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苗木栽培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苗木根部塑形培育的夹心花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观念越来越强。越来越多树木造型不仅用于大型的园林景观中,还会用到一些庆典、会议等重大的场合。苗木在进行造型时最重要的就是苗木的组合,比如组合成大直径苗木、组合成多边形树造型以及组合成排树造型等不同形式,组合时,需要树盘为扁形的苗木,既减少根部的占地面积,同时又可以使组合中的每一棵树挤的较为紧密,这样苗木的根与干之间比例基本协调。否则,一般树盘的直径是树干的1-2倍,会出现比例失调的情况,造成整体塑形效果差,难以保证造型的美观效果。
由于苗木的自然根有主根、侧根,而且侧根是散开长的,占地面积很大,所以在组合法生产大直径苗木中,苗木的树干和树根的尺寸不协调,像一个上细下粗的木桶状,最重要的是根之间形成相互的支撑力,导致下部长不到一块,因此造型无法进行。传统的方法是把散开的侧根去掉,这样会造成苗木成活率降低的问题,进而使造型成功率降低,同时组合式苗木需要苗木少则几十棵,多达上百棵或更多,加工难度极大、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将苗木的幼苗根部一次培育成型,降低后期加工难度的用于苗木根部塑形培育的夹心花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苗木根部塑形培育的夹心花盆,包括盆体,还包括设置于盆体中的夹心装置,夹心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盆体中的夹板,夹板两端分别通过设置于盆体内部侧壁上的两个竖向凸条卡住。
作为优选,盆体包括盆口卷边、上层盆和下层盆,上层盆内径大于下层盆内径,上层盆和下层盆之间设有凸台,夹板下底面和凸台上表面重合,竖向凸条设置于上层盆内部侧壁上。
作为优选,盆体底部设有长槽孔,长槽孔平行于夹板设置。
作为优选,夹心装置还包括垂直设置于夹板一侧的连接片,夹板通过连接片连接。
作为优选,连接片设置有多个、对称设置于夹板竖向中心两侧。
作为优选,连接片为矩形、且短边和夹板侧部相连。
作为优选,夹板对应位置的两个连接片上分别对应设置卡扣或者卡孔,所述卡扣和所述卡孔之间相互配合实现夹板之间的连接。
作为优选,卡扣或者卡孔设置于连接片的中心位置处。
作为优选,盆体和夹心装置均采用聚烯烃类化学塑料材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制作工艺简单、效果极佳,能耐够使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苗木的塑形栽培,能够方便的将树苗培育成扁形苗木,便于后期用扁形苗木进行整体造型,避免了自然栽植造成后期整理作业量大,作业难度大的弊端,使苗木在生长过程中直接成型,提高了栽培效率,降低了后期塑形难度,适合大规模使用,且该装置能够重复利用,降低了苗木的培育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苗木根部塑形培育的夹心花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中Ⅰ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5中Ⅱ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1中夹心装置的爆炸图。
图中:1、盆体;11、卷边;12、上层盆; 121、竖向凸条;122、凸台;13、下层盆;131、长槽孔;2、夹心装置;21、夹板;22、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用于苗木根部塑形培育的夹心花盆,包括盆体1,还包括设置于盆体1中的夹心装置2,夹心装置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盆体1中的夹板21,夹板21两端分别通过设置于盆体1内部侧壁上的两个竖向凸条121卡住。花盆的盆体1中设置夹心装置2,夹心装置2的设置主要为了在培育过程中对苗木的根部进行有效塑形,使其根部呈扁平状。在培育过程中,通过盆育的苗木只受小环境的影响,粗根大根比较少,而须根毛根比较多,符合扁形苗木的要求。夹心装置2主要通过对称设置于盆体1中的两个夹板21对苗木形成有效的约束,使苗木的根部只能在两夹板21之间的空间内生长。本实施例中,需要培育的苗木的干径需要3厘米,厚度为3厘米时,苗木树盘的宽度可达10厘米左右,其高度也随之增到近10厘米高,故在设定夹板21的高度时,要对应设置成等于或大于10厘米的高度。其高度也是上层盆12的高度,这样才能达到扁干苗木厚3厘米的生长要求,为后期树木的组合式造型提供良好、便于造型的标准苗木,提高了造型的成活率。
