背墙上,同时将转轴置于两侧立柱的卡槽内。
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与可限位滑块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所述基座为混凝土基座。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在背墙和前墙设置立杆,使转轴的两端能够固定在设定的位置不因外界环境发生移动;通过在卷帘的端部设置套筒、套筒的内壁通过支架连接滚轴电机,滚轴电机套接于转轴上,使卷帘在卷起,滚轴电机使套筒旋转,从而带动卷帘的卷起;通过U形架的设置,配合卡环的使用,使卷帘在收放过程中不发生偏移,同时减少风力等对卷帘收放的影响,降低收放过程中隐藏的危险因素;支撑杆底部的滑道利于根据需要收放相应的卷帘而对支撑杆进行移动;电动伸缩杆的设置使支撑杆和摆臂根据需要转动同时通过卡环带动卷帘进行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大棚卷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卷轴、套筒和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座、滑道和可限位滑块俯视图。
图4为摆臂、U形架和卡环俯视图。
图5为套筒与转轴侧面剖视图。
图中,1-棚体,2-支撑杆,3-摆臂,4-背墙,5-前墙,6-立杆,7-凹槽,8-卷帘,9-套筒,10-支架,11-滚珠电机,12-转轴,13-蓄电池,14-U形架,15-卡环,16-电动伸缩杆,17-可限位滑块,18-滑道,19-混凝土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细节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棚卷帘装置,包括棚体1、支撑杆2和摆臂3,所述棚体1包括背墙4和前墙5,背墙4和前墙5上分别设有立杆6,立杆6的一侧设有凹槽7;大棚卷帘装置还包括卷帘8,卷帘8的一端固定于背墙4上,卷帘8的另一端连有套筒9,套筒9的内壁通过支架10连有滚珠电机11,滚珠电机11套接于转轴12上,滚珠电机11与蓄电池13连接;所述转轴12的两端与立杆6上的凹槽7卡合连接;所述摆臂3的一端连有U形架14,U形架14的两端部分别连有卡环15,摆臂3的另一端铰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和摆臂3间设有电动伸缩杆16,电动伸缩杆16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支撑杆2和摆臂3上;所述支撑杆2的另一端部焊接在可限位滑块17上,可限位滑块17置于滑道18中,滑道18置于混凝土基座19上。
所述立杆6间的距离大于卷帘8的宽度,小于等于转轴12的长度。
所述立杆6的高度大于等于卷帘8卷起时形成的圆柱体的半径,小于等于圆柱体的直径。
使用方式:将大棚卷帘装置开启,收起卷帘8时,卡环15环住转轴12的两侧,使转轴12从卡合连接的凹槽7内滑出,通过摆臂3的作用,将卷帘8沿棚侧面由大棚前墙5向背墙4的顶部卷起,卷起后的卷帘8通过转轴12两端与立杆6侧面的凹槽7卡合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