如图1至图5所示,作为优选,盆体1包括盆口卷边11、上层盆12和下层盆13,上层盆12内径大于下层盆13内径,上层盆12和下层盆13之间设有凸台122,夹板21下底面和凸台122上表面重合,竖向凸条121设置于上层盆12内部侧壁上。为了便于盆体1的日常搬运以及多次用于以后苗木的培育中,便于周转,盆体1上端设有盆口卷边11,盆口卷边11还可以进一步增加盆体1的整体强度,为苗木后期的培育提供足够大的支撑力。
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盆体1底部设有长槽孔131,长槽孔131平行于夹板21设置。盆体1底部设置的长槽孔131。长槽孔131作为盆底的渗水孔使用,能够将苗木浇灌过程中多余的水分顺利的排除盆体1外,避免水量过多造成的烂根等现象的发生,保证苗木的顺利成长。同时该长槽孔131的设置,还可以使苗木的根须伸入到盆体1外部的下方土壤中,便于苗木更好的从地下吸收营养,提高培养的成长速度,实现苗木塑形效率的提高。
如图1至图7所示,作为优选,夹心装置2还包括垂直设置于夹板21一侧的连接片22,夹板21通过连接片22连接。夹心装置2设置于盆体1中,一方面受到两侧的竖向凸条121两侧的夹持作用,同时还在夹板21中心位置两侧设置有对称的两列连接片22,通过连接片22将两夹板21离盆体1较远的位置进行连接,为后期苗木栽植过程中提供更大的夹紧力,保证两个夹板21在进行苗木的扁平造型过程中能够提供有效的支撑力。本实施例中,需要培育的苗木的干径厚度为3厘米,苗木树盘的宽度为10厘米左右,水平方向的两个连接片22之间的距离要大于10厘米,这样才能保证苗木能够顺利生长,保证苗木良好的成型效果。
如图5至图7所示,作为优选,连接片22设置有多个、对称设置于夹板21竖向中心两侧。连接片22的数量根据苗木的尺寸大小以及对应的夹板21的大小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对树盘厚度为3厘米的苗木进行盆体1和夹板21的设计,夹板21中部两侧设置两列连接片22,且连接片22设置成上下两排,一共四个,这样可以保证夹板21的上部和下部均能通过连接片22进行有效的连接,保证当苗木生长对夹板21侧部形成挤压时,连接片22不仅能够从夹板21中心两侧进行拉紧,而且能够从夹板21上下两处进行拉紧,有效的保证苗木的成型效果。
如图5至图7所示,作为优选,连接片22为矩形、且短边和夹板21侧部相连。为了保证连接片22能够对夹板21形成有效的拉紧,连接片22设置为矩形且垂直于夹板21侧壁设置,两个夹板21的连接片22均伸向盆体1的中心位置,实现连接片22之间的连接作用。
如图5至图7所示,作为优选,夹板21对应位置的两个连接片22上分别对应设置卡扣或者卡孔,所述卡扣和所述卡孔之间相互配合实现夹板21之间的连接。连接片22的连接主要通过设置于其中心的卡扣和卡孔进行配合,当一个连接片22上设置卡扣时,另一夹板21上与其相对应的连接片22则设计成卡孔形式,通过卡扣和卡孔的扣紧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进而保证两个夹板21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如图5至图7所示,作为优选,卡扣或者卡孔设置于连接片22的中心位置处。卡扣和卡孔优选为设置在连接片22的中心位置处,因为设置在此处,受力效果最好,便于卡扣和卡孔之间相互配合来实现夹板21之间的拉紧,保证两夹板21之间的位置关系,保证夹板21对苗木的塑形效果。
作为优选,盆体1和夹心装置2均采用聚烯烃类化学塑料材质。使用聚烯烃类化学塑料制作的夹心花盆,制作工艺简单,产品具有轻便、耐腐蚀的特点,该种材质的花盆有弹性,有硬度,使用方便,效果极佳。对应需要培育的不同大小尺寸的扁形苗木的尺寸,可以适当调整该装置的盆体1以及夹板21尺寸的大小,以适应苗木的栽培所需,更好的为后期造型提供良好的基础。
使用过程:
将夹心装置的两块夹板通过卡扣和卡孔连接牢固,然后把夹心装置放入花盆的相邻两个竖向凸条之间,使之固定,上盆体和下盆体之间的凸台对夹板形成有效支撑使其不再下滑,向盆体中填营养土,点种树种或栽植小苗,苗木树盘的位置对准夹心装置的中心,即盆体中心、且位于两夹板之间的位置,然后将夹心花盆放于平地。因为是苗木培育,目的在于使苗木快速成长,放置于地上,便于其苗木的根部扎入盆下的土中吸取营养和水分,可加快生长速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制作工艺简单、效果极佳,能耐够使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苗木的塑形栽培,能够方便的将树苗培育成扁形苗木,便于后期用扁形苗木进行整体造型,避免了自然栽植造成后期整理作业量大,作业难度大的弊端,使苗木在生长过程中直接成型,提高了栽培效率,降低了后期塑形难度,适合大规模使用,且该装置能够重复利用,降低了苗木的培育